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韩立强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韩立强
[导读] 摘要:BIM技术具有3D可视化、可参数化设计、全生命周期管理、各参与方协同管理等优点,现在项目越来越复杂,质量、造价、工期等要求越来越高,将BIM技术应用于工程全过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无疑可以提高建筑业效率,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可以有效保证传递项目信息的完整性,使得成本管理更快速、准确、易于分析对比,减少浪费,提升了成本控制能力。
        唐山湾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唐山  063600
        摘要:BIM技术具有3D可视化、可参数化设计、全生命周期管理、各参与方协同管理等优点,现在项目越来越复杂,质量、造价、工期等要求越来越高,将BIM技术应用于工程全过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无疑可以提高建筑业效率,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可以有效保证传递项目信息的完整性,使得成本管理更快速、准确、易于分析对比,减少浪费,提升了成本控制能力。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BIM技术;全过程;工程造价
        1、引言
        BIM技术具有3D可视化、可参数化设计、全生命周期管理、各参与方协同管理等优点,现在项目越来越复杂,质量、造价、工期等要求越来越高,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全过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无疑可以提高建筑业效率,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可以有效保证传递项目信息的完整性,使得成本管理更快速、准确、易于分析对比,减少浪费,提升了成本控制能力。
        2、BIM概述
        BIM为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首字母的缩写,自从Autodesk公司提出后便逐步受到关注和应用,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获得了工程建设行业的普遍认可,国内也在逐渐将BIM技术运用在一些重要项目中。如夜郎河双线特大桥使用BIM技术进行虚拟施工和对复杂结构进行3D可视化交底,得到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BIM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出自美国第一版国家BIM标准:“BIM是一个设施(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BIM是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是一个分享有关这个设施的信息,为该设施从概念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性依据的过程。在项目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映其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
        3、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3.1提升造价控制成效
        由于BIM技术能为造价管理提供全面和具有时效性的信息支持,而且具有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功能,所以可以让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成本核算以及管理措施的执行更高效,从而改变传统的阶段性预算、制定管理措施以及核算的模式,使造价管理工作始终能依据最新的信息不断优化控制策略。不仅能保持对建筑工程建设成本的主动控制权,而且还简化了造价预算、成本控制以及竣工结算等专业人员的工作。
        3.2通过实时数据分析预测优化控制策略
        运用BIM技术构建的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基于项目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协同,实时采集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所需的数据和信息,并且跟踪监测各项规划执行的情况,同步更新相关数据,面向不同信息使用需要呈现包括建筑主体构造的三维图形、几何和工艺参数以及原材料品类等信息。因此,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中可以让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实时获取最新的工程施工成本、原材料价格走势以及资金的收支等信息,从而结合造价管理规划和施工组织计划等资料分析造价控制目标与实际成本发生趋势能否拟合。
        3.3提升造价预算的精确度
        造价预算的精确度对建筑工程的决策和成本控制具有决定性作用,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不同阶段概预算编制的信息与资料收集、分析和计算不够精确,还容易因为对相关法规和设计意图的理解偏差出现错误。加之和造价密切相关的市场价格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造价预算与工程的实际成本支出无法拟合。而BIM技术则可以基于专业软件的强大功能,首先充分利用类似建筑工程案例的造价预算数据,简化信息采集分析工作流程,保障数据计算的准确性。

其次,针对具体项目进行造价预算编制时无需另行构建数学分析模型和导入信息,而可以在BIM信息管理平台上基于已有的模型完成工程量与各个相应部分的造价计算。
        4、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4.1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可达到35%-75%。设计深度、资料详细程度都会直接影响设计概算的准确性。从前,繁重而复杂的设计工作加上不完整的设计资料非常容易导致计算结果的误差。而在BIM时代中,设计人员仅需在投资决策阶段的BIM模型基础上进行修改,再利用相应的算量软件导入模型,便可快速得到准确的工程量文件。不仅如此,引入时间维的4D-BIM模型逐步推进设计深度,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虚拟的施工以便完善技术设计,尽可能降低后续施工隐患。
        4.2招投标阶段
        BIM模型步入至招投标阶段,建设单位、招标代理机构等可根据BIM模型编制标底文件,然后直接抽取工程项目的全部工程量,从而避免漏项或计算错误问题,还可减少不同主体之间的重复工程量计算。建设单位在发放招标文件时连同BIM模型和工程量清单一并发放至拟投标方,这样可以确保投标单位的设计信息的完整性、连续性。结合BIM技术的开发管理,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效率可被大幅提升,加强对整个招标投标过程公平、公开、公正性的监管,以此减少“围标”等违法行为的产生。
        4.3施工阶段
        工程项目实际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是最难以控制的,因为在施工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许多变动因素是无法预测的。而基于BIM模型的施工进度计划管理、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和工程变更、索赔事件的处理,都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建设方实现建设项目利益的最大化。一则BIM技术可以有效建立精准的数据库,在模型中可根据实际进度对BIM原有的数据库进行自动实时更新,造价人员还可在授权内对不同项目、时间、区域的工程量数据进行分类和统计,这样使所有参建方都能根据权限在BIM模型中各取所需。不仅如此,及时更新的BIM模型实际进度还可以作为建设单位把控现场施工进度,准确及时进行工程量计取和工程进度款支付的依据。二则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利用BIM模型可确定不同时间节点上各阶段的施工成本,促使施工单位全面了解施工的重难点、实时调整施工方案,从而尽可能地避免实际施工后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4.4竣工结算阶段
        建设项目的竣工结算阶段,实际工作中经常因信息缺损、资料遗漏、现场签证不合理等原因而造成双方的矛盾。而应用BIM技术,施工单位运用BIM原模型进行自动检查,进行工程量的提取和计算,力争实现尽量减少和造价人员之间对工程量的分歧。工程结算的速度得以加快,竣工结算的时间得以缩减,最终工程竣工结算实现了快速、全面,公平、合理的目标。
        5、结束语
        工程造价作为建设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影响建设方做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也是施工单位成本管理的重要指标。信息技术的进步加快了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低效且容易出错,缺乏精细化的数据信息管理。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与BIM技术的结合,通过信息数据平台来促进决策、设计、施工、造价管理,有助于优化当前建设行业的合作模式,提高建设效率,减少资金浪费。
        参考文献
        [1]李楠.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2):203-204.
        [2]马超.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项目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35):145.
        [3]王英华,程辉.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26):260-261.
        [4]马紫聆.浅谈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师,2018(07):288+2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