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博文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在岩土工程实际施工中,施工技术的选择和施工质量对整个工程项目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它涉及到的内容很广,在其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一定困难性,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创新岩土工程技术。将新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并进行不断完善,这样才能够促进岩土工程施工质量的不断提升。此外,还需要建筑单位优化施工过程,对施工过程做好监督工作,以防人为失误导致损害岩土工程质量。
关键词:岩土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思路
引言
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是对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岩土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对场地岩土的特性、空间分布、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进行把控,了解周围是否存在地质灾害出现的可能性,所以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是查明相关的情况,为工程建设的进行提供资料和数据上的支持,帮助工程建设解决更多的问题,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度。可以说岩土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岩土工程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所以,为使得岩土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以提升,需要根据不同地域的地质和自然环境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方案,同时提高对施工技术的重视度,不仅需要满足岩土内部空间需求,而且还应要保障拥有良好的施工效果,进而可以有效解决施工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岩土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1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非常复杂,具有一定难度的工作,所以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传统勘察方法技术水平低,耗费时间长,造成工作效率低,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失误出现的情况较多,制约工程勘察的进展。很多勘察团队技术水平较低,资金不是很充足,在勘察中,就会增加失误出现的可能性,造成数据上的错误,对工程建设的进行造成很大的阻碍。(2)在界面划分上,很难对岩石风化的程度进行划分,在地质结构的软弱界面的判定上不是非常准确,对不良地质界面的判定上出现误差。地址形态检查中,存在不明地下物体,空洞等对埋藏位置较深的无法进行准确判断。在收集岩石时,对较高的岩石无法进行收集,而且在室外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制约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3)勘察技术人员的能力无法保证,缺乏专业的技能,在原始材料的收集、处理上,无法辨别真伪,在相应知识点的掌握上,不是很全面,能力无法满足工程勘察的要求。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影响到勘察工作的进行。
2岩土工程的施工特点
首先是施工隐蔽性。隐蔽性也是岩土工程施工的一个特征,隐蔽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多施工部件隐蔽性较强;另一方面,要想岩土工程发挥作用,就需要在隐蔽的环境中进行。但也是由于隐蔽性的特征使得岩土工程出现问题时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一旦被发现,这些问题就会变成很难处理的问题。由此可见,施工的隐蔽性给岩土工程的维护和检修造成困难。其次是施工依赖性。岩土工程的施工依赖性也比较强,主要是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岩土工程要想取得发展就需要进行不断的实践。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发现岩土工程在不同的时期其施工时效存在差异,出现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施工技术和材料的不同。如果施工技术和材料一直不发生改变,那么岩土工程的施工也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3岩土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思路
3.1虚拟实现技术
在进行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时,建立出对应的数据库系统,主要内容包括:勘察区域内的地质规划、道路、住宅等,勘察区域中的冰川、河流等自然地形的情况。数据库管理是岩土工程勘察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数据处理和应用上,都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在管理中,要将其从实体中分离,从实体数据中,建立数据库模型,对相关属性和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库的构建。在建立的过程中,勘察人员要从报告中,表达数据要求,此外还需要结合用户的需求,完成建模工作。
在进行勘查数据管理时,要使用勘察信息、文档、图片等,对现实世界进行描述,可以借助实体-联系的方法来构建数据库的概念模型,在勘察运用中,勘察人员可以与物理力学表、地层分层表进行融合。在建立数据库时,需要准确的收集地质勘察资料,包括:土质、环境、底层等。在数据库中,需要输入最原始的数据、系统生成的中间数据以及最终数据,在输入原始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有效性,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输入,最大程度上减少误差的出现。还需要设置检索模块,通过检索获取到相关的数据。工程勘察数据主要是指勘察地质的相关资料,包括环境指标和地理指标等,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的原始数据主要为物理属性和几何属性。这就要求数据库工作人员在建立数据库时,一定要全方位和多层次建立,重视对原始数据、中间数据的整理,实现数据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
3.2安全监控技术
在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会得到非常多的数据,所以在进行数据处理以及保护数据上,带来很高的难度,所以技术人员就要对数据库进行完善和更新。在勘察技术的应用中,加入监控系统和传输系统,能对相关的数据进行跟踪和处理,在应用的过程中,找出存在的隐患,更好地保护数据。随着数字系统的不断发展,传递信息的方式发生很大的改变,在数据传输中,提高数据传输的质量,方便信息的检查,提高数据的准确度。
3.3边坡强化加固技术
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应用边坡强化加固技术,其工作原理为通过预应力锚索进行边坡加固作业,即钻孔将锚索固定在底部进而产生预应力,促使岩土工程边坡稳定性有所提升,为后续的岩土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4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
这种技术是一种内支撑式的施工技术,主要是基于混凝土内部支撑技术。这种技术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组合式的钢结构在使用起来灵活多变、加工方便且适应性也比较广,能够进一步提高岩土工程的施工进度。该技术的支撑形式也很丰富,拆卸方便,还能重复利用,投资成本也比较低。因此,这种技术在岩土工程施工中非常受欢迎,尤其是在遇到建筑工程周围相邻建筑物基础过深且较为密集、地基软弱、施工场地小等情况。
3.5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
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主要是借助浅层地震仪,因为浅层地震仪的独特优势,对现场勘查中的钻探工作提出严格的要求,钻探技术可以达到一定的深度,并运用该技术,展开剖面测试,不会受到地质因素的影响。运用该技术,对工程进行勘查,可以形成比较主观的图像,为施工技术的应用提供依据。
结语
综上,我国的岩土工程施工新技术正在不断的发展,使用新技术能给企业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新技术的使用也需要根据岩土工程的施工特点,在实践中具体分析应用,探究最好的应用措施。此外,在时代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积极探究施工新技术,引进新型的设备,推动我国岩土工程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提高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邹清祺.锚固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居舍,2020(14):29.
[2]智杰.浅谈桩基施工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居舍,2020(13):57.
[3]杨俊岭,赵朕,崔晓亮.岩土工程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8):41-42.
[4]陈祥生.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施工处理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10):216-217.
[5]刘兆成.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的难点与对策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6):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