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和信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为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靠依据,加大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监督和管控力度,可以达到最终的建设目标。不过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因工程复杂性等特征的影响,使得检测工作可靠性不高,检测结果的应用效果不明显。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的问题加以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以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主要问题及对策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可对建筑工程各环节的施工情况加以监管和控制,并对存在的问题予以研究探讨,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避免事故的发生,提高建筑实用性。
1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质量监测工作的开展,可及时准确了解建筑工程的进展情况,掌握工程进度,为建筑工程顺利开展提供助力。另外,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也是检验施工进度、质量计划落实情况的关键,在检查中,查找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发现,立即上报解决。再者,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对工程项目按照设计要求逐步落实起到促进作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我国国民经济水平。
2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的问题
2.1 与市场发展需求相背离
在现今市场发展趋势下,质量检测机构的发展仍呈现垄断局面,导致行业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企业间的竞争意识缺失,对工作的关注度不高,长此以往,质量检测机构的发展将停滞不前,难以满足现今建筑行业发展需求。另外,质量检测机构自身基础设施配备不齐全,对质量监测的重视力度不高,检测技术较为落后,难以维持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使其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的功效大打折扣,降低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2.2 监督机制不完善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表面化现象较为严重,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得到科学汇总和研究,质量检测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遇到问题时,也难以做到及时控制和管理。另外,大部分质量检测机构在工作中仍在沿用传统的监测监督管理模式,将重点放在实体检测过程中,忽略其他环节工作有效性,从而降低最终检测结果的精准度,带来各种问题。除此之外,目前针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相关标准也不是十分完善,检测结果分析比对可靠性缺失,难以维持工程建设的整体效果。
2.3 质量检测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之所以得不到提升与人员的意识水平不高、国家政策制约及对市场分析掌握不全面有着直接关系。人员意识水平不高,对质量检测的重视度不强,对检测技术的创新和优化不重视,导致现今很多检测机构仍在沿用以往检测技术和方式,检测结果得不到保障。国家政策的制约使得检测技术创新受到制约,很多先进技术无法应用其中,降低质量检测效果。市场分析和掌握不全面,难以了解市场发展要求和趋势,在工作开展中,无法保证检测方式及技术选用符合工程要求,再加上检测设备老旧,检测结果得不到保障,容易对建筑工程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3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优化对策
3.1 树立正确检测意识,构建权威检测体系
我国目前质量检测行业的发展之所以存在停滞现象,与工作人员质量意识缺失、权威检测体系不健全有着直接关系。工作人员的质量检测意识不高,对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视不到位,难以按照规范步骤要求及标准规范开展检测作业,而权威检测体系的缺失,直接导致检测工作落实受阻,难以发挥真正实力。为此,相关部门要先树立正确的检测意识,密切与国外发达国家间的沟通交流,加大先进技术的引进力度,不断尝试创新发展,提高我国质量检测的水平。
3.2 引进高新检测设备,采用多样化检测方法
科技的进步,适用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的设备也在增多,做好设备更新换代,改善先进设备使用效率,对于优化质量检测水平,加强检测结果准确性有着积极作用。目前最常见到的新型质量检测设备以混凝土裂缝测宽仪和检测仪、墙体楼板测厚仪等为主,有助于增强建筑工程检测效果,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另外,多样化检测方法的科学使用也是非常必要的。检测机构可根据建筑工程特征选择多种质量检测方式,获取精准数据参数,科学评估建筑工程质量。不过在检测方法落实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开展作业。如果没有规定化的检测方法,则应尽量选择行业标准中已经公布和确认了的技术方法,且需要先经过有关技术领导的肯定,这可以更为精准的完成建筑工程质量检测。
3.3 完善质量检测管理机制
为使建筑工程质量达到规定标准规范要求,质量检测机构应当履行自身职能和权限,针对质量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结合工作实况及问题汇总,完善管理机制内容,加大对人员、技术等的科学管控,改善质量检测水平,增强检测结果有效性。再者,建筑施工企业还需构建完善的奖惩制度,对于工作中表现优异的施工人员,及时给予奖励,奖励形式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且以物质奖励为主,以调动管理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保持建筑企业良好的工作氛围,让有关人员可以在这样的企业氛围下更加努力工作,为建筑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3.4 强化质监人员的能力素质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质量与质检人员专业素质能力有着直接关系。为此,检测机构应做好质检人员的前期和定期培训、考核工作,提高质检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熟练掌握各种质检技术和方法,熟练操作各类型设备,以改进质检工作质量。同时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和考评体系,按照工作年限、能力素质、专业知识掌握、评级等内容对质检人员实行考核和评判,了解现有人员的能力水平,重新规划工作岗位。相关部门需要加强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建设,从自身单位出发,对人力资源予以优化整合,构建年龄结构梯队,对人员进行公平的选拔和调用,将技能型人才实行综合培养。最后需要为每个从业人员制定明确的档案数据库,使从业人员自身的行为得到有效记录。
3.5 健全检测制度体系
质量检测工作的开展,需要健全的质检制度作为支撑,质检制度的完善可对材料、设备、检测流程、操作规范等实行全面监督和管控,避免问题的产生,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可靠性。质量检测制度体系的构建,可对检测原材料实行管理,加强样品采集的针对性、科学性,以及样品检测流程工序的规范性、有序性;改进室内检测工作质量,防止污染问题的产生,降低能源损耗;加大后期验收管理力度,注重检测结果的有效性,科学判断建筑工程质量;建立健全的检测考核制度,同绩效考核相关联,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建立相对完善的工程检测制度体系,确保其有效实施,改进建筑工程施工效率。
3.6 加大部门间的协作力度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不是单一部门就可完成的,需要各部门间的通力协作方能实现。所以在质量检测过程中,各部门间应该加强沟通交流,做好信息传递和快速处理,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标准要求完成要检测的内容,并提交完整的检测报告,为下一道工序开展提供保障。部门之间需对各自检测结果进行验证,以免影响后续作业开展。另外,还应加大检测部门的管理力度,明确部门职能及任务要点,科学选择检测技术和方式,增强检测精准性、有效性。
4 结束语
综上,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不过随着人们意识水平的提高,技术及方式方法的不断创新,质量检测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检测结果精准度也将得到提升,以此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判断的科学性、可靠性,加快城市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陈龙.浅析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材料取样问题[J].居舍.2019(02)
[2]倪骏飞.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优缺点及未来展望[J].居舍.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