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14022719810806XXXX 山西大同 037000
摘要: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推进离不开绿地建设的贡献与影响,良好的绿地建设能有效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更高品质的休闲娱乐需求,同时,绿地建设在构建城市景观、绿化环境、预防灾害等方面也有着良好社会效益。乔木作为城市绿化建设中的常规植被类型,其种植与养护管理效益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城市绿化建设水平的成果。基于此,本文将以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种植与养护管理为基点,通过对现阶段园林绿化中乔木种植与养护现状的深入分析,以期能为乔木种植养护提供一些可行性措施与参考意见,从而更好地实现城市绿化建设。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乔木;种植;养护管理
良好的绿地系统建设,需要对地理位置设定、植被类型挑选、日常养护与管理等各个环节做到严格的标准把控,也正是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与植被特点,造就了极具差异化的建设规划特征。乔木其本身所具有的高大的植被特征,使得它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有着更为突出的观赏价值与生态环境价值。区别于其他植被种类,乔木的种植与养护管理过程与方法有着特殊化的差异,因此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与维护。现阶段,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乔木种植与养护管理进程仍潜存部门缺陷与弊端,这就要就我们及时发现与完善,从而更好地实现乔木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价值所在。
一、园林绿化中乔木种植与养护的关联
在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中,乔木的种植与养护,二者关联密不可分,乔木种植作为养护管理的基本前提所在,离开了种植,就不会存在养护管理问题,而养护管理就是乔木种植的延续与保障,如果失去了养护管理措施的有效维护,前期的树木存活就无法得到保证,更无法得到后期的延伸。因此,从整体上来看,乔木要想在城市原因中实现其自身所特有的观赏价值与生态环境价值,就必须要促进种植与养护的有效衔接,协同发展。
二、园林绿化中乔木种植与养护管理的核心进程
1. 地形优化
依照正常的园林绿化工作流程,首先,相关绿地规划设计者应当在绿化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借鉴城市绿地规划,实现对城市预留绿地的合理分配目标;其次,以绿地种类与性能为基础开展乔木地形调整工作,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生态系统以促进乔木存活率的提升,保障其健康生长;最后,在乔木绿地设计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应当对乔木生长地形进行综合考量,同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排水系统,土壤条件等整体层面的地形优化工作。
2. 科学选苗与乔木质量管理
要想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的优良成效,就必须要相关施工单位充分考量绿地规模、种类、生态条件、景观价值等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化乔木选苗。通常,针对于园林绿地和部分娱乐休闲场合,要尽可能挑选一些具有更高观赏价值的乔木品种,然后再对其所衍生的生态环境价值进行综合考量;挑选适宜于住宅地区的乔木品种时,应当先把乔木生态环境价值放在第一位,然后再考量其景观价值;最后,挑选街道两旁绿地的乔木品种时,需要将具备降低噪音性能的乔木作为主要栽种类型,同时还要考虑到遮挡通行视线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绿地乔木的种植需要从景观价值与生态价值上进行综合兼顾,因此在对于绿地乔木的品质、景观外貌管理上也应强化标准。合格的乔木不仅要符合主干体型挺拔、顺直,树枝分布美观、树冠对称且均匀的景观外貌要求,同时还需要乔木树苗的胸径离地1.2米左右。同时,在对树苗挑选过程中,要挑选乔木树根包裹土球性对完整、树皮无破损、无病虫害影响的相对健康、存活率高的树苗。
3. 乔木种植与养护时期的挑选
通常,不同的乔木品种其生长周期也会略有差异,对环境以及气候的需求也有特定的标准,所以,正确的乔木种植与养护季节的选择可以说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常规的乔木品种大多都适应于春季与夏季种植,能够有效提高树苗的存活率。同时,该种树苗在养护管理上也应当按照乔木自身的特性开展区别化养护工作,从而最大程度上保障乔木生长周期内水分与养分的充足,提高园林绿化工作的成效。
三、园林绿化中乔木种植与养护管理的潜在弊端
1. 整体规划不完善,乔木种植类型缺乏多样性
当下,我国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仍处于较低水准,不包含一线城市在内的大多数地区,其园林绿化设计还没有构建标准化的体系。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城市建设的进程,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当下由于我国缺乏在城市建设绿化问题上的标准化规定,加之绿化工程其本身就是一个繁琐的工作流程,从而导致城市绿化工作在开展时暴露出许多弊端与缺陷。第一,园林绿化企业设计与施工部门,在绿化整体设计规划环节缺乏良好的对接与沟通。加之城市面积大,导致工程量的增多,因此在进行分工时,容易造成不同施工团队技术、水准亦或是整体规划管理工作上的差别,无法做到标准化规范,缺乏统一的约束力,使得其最终的呈现结果失准,整体效果出现偏差。第二,施工单位在挑选乔木品种时,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在成本上减少支出,因此成本价格相对较低的樟树、梧桐等类型的树苗便成了施工企业的首选,最终导致城市绿化乔木种类的单一的现状,缺乏多元化。
2. 缺乏全面性防旱涝系统的构建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城市地区的乔木绿地灌溉系统的构建仍处于初级阶段,甚至部分尚未建立,其中灌溉工作主要是借助雨水和洒水车的方式来开展的。同时部分雨水较充沛的沿海等地区,其在乔木种植环境中缺乏对雨季防涝排水因素的考量,从而造成旱季缺水,雨季洪涝的局面,违背了乔木自身生长习性与生命周期,从而导致树木死亡,造成绿化成效与养护工作效率的降低。
3. 养护管理工作不到位,缺乏对乔木的定期美化
由于乔木本身旺盛的生命力,随着其逐渐生长,从而导致原本形貌上的转变,这就要求相关养护工作者定期裁剪美化,防止影响其景观价值,然而由于乔木身形较高,修剪工作开展难度大,相应的护理成本也会提升,部分城市投资力度较少,从而导致养护管理工作不到位,加之病虫害预防工作的疏忽,乔木存活率大大降低。
四、园林绿化中乔木种植与养护措施与路径
1. 做到整体规划,实行统一管理制度
有关政府部门要强化绿化建设意识,提前做好乔木种植与养护整体规划,从而保障乔木树苗、品种、性能都能得到最大化的体现,推动城市建设进程。同时在管理层面中,要保证管理制度的意志性,确保乔木种植与养护工作的全面化与持续化,促进乔木种植稳定地发挥其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2. 按照乔木特性,构建科学化防旱涝系统
不同类型的乔木其对于水源的需求具有差异化,因此在开展园林绿化工作时,相关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当地气候与降水的具体化特征,构建科学化的防旱涝系统,保障乔木在气候干燥时能有充足的水源供给,同时在降水量相对丰沛的季节,合理地疏通洪涝,为乔木营造一个更为稳定的生长环境。
3. 加强病虫害预防,落实养护管理工作
针对种植之后的乔木品种与树苗,相关部门应当加派人力,开展定期的养护管理工作,构建标准化的规范体系,在撒肥、除草、预防病虫害、剪裁美化上都要严格执行与落实,从而确保乔木生长在整体规划上的一致性,从而加快城市建设进程,构建一个更加生态环保的城市。
参考文献:
[1]吴潮宏,阮亮辉.针对园林绿化施工中的乔木栽植与养护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6,(24):50-51.
[2]王暾.园林绿化工程中观赏性植物栽植方式与养护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5,(19):190-191.
[3]凌华国.探究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栽植与养护管理[J].江西建材,2015,(13):224+228.
[4]曹莉丽.城市园林绿地中沿园路两厢的植物种植施工与养护[J].河北林业科技,2011,(02):54-55.
[5]李平.基于城市园林园路规划设计与施工管理的分析思考[J].四川建材,2010,(02):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