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7
摘要:我国已进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城市发展已由传统的单中心、多中心城市向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形态发展演变。城市空间布局和交通系统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如何构建都市圈轨道交通网,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是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研究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模式,提出对我国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的借鉴建议。
关键词: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模式
引言
2019年2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9]328号)。意见提出,推进都市圈基础设施一体化,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统筹考虑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通勤圈。在有条件地区编制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探索都市圈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一张网”,推动中心城市、周边城市(镇)、新城新区等轨道交通有效衔接,加快实现便捷换乘,更好适应通勤需求。
1轨道交通与都市圈发展相互关系
1.1都市圈空间发展引发轨道交通建设
都市圈是组织单体城市生产生活生态最大的空间范畴,一般由一日生活圈、1小时通勤圈等多个圈层组成,也是城市群的核心功能区。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已进入大城市向都市圈发展的新阶段,上海大都市圈、武汉都市圈、郑州都市圈、成都都市圈等纷纷提出并加速发展。都市圈发展带来的交通需求引发轨道交通的建设,串联中心城各功能区及外围市郊,同时,都市圈的圈层结构催化轨道交通系统层级的健全。
1.2轨道交通建设引导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城市轨道交通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同时,还可对都市圈空间结构产生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轨道交通车站的建设可拉动周边土地开发、人口及经济活动的聚集,可引导城市新中心快速形成;第二,城市中心区人口、功能集聚,轨道交通建设密集,有进而促进城市中心区的持续繁荣发展;第三,轨道交通可吸引城市功能向线路聚集,从而促进城市发展轴的形成。
2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模式
2.1层次划分
东京轨道交通分为国家铁路、市郊铁路、地铁、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包括单轨、导轨、有轨电车等)四个层次。
2.2国家铁路
国家铁路(原国铁)包括新干线及普速铁路。新干线联通主要城市群和城市带,主要解决中长途跨城客运需求,线路长途运输距离为500~700 km,短途运输距离为200~300 km。普速铁路多为城市和城市群服务,在有新干线的平行线路上,不开行中长途列车,基本只在地方铁路支社内部或相邻支社间开行,服务半径小于150 km,在没有新干线的区段,开行少量跨地域或公司的列车,但运行距离不超过300 km。
2.3市郊铁路
市郊铁路主要解决中心城区与外围郊区的交通需求。东京都市圈市郊铁路从功能特征来看可以分为4 类:一是通过城市中心的线路,包括以东京站为起点,以五条通道向外放射的中央线、东海道线、总武线、东北线、常盘线,以及利用普速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京滨东北线、湘南新宿线和埼京线;二是不通过城市中心,以山手线为起点的15 条放射线;三是连接放射线的2 条环线,包括外环武藏野线、内环山手线;四是为成田和羽田机场服务的机场专用轨道。
2.4地铁
地铁主要解决中心城区内部的交通需求。截至2020年7月,东京都地铁网运营线路达到13条,总里程304.1千米、车站285座;其中9条线路、195.1千米里程、179座车站由东京地铁株式会社运营,称为东京地下铁(Tokyo Metro);4条线路、109千米里程、106个车站由东京都交通局运营,称为都营地铁(Toei Subway)。2018年,东京地铁日均客运量达到1040万人次。
2.5中低运量轨道交通
东京都市圈中低运量轨道交通主要使用在客流量相对较小,达不到地铁客流标准的走廊上,系统制式包括单轨、自动导向系统、有轨电车、中低速磁悬浮等。其中单轨线路6条,自动导向系统6条,有轨电车2条,中低速磁悬浮1条(目前已停止运营)。
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分层次线网图
3借鉴建议
3.1构建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系统
正如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世界典型的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均具有多层次和多制式的特征。都市圈内人们能够接受的单程出行时间,大多数为1小时左右,因此,需根据出行时间目标需求、出行客流量以及建设经济性,构建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系统,以满足不同区域,不同乘客的出行需求。
3.2引导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
要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的前瞻性,并辅以政策引导,实现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一体化。一方面,在轨道交通规划阶段,要在主要客流走廊选线及布置车站;另一方面,轨道交通建设的同时,要围绕轨道交通站点按照TOD模式进行土地一体化开发,并做到精细化设计,加强衔接,提高轨道交通服务水平。东京从轨道交通开始建设之初,就把服务用地、与土地使用的深度结合为前提,因此才实现轨道交通系统与土地使用完美的结合。
3.3推动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网络化运营
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网络化运营可大大加强线网运营效率,因此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设计需针对此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在网络规划阶段,就应考虑线路的互联互通,跨线运营,快慢车模式以及相应车辆、供电、通信、信号,网络调度模式,并确定实施的原则、方法、接口,为将来线路互联互通预留条件。同时,对既有线网进行研究,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3.4加强对既有铁路的利用
东京都市圈部分市郊铁路利用了既有铁路提供通勤服务,在高峰小时提供高密度的公交化服务。国内部分城市也存在既有铁路运营能力有富余,或部分线路已废弃的情况,轨道交通系统应充分发挥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利用既有的设备设施,以降低轨道交通建设成本,并加强不同层次轨道交通的一体化。
4结语
通过对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的借鉴,建议我国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应构建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系统,引导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推动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网络化运营,并加强对既有铁路的利用,以实现都市圈城市与交通高度融合发展,通过轨道交通的建设,使都市圈的发展更具活力、更加宜居、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 杨柯.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研究框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2] 苗彦英,张子栋.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及特征[J].都市快轨交通,2015,28(2):126-130.
[3]仲建华,粱青槐.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网络化运营的思考[J].都市快轨交通,2015,28(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