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 广州 510665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工程测量也逐渐地改变了原有的工作模式,采用新的手段和方法开展工作。所以,工程测量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将GIS技术引入工程测量中,弥补传统工程测量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满足现阶段工程发展的需求。下面笔者就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GIS;工程测量;应用
1 GIS 测量技术的具体介绍
1.1 关于 GIS 测量技术的概述
GIS 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和图形显示功能,在工程测量中,能够将各项数据通过不同的颜色、尺寸、纹理等进行区分,实现海量数据的可视化。在工程测量的过程中,测量人员还能够直接在数据库中直观地查询与测量相关的文字、表格、图形等内容,极大的提升了工程测量的可视化程度。另外,在工程测量中,还能够对施工现场表面进行绘图分析,通过对选址地区的资源和环境情况进行扫描得出相关的数据,为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1.2 关于 GIS 测量技术的特点具体表述
GIS 即地理信息技术,其是以数据库为数据源、以计算机编程为平台的计算机系统。GIS 技术在当下正朝着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在很多领域中得到了应用,而在工程施工项目应用主要是对于自然进行合理的人为改造的过程,其必须能够遵守原有的空间地理信息,根据空间地理信息展开工程方案设计和建设管理。因此GIS测量技术所构架形成的数字化测绘技术,其能够带动工程测量的全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该技术目前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具体如下图所示。
.png)
图1 GIS 的主要应用领域
2 GIS 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内容
2.1 数据分析
现代 GIS 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主要应用内容之一就是数据分析。相较于其他技术手段,GIS 技术在用户数据处理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它可以根据不同工程项目测量工作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的方式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收集整理。通过数据分析,结合 GIS 软件内部的内置地图以及实际测量数据进行误差校准、数据归类,以及数据传输、储存操作。实际作业中,通过对工程测量区域的实地测量,以及内部 GIS 软件的数据分析,降低了人工测量中的误差率,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野外测量作业效率。
2.2 测绘制图
工程测量作业最终目的是为工程项目提供基础的设计依据,确保工程设计中应用数据的准确性和完善性,因此,利用GIS 手段进行现代测绘制图是工程测量以及工程设计中的核心内容。传统工程测量作业主要通过人工测绘的方式进行作业,实际作业中存在误差率大、作业周期长、作业成本高、图纸管理困难现象。通过现代 GIS 技术则可以通过项目前期的设置,项目实施过程中数据获取与处理,以及自动化逻辑计算,最终输出设计人员可以直接使用的电子图件,有利于用作成果交付与资料共享,同时,对资料管理和档案归档管理均能大幅度提升。
2.3 设备管理
现代 GIS 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另一个应用为设备管理。现代工程测量中涉及了多类软硬件设备的控制,主要通过控制无人机、卫星设备、数据传输设备、智能机器人、激光设备、红外探测设备,实现三维立体化工程测量作业。实际应用中,设备管理功能的实现对于工程测量效率的提升以及测量作业中的安全性控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工程测量成本控制、效率提升以及安全性提升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4 图像采集
从工程测量作业的推进流程以及最终的作业结果进行分析,图像采集是现代 GIS 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主要应用内容。图像采集功能的实现,对于工程测量中的数据准确性提升,以及后期工程设计中的完善性提升,起着关键性作用。另外,工程测量外业图像采集功能,主要结合无人机中的空中摄像技术、智能机器人测绘、超声波设备探测等技术手段来实现,这有效提升了 GIS 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效果,同时,利用多种手段相互检校,大大减少了粗差出现及人为误差出现的概率。
2.5 远程控制
工程测量中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交通环境的差异性,测量人员无法靠近工程测量区域,因此,在借助现代 GIS技术进行工程测量时,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操控无人机,结合GIS 技术内置地图,进行区域的工程测量作业,有效地提升了测量作业效率,同时,对于测量中的误差率校准以及人员设备安全性也有很大的提升。所以,远程控制功能的实现既提升了外业作业的安全性,也使得工程测量外业更灵活、更便捷。
2.6 可视监管
区别于传统的工程测量手段,GIS 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可以将外业环境、测量过程及测量成果进行可视监管。根据工程测量的作业流程,可视监管效果主要基于 GIS软件操作、计算机端操作以及实时数据传输等手段来实现。具体运行中主要针对工程测量中测量人员的路径、测量设备的运行状态来进行优化调整,实现在线监管以及可视化控制的效果。
3 GIS 技术在工程测量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3.1 移动网络信号传输控制
在工程测量中,移动网络信号传输质量是影响 GIS 技术应用效果以及测量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加强移动网络信号传输质量的控制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野外测量实践中,作业单位可基于测区的实地地形和当地移动网络布设情况,优化网络设置,根据需要架设临时信号天线,并且在天线架设的过程中安装信号放大装置以及滤波装置,以此合理地提升移动网络信号传输质量,同时减少因信号传输不完整、传输延迟而影响工程进度的现象。
3.2 系统硬件及软件维护处理
系统硬件及软件的运行质量对于 GIS 技术的运行以及测量的准确性影响重大。因此,加强系统硬件及软件的投入、维护处理及升级非常必要。应用人员可通过落实硬件设备的检修维护,软件冗余文件删除、内存,CPU 升级等方面进行处理,以此确保 GIS 技术在运行中的安全稳定性,同时达到提升系统运行质量、增强技术应用效果的目的。
3.3 操作规范控制
GIS 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涉及的软件操作程序以及硬件操作程序较多,因此,在进行工程测量作业时,操作程序的规范化控制对于提升现代 GIS 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效果意义重大。在具体的测量作业中,关于操作程序的规范控制,测量单位可通过落实人员技能培训、实施模拟测试训练、落实理论知识测评以及加强作业监管方面,进行人员操作程序的规范化控制,以此确保 GIS 技术在工程测量应用中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GIS技术是多个学科的综合应用发展,其能够带动整个工程测量实现数字化发展让测量更加的精准、高效性发展。在运用GIS测量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GIS技术的实时性改善,形成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构建,确保其能够完成地面地上的全方位的数据测量,还能够配合 GPS以及导航软件等来获得水下的数据,确保GIS能够满足各种工程项目的测量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天孝.试析GPS-RTK技术与全站仪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4):271-272.
[2]席青杰.新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研究 [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3):156-157.
[3]黎信宏,吴侠.浅析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J]. 世界有色金属,2019(17):29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