会同县若水镇东风村农村党员干部素质调查分析报告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伍绍芳
[导读] 摘要: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在农村中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他们上传下达,肩负着振兴乡村、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历史任务,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
        中共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委党校  418300
        摘要: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在农村中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他们上传下达,肩负着振兴乡村、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历史任务,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提高党员素质,就能有效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也能提升整个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本分析报告对会同县若水镇东风村党员干部的素质状况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会同县;东风村;党员干部素质;分析报告
        一、前言
        农村基层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求基层党员干部具有特殊的能力和素质,当前我国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普遍存在着思想观念保守陈旧、驾驭全局能力不强、班子结构不够合理、后备干部储备不足、村干部薪酬水平低、社会保障力度小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干部自身及其整体队伍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形势变化和社会发展,农村工作任务加重,工作重点也有了不少变化,工作标准随之提高,对于农村基层组织的功能发挥也有了更高要求,调查和研究农村党员干部在农村各项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情况,探索建立和完善更加完备的农村党员制度,特对东风村的农村党员干部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走访调查对象是怀化市会同县若水镇乡镇干部、东风村的部分村民和群众,主要走访座谈了:若水镇副镇长林某某、党政办秘书杨某、党建员林某、黄某某、民政员唐某某、东风村支部书记饶某某、村主任梁某某、东风村25名党员和一部分村民群众。
        本文通过作者本人以及村干部一行人,采取运用了查阅资料、电话访谈、入户走访、座谈等调查方法,制作调研方案、调查问卷、实地座谈、撰写调研成果而成。
        二、调查基本情况
        会同县位于湖南省西部,属怀化市辖县,西与贵州省天柱县接壤,全县总面积2245平方千米,总人口36万余人。若水镇位于会同县东北部,总面积204平方公里,总人口2.22万人。2016年5月,贯彻落实全县建制村合并大政策,将原若水镇孟团村和黄家团村合并为东风村,东风村下辖15个村民小组,457户,全村面积11.8平方公里,总人口1371人,村办公地点设在原黄家团村村部。
        东风村目前现有农村党员25人,其中,男党员17人,女党员8人。25人中有外出流动党员6人。从学历分析: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为0,高中及大专文化程度4人,初中17人,小学文化程度4人。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为0,30岁至39岁1人,40岁至49岁5人,50岁至59岁5人,60岁至69岁4人,70岁至79岁8人,80岁至89岁2人,从党员年龄看,明显趋于高龄化。
        三、分析情况
        (一)东风村党员队伍现状分析
        一是农村党员的思想大多跟不上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于东风村来说,党员中等靠要的思想很大程度的存在,小富即安、宗派意识、缺乏自律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缺乏自主创新意识,也没有过高追求。有的自私自利、缺乏大局意识,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缺乏奉献精神;有的甚至经常不参加村上的组织活动,欠交党费,不做群众工作,不做村集体安排的工作,组织纪律观念松弛。
        二是队伍结构失衡,文化素质偏低。党员老龄化、文化程度低等现象较为严重。年龄结构上以上的党员14名,占党员总数的56%,40岁以下的1名,只占4%。该村没有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的党员干部,高中及大专文化的仅有4人,只占16%,初中文化有17人,占68%。学历结构上低的占大多数,高的占少数。大多属于知识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技术本领、老实巴交,没有领会贯彻上级文件老的多,少的少。东风村60岁精神的能力,即使开会或学习,也很难把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学透悟透。
        三是由于我村经济不活跃,留不住人,直接引发了年轻、有能力、素质高的党员和年轻人外出务工。对于外出的年轻人甚至是党员,我村的党员队伍吸引力明显不足,留在村上的是为数不多的、生活条件较为困难的党员。部分党员的家庭经济状况甚至还达不到全镇基本经济水平,本身发家致富的本领还不突出,带动队伍能力就不言而喻了。据统计,我东风村目前留在村上的60岁以上的党员有14人,占所有党员比例的56%,40岁以下的仅占5%不到。可见,在我村的目前发展态势中,后继高水准发展还很受限。
        四是队伍组织能力有限,党员先锋作用很难体现。从东风村现有的党员情况来看,党员的意识和觉悟不是很高,部分党员对于自己的权力和义务均不在乎,对党员教育活动也持怀疑态度。有的党员甚至调看自己是“两票党员”:选举时候投一票、评议时候投一票。由此可见,党员的存在感不强,其参与权、监督权、决策权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虽然近两年来,在上级党组织的重视下,村级党建和党员活动日益增多,党员的地位也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得不到充分体现。
        五是村党支部班子战斗力弱化,凝聚力不强。在座谈中,有群众和党员认为东风村村干部队伍为民办事的能力不强,党支部的几个委员相互之间不是很团结,作为村级班子“领头羊”的党支部书记能力不强,干事没有魄力,威信力不高。比如,四五组“背上”(小地名)的灌溉水圳,常年没有水来,群众向村干部反映,依旧得不到彻底解决。经常是种子已下田,水没有来,影响了农作物收成,老百姓对村干部也没了信心。众所周知,一个班子战斗力好坏与支部书记能力强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一个年富力强、综合素过硬的党支部书记,要建设为好这个基层村党支部几乎成为空谈。
        (二)产生东风村党员队伍现状原因分析
        一是地方经济发展潜力有限,村集体经济更是捉肘。经过近几年来上级党委的有力领导和从严要求,东风村的党组织建设不断强化,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党组织的凝聚力还不够强大。我村近三年来,通过脱贫攻坚工作,争取到了上级部门一些资金,实施了一些产业项目,但由于资金不够、项目推进欠力度,没有形成长久的发展,难以取得较高的收益。集体经济较为薄弱,村党组织在工作中,自然就捉衿见肘,不可大展拳脚,经费不足,对年轻人毫无吸引力就不难理解了。也正是这个原因,年轻人纷纷离开农村,奔向城市,人才流失,年轻党员发展资源缺乏,培养对象少。
        二是党员流动性大,致使管理难。前文已经提过,我村共有25名党员,外出流动党员有6名,比例为24%,且这6名党员年纪都在60岁以下。我村60岁以下的党员共有11名,外出党员为6名,所占比例接近50%。对这6名流出党员的教育管理成为我村党支部的一个头痛问题。原本他们应当为村集体的发展贡献才智和力量,但由于流动外出,而不能尽其才。流动党员除了不能为村级发展奉献力量之外,由于其去向难掌握、活动难开展等原因,对他们的教育管理也成为一个难题。
        三是集体差,纪律观念弱化。此次调查走访发现,东风村个别党员把自己混为一般群众,不仅工作纪律不带头遵守,先锋模范作用也没发挥好。有的党员组长职责不清,在工作中还存在情绪化问题,不能带头“挑大梁”“唱主角”,于是违反工作纪律、影响了村级建设发展的情况都存在,这充分反映了个别党员放松自我要求,遵规守纪意识薄弱的现象。另一方面,科学文化知识的匮乏,制约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东风村长一辈所受的教育相对较差,造成了他们对新知识、新技术接受能力普遍较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市场经济、都存在粗浅认识和模糊观念。
        四是村干部报酬偏低,缺乏强有力的激励机制。由于我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村干部工资与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村干部工资总体偏低。

经走访村干部东风村村干部工资情况如下:支部书记2400元/月;村主任1800元/月;计生专干1600元/月;村支两委副职1400/月。村主干(指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连续任职10年或累计任职15年,退休后年满60岁,每月可以领取200元生活补助;副职(指计生专干和村支两委副职干部)累计任职15年以上,退休后年满60岁,可以领取每月100元或150元生活补助。村干部在获得工资报酬之后,不得再享受误工补助,也不能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领取其他各类补贴。在物价上扬的市场下,这样的工资水准大大低于东风村其他务工村民的收入。另外,村干部工作激励待遇差,比如,村里每年“七一”的优秀党员表彰,年终的先进个人表彰,都是精神奖励多,物质奖励少,政治奖励更是微乎其微,这与广大农民讲求实惠的特性相去甚远。
        (三)对策与建议
        一是“党要管党”,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首先,在乡镇农村基层党组织中集中开展党风教育,尤其重视党员先进性的教育。党风建设是解决党内思想问题的重中之重,农村基层党支部可以自行对党员进行培训学习,也可依托组织部、县委党校加强对党员的培训。当然,农村基层可以依据自身特色,而且必须依靠自身特色,组织党员进行符合本地区特色的活动,增强其先锋意识。加强对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能增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促使他们发挥自身先锋模范作用。其次,加强对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的学习。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党的光辉历史、新中国发展史,以及对本地特色文化的学习,都能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从而更加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也要把当今农村面临的形势、农村发展规划化融入到党员的学习教育中去,激励他们树立进取意识,勇做村级发展的先锋人。最后,在坚持好民主集中制原则下,提高基层党员思想认识和行动力,充分调动起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创造适合本村本镇发展的真路子。
        二是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榜样示范作用。这一点比较好理解了,在我们农村基层,村里的村干部就是“关键少数”,村支书是党支部一班人的“班长”,可以说他们是我们农村党员队伍中的标杆和榜样,他们的个人品质、才能、工作方法对党员、群众的凝聚力起着重要作用。只有村干部他们自己做好了,自身作风过硬了,大部分党员和群众也就向他们看齐了。首先,村党支部书记要锻造过硬的政治素养。在领导干部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管总的、管根本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说,“有德无才成不了事,有才无德会坏大事”,政治上的“德”就表现为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觉悟、政治担当。优秀党支部书记不仅要把人民群众带到“富路上”,更要把人民带到“正路上”;不仅要让村民“鼓足钱袋子”,更要使大家“武装脑瓜子”;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幸福生活”,也要为“后人谋取幸福”。实现这样的目标,支部书记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清醒的政治头脑、过高的政治素养,就无法担任新时代新农村支部书记的重担。其次,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干部要自觉增强党性,做到廉洁奉公、两袖清风。近年来,我国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现象频发,比如挪用公款、贪污受贿、拉票贿选这不仅使广大人民群众失去了对干部的信任,有损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也污染了我国农村政治风气,阻碍基层政治民主的有序推进。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反腐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拍苍蝇”力度不减,狠抓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因而,广大农村干部要加强廉洁自律,把法律的戒尺、纪律的戒尺、制度的戒尺始终铭记心中,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带头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成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带头人,带动村级党组织成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急先锋”,以此带动村级党组织的良好风气。只有这样才能上行下效,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和造就一支真抓实干、求真务实、能打硬仗的农村干部队伍。再次,村干部作为村里的“当家人”,要增强学习本领,提升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农村作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最后一公里,村干部必须准确领会政策内涵、方针精神,才能把党的政策转化为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最后,作为村干部,要牢固树立带头脱贫致富、带领村民奔小康的意识,哑油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奉献精神,要敢想、敢闯、敢干。邓小平说过,“要解放思想,把思路开阔一些,胆子放大一些”,集中精力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新路子新方法,带领全村老百姓先后富起来。
        三是健全与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体系。首先是农村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农业生产生活的特殊性和地域性等特征,决定了农村基层党内政治生活不同于机关单位在时间上、内容上相对固定统一,应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建立适应农村生产生活的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其次是要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精气神。从言行举止到思想觉悟、从接待群众到开展工作,都必须有党员干部应该有的气势和劲头,都必须定规矩、守要求。决策坚决执行好党的民主集中制,使广大农村党员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最后要注意防止村内党内个别老党员特别是担任过村主干的老党员显摆资历、耍滑头、不听从党组织的安排,坚决肃清党内不良思想,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民风,促进乡风村风。
        四是强化巩固农村支部地位,坚持党对一切事物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这绝对不是一句空话。放在农村这一层面,我们所看到的党的领导,还只是停留在思想教育层面和意识宣传层面,并没有从制度层面实现党支部的权威性。要切实发挥对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作用,对于本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脱贫攻坚中的重要工作、重要问题,都要由党支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讨论决定、实施。加强党支部的组织建设,是为了更好、更强、更全面的发挥党在农村的作用。首先要建立起适应本区域的检查制度。也就是说,上级部门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集中检查和暗访了解,了解农村基层的真实生活和真实民主情况,同时,可设立群众无记名举报和信访,掌握群众思想动态。二是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进行定性与定量的科学评估,打破凭印象、凭感觉、凭报告的主观、片面的评价,并根据考评结果,给予适当物质和精神奖励。三是积极发挥群众、媒体舆论的监督作用。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的舆论宣传,提高群众对基层党内政治生活的知晓率,增强群众和媒体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生活监督作用,使农村基层党内政治生活更加透明、规范,夯实党的执政之基。
        五是要加大财政对农村投入,提高党员村干部待遇。改善条件,提升待遇,这也是提升村干部岗位吸引力的必要条件之一。对业绩突出的党员村干部不仅要在精神上给予表彰,而且在经济上给予重奖,突出激励奖惩制度;对任职期限长且贡献突出的村干部和党员,要在生活上予以关心爱护,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力所能及的解决其家庭困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
        [2]《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
        [3]《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
        [4]《蒲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5]《关于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6]《会同年鉴(2017年)》.
        [7]《习近平关于精准脱贫重要论述摘编》.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编).
        [9]《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10]《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
        [11]《农村基层干部的激励机制研究——以东阳市为例》(施江英).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