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 孙鹤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孙鹤
[导读] 摘要:近些年来,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主要以钢筋混凝土为主。
        身份证:13062419890505XXXX
        摘要:近些年来,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主要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而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建造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强化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对于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是非常必要的。而框架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劣对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影响甚大。
        关键词:建筑工程  框架结构  施工技术  研究
        1 研究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的现实意义
        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对建筑物建设使用的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为工程建设者带来了新的挑战。故而,建筑行业发展建设者应在满足建设需求的同时,落实行业未来的前进道路。这是不断推动建筑行业向前发展的关键。然而,实际建设过程中,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工程技术运用并不理想,这就阻碍了相关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为此,研究人员应从实践角度出发,即对框架结构建筑的工程技术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提升工程技術运用的有效性与合理性。这样一来,建筑行业就能以可持续状态作用于实践,进而推动所处地区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1]。
        2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工程技术现状
        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均会涉及工程项目的框架建设质。这里的影响主要是指,框架对建筑纵向带来的承载力无法为顺利向上进行提供条件。究其原因,高层建筑施工建设过程,受力是逐层变化的,所以,设计人员应根据楼层承载力来保证框架结构整体的稳定性。然而,实际工程技术的运用,并未将不可抗力抵御问题充分重视起来,这就导致风力荷载、抗震性以及防雷性等非线性竖向分布荷载,对框架结构的作用效果带来影响。
        以钢筋焊接问题为例,虽然钢筋是较为牢固的建筑材料,但在焊接钢筋时仍存在焊接头断掉问题。为此,在焊接前,应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来保证钢筋作用于框架结构的质量与焊接技术水平。对于焊接条型号的问题,应注重施工过程可能产生的细节问题。否则,钢筋就无法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中进行稳定作用,严重的甚至会对建筑物整体的建设质量造成负面影响[2]。
        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技术解决措施分析
        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以及模板工程是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对钢筋、混凝土以及模板工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技术解决措施,从而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和水平。下面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技术解决措施进行具体的讨论和研究:
        3.1钢筋工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技术解决措施分析
        当前,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鋼筋工程施工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严重影响着钢筋工程的施工以及施工质量。钢筋工程中存在的不足具体表现为:存在弯折、偏心的钢筋焊接接头、箍筋的尺寸不能满足钢筋工程的需要、选择焊条的型号、规格与钢筋工程不匹配、钢筋的数量和类型与要求不符、钢筋的垫块不稳固、不充分等,这些都会影响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安全性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强化钢筋工程的施工技术,避免和解决钢筋工程在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更好保障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提升建筑结构框架的安全性。
        在实施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时,材料的充分准备;施工焊接的充分准备;放样、下料的施工准备等都是重要的钢筋工程施工技术。在准备钢筋工程材料时,要固定和绑扎那些散乱的材料,并将这些材料转移到稳固、安全的地方,或者将这些材料保存到梁上,并在钢架上予以固定,做好地面堆放材料的安全管理,在这些材料上覆盖油布和重物进行固定。

与此同时,在钢筋工程的焊接施工前,要先做好焊接试验工作,并对每个批次的钢筋进行自检,抽查焊的质量,重点抽查那些有问题的钢筋。此外,在放样、下料施工时,要留一些余量,因为在焊接后会出现一些焊缝收缩的问题,且钢筋框架结构中的梁和桁架受到弯矩的作用后会发生拱起的问题,因此,留有一定余量的焊接伸缩缝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情况下,收缩量的余量一般为受弯构件总长度在24米之内时,一般留有5毫米的放样余量。当受弯构件的总长度大于24米时,一般留有8毫米的放样余量,在钢筋工程的具体施工中,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从工程的具体角度出发,给工程技术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和管理,提升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并强化他们钢筋工程的施工技术,推动钢筋工程框架结构施工质量得到更好的提升。
        3.2混凝土程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技术解决措施分析
        混凝土工程在施工中主要在浇筑和养护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如浇筑的水灰比不恰当、养护方式和时间不正确等。严格的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并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是提高建筑工程结构框架质量的重要内容。在控制混凝土水灰比时,由于混凝土存在收缩,且收缩多源于水泥石,水灰比与收缩成正相关。因此,在运用把控水灰比方面,要严格的按照工程施工标准来配比水灰,通过合理的控制配合比可以达到提高提高水泥强度以及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提升混凝土的质量。而在养护混凝土方面,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充分润湿模板,当浇筑完混凝土之后要在12小时之内给混凝土浇水、覆盖、蓄水养护、避免阳光暴晒。对于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一般是矿渣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以及硅酸盐水泥等浇筑的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为最少7天,而对于掺有缓凝剂的混凝土一般养护时间最少为14天,对于处于暴晒环境中的屋面板的养护时间一般为28天。通过对混凝土的水灰配比、养护方法和时间等施工技术进行运用,这样能够大大的提升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
        3.3模板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技术解决措施分析
        在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多层模板支架体系在在施工中存在很多的不足,如楼板在养护期时,承受的荷载比较小且有限,这使得施工荷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存在的安全隐患。因此,强化对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的运用,在安装基础模板、主体结构模板以及模板拆除等施工中实施有效的施工技术。在安装基础模板时,按照控制变现来固定材料支柱,增加模板的问固定和硬度,增加模板的施工荷载和施工负载。在安装基础侧模时,要控制好安装偏差,一般在3毫米之内比较合理,且运用水泥砂浆将模板与垫层底部结合处的缝隙严实的嵌填,确保不漏砂浆,然后为了保证边线的顺直,要校直母的上口拉通线。
        在主体结构模板施工过程中,要将立杆与坚实的平面垂直,并能够承受上层模板的荷载,确保不会压垮,这样才能够保障主体结构模板施工体系的安全、有效的施工。在拆除模板时,要严格按照模板拆除顺序来施工,一般先拆少承重和不承重的,最后拆承重大的;先拆支撑部分、后拆方木模板、先拆后续支立、后拆最先支立。模板拆除后要将其运输到安全场所,以防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稳定性控制,需对工程技术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即在明确技术运用过程存在问题的情况,对技术方法与作用效果进行调整。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人为、外界环境因素对工程技术的运用水平带来影响,进而使框架结构的作用稳定性充分发挥出来。故,研究人员应将上述分析内容与科研成果更多地作用于不同建设要求的建筑物,以促进所处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华阳.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8,(35):111-112.
        [2] 张剑寒.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要求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8,(35):132-133.
        [3] 丁佳豪,李化明,孟祥华.框架结构中楼盖采用井字梁的工程结构设计[J].山西建筑,2018,44(32):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