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施工及养护管理的特点与有效措施 崔荣辉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崔荣辉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的园林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提高。
        东营园城景观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东营  257091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的园林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提高。园林工程对城市绿化、生态环境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园林工程具有特殊性性,不仅要做好施工工作,也要做好后期养护管理工作。施工单位应将施工、养护管理进行有效结合,提升园林工程建设质量,充分发挥出园林工程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关键词:园林施工;养护管理;特点;有效措施
        引言
        园林景观建设的开展,不仅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还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为民众提供观赏、休憩的良好空间。绿化种植作为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关键核心,其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决定了园林景观实际发挥的作用与效果。所以,需要重视开展园林景观建设,明确绿化种植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促使园林景观种植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1 园林绿化设计的技术管理
        1.1 园林施工技术管理的前期准备
        园林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设计图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设计图所要表达的概念和内涵,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和设计人员需要充分沟通,便于深入解读设计图。工作人员彼此之间进行沟通后,所选择的施工地点要和设计图进行细致比对,对存在问题的地方要逐一进行改正,以此来保障施工具体情况和设计图的内容没有差别。施工工作开展前,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整理施工地点,确保施工现场的平整与干净,检查施工现场的水电设备是否正常,关闭所有的通道,但要留出一条设备运输通道。
        1.2 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的设计要求
        园林施工在开展的过程中,植物的品种要严格要求,确保和设计图保持一致。工作人员在栽种及摆放植物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施工图纸的内容,按照图纸的具体设定来种植植物及摆放植物。由于园林施工工程植物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在后期生长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和设计图纸产生差异,故此植物在栽种的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数量,避免植物因后期生长过快与设计图纸的结构和功效产生差异。工作人员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设计图的内容,确保施工每一个细节和设计图纸相吻合,保障园林工程整体的施工效果,从而使园林工程具有较强的观赏性。
        2 园林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人员素质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性的影响,注重人员素质的培养是控制园林施工质量的有效方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工程数量不断增加,施工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相应的考核制度,监管力度不足,使得园林施工人员素质较低。由于受到园林工作人员素质的影响,使得园林施工难以达到预期的要求。部分施工人员工作态度较为消极,对待工作存在应付心理,使得园林施工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在具体施工中,施工设计和实际工程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和施工人员对设计的理解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施工人员素质不高,施工作业就无法顺利实施。
        2.2 绿化植物重视度不足
        在景观园林施工中,对绿色植物重视不足,是园林施工和养护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不少工作人员素质较低,对植物认知了解不足,难以对其好坏进行辨别。对于植物栽植常常采取单一的方式,对于特殊植物没有区别对待,栽植技术和相关标准不相符,使得植物栽植一段时间后出现枯萎、死亡等问题,影响后期养护管理质量,使得工程施工成本不断增加。施工人员对于植物缺乏细致处理,很多细节问题并没有注意,使得养护管理内容不够全面。
        2.3 养护管理环节问题
        园林工程施工中,养护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园林工程整体质量。

在具体养护管理中,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如植物种类了解不足、缺乏专业性养护技术,缺乏养护管理责任和意识,影响园林工程整体质量。
        3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优化措施
        3.1 科学组织施工
        在园林景观工程建设的开展中,施工设计对植物种植施工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并且,施工设计的质量对园林景观整体建设质量、进度及建设成本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此,在实际种植施工过程中,要想实现对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需要以施工场地实际情况、工程建设需求为基础,对施工设计开展科学合理的编制,确保施工设计的完善。设计方案制订过程中,在确保合理选择植物品种的同时,还应降低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质量,提升植物种植施工的效果。在种植施工前,相关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场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风格,明确地域环境,挑选适宜种植的品种。在满足当地植物种植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选择便于运输、存活率较高的植物。在种植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植物配置原则,对各种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建设符合实际需求的园林景观。如在住宅小区园林景观建设中,可以选用灌木、乔木、草地等,在实际配置过程中对植物的生长形态、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确保植物不受当地气候的影响。
        3.2 注重土壤的改良
        土壤改良工作的开展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情况,也是提升园林景观效果的关键所在。因此,在种植植物之前要先清除土壤中的杂草、杂物,科学合理地判断土壤类型。施工人员需要明确种植植物的土壤是否利于植物生长。例如红壤土不适合植物的生长,其土壤成分中有机物含量较低,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大粒径的沙土,土壤水分流失严重,无法满足植物生长的实际需求。所以,在种植之前需要开展土壤改良工作,发现施工土地不适合植物生长的话,可以选择增加有机肥料等方式对土壤进行改良。
        3.3 植物品种配置的方式
        生态园林建设中植物品种配置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种,与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地理条件有着很大的联系,园林植物品种配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自然式。这种配置方式就是植物品种配置需要体现自然界中植物的状态,在配置过程中需要做到不规则的配置,行间距等都是随意的。就植物品种的配置方法来说,主要有四种。第一,孤植。这种配置方法就是进行单株种植,达到观赏的效果,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第二,对植。这种配置方法主要是实现植物品种配置的对称性,从而提高观赏性。第三,丛植。这种方法是把多种植物品种种植在一起,这种种植方法也是最常见的。第四,群植。这种配置方法与丛植最大的不同就是植株数量不宜太多。(2)规则式。规则式植物品种配置方法总体来说植物是对称的,植物布局以对称式和行列式为主,这种方法常用于纪念性园林和广场。
        4 结语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人们不仅满足于物质方面的需求,除此之外也会追求精神上的需求,为了满足人们在精神方面的需求,故此,园林建设也就随之而来。园林工程可以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同时也是反映出城市良好形象的途径之一,是一个城市进步的标志,标志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做好园林工程可以充分体现城市的整体面貌。园林工程在开展的过程中工序繁杂,工期漫长,是一项比较耗时耗力的工程项目,其中所涵盖的专业较丰富,因此,园林工程的技术管理需要得到不断提升,推动后期养护工作更好地发展,才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园林工程。
        参考文献:
        [1]江彩育.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分析与后期养护建议[J].建材与装饰,2016(28).
        [2]周道.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分析与后期养护建议[J].环球市场,2016(31).
        [3]韩冬宏.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分析与后期养护建议[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6).
        [4]陈凤.谈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与后期养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