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跨省国道安全防护棚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欧阳保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高速公路线路日益增多,难免要遇到从上跨越既有线路修建新建筑的情况,这在多条线路交汇的车站处尤为常见,通常做法是在既有线路上设置安全防护棚。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南昌高速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江西南昌  33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高速公路线路日益增多,难免要遇到从上跨越既有线路修建新建筑的情况,这在多条线路交汇的车站处尤为常见,通常做法是在既有线路上设置安全防护棚。设置安全防护棚可避免邻近或上跨工程施工对既有线路的正常运营造成影响,安全防护棚一般分为落地式防护棚和附着式防护棚2种,后者较前者而言,具有节省材料这一优势。当前对于安全防护棚施工的研究主要有:在淮息高速公路项目上跨京九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中,针对设置的安全防护棚棚顶距立交桥箱梁底部的净空较小、后期拆除工作比较困难的问题,设计出新型滑移式安全防护棚,可通过滑移将安全防护棚整体移出桥底,再进行后续的拆除工作,该新型安全防护棚具有提高施工效率、控制施工成本、简化施工难度的优势。
        关键词:高速公路;跨省国道安全防护棚;施工技术
        引言
        棚架搭设作业需上高速公路行车道作业,施工前向路政、交警部门申请临时封闭部分车道,采取适当的交通疏导措施。棚架施工顺序分为5步:(1)搭设清远方向土路肩处棚架立柱;(2)中央分隔带棚架立柱;(3)吊装清远方向棚架纵横梁;(4)搭设土路肩处棚架立柱;(5)搭设棚架纵横梁。
        1概述
        高速公路与地方主要道路的交叉施工过程中保证地方道路的安全运营是先决条件,是高速公路建造安全文明与进度控制的基础。地方主要道路运营安全防护技术在山岭地区地形陡峭的条件下,采用了有限土体失稳加固、边坡防护、边坡绿化、保通防护棚等工艺,是山岭地区高速公路施工中保障地方道路安全运营的一种方法,使场地施工安全文明高效运转。
        2高速公路跨省国道安全防护棚施工技术
        2.1纵向次梁结构拆除施工作业
        杭长场纵向次梁主要截面为HN200mm×200mm×8mm×12mm,次梁长度约为9m,单支次梁质量约为440kg。顺轨方向大、小里程共348根次梁。次梁采用点焊方式与主梁连接,每道次梁3个焊点,次梁拆除施工主要采用乙炔氧气割枪进行施工作业。拆除顺序:同屋面板拆除顺序一致,顺线路方向从远离站房端防护棚开始拆除,向站房方向顺序拆除;垂直轨道方向,从中间向两侧的轨道工装胎架方向拆除。次梁拆除施工前,首先应对拆除区域下方接触网覆盖防火布进行隔离防护,下部轨道铺设木模板进行隔离防护,对称工装胎架立柱上设安全生命线,用于施工人员绑扎安全带。采用氧气乙炔割枪将次梁与主梁连接位置处切割开来,防护棚次梁拆除时从跨中往两侧进行拆除,利用工装胎架和尚未拆除的次梁作为支撑点,采用木板和模板在防护棚次梁之间搭设临时操作平台,作为搬运至平台车的通道,每拆除1根次梁后,将每段9m的次梁从防护棚两侧搬运至轨道工装胎架平台上,同时操作平台往拆除方向后平移1个次梁间距,直至两侧各剩余1根次梁,保留两侧钢柱最外侧的次梁,确保主梁连接稳固。次梁拖移到胎架操作平台上不得集中堆放,平台上临时放置荷载不超过1000kN/m2。次梁拆除时分2个班组,一个班组负责拆除,另一个班组负责胎架平台上分解。次梁拖移到平台上后及时进行拆解、分段,并将其吊到站台上。点外可将次梁运出。
        2.2棚架设计
        为确保施工期间落物危及行车安全,在施工影响区域搭设棚架进行防护,单幅棚架尺寸为65*(10.9-14.8)*6.27m,采用Φ426mm×8mm钢管作立柱支架,立柱高度为6m,纵向间距为5m,横向间距10.9-14.8m,立柱与砼基础预埋钢板焊接,I25b工字钢为主梁,与高速公路行车方向平行,上铺间距为1.33m的I20b工字钢次梁,与高速公路线路方向垂直,满铺4cm厚的木板,木板间用铆钉连接。棚架立柱内侧贴高强反光膜。在木板上满铺白铁皮,铆钉连接,设置1%的横坡,确保雨水及施工废水流至行车道外,顶部1.5m高范围采用密目式防护网进行四面围护,避免连续梁施工时杂物坠落回弹危及行车安全。

棚架净空大于6m,大于高速公路各入口最大限高5.0m,故不设限高架,但需在江高、聚龙、庆丰、朝阳收费站设置限高5m的禁令标志,提示上高速的车辆驾驶人员,绕道行驶。
        2.3施工准备
        (1)根据地质资料,原土层测量地基承载力,对安全棚地基进行处理,基础尺寸必须经设计计算确定,对原地面进行“三通一平”处理。
        (2)分幅布设安全棚拼装、拆除安全施工警戒范围、设置各类施工警示标志;在公路波形防护栏外设置高2m的彩钢防护围栏,采用φ60mm钢管作为立杆,间距2.5m;立杆埋入深度不小于0.8m,并用混凝土锚固。
        (3)安全棚基础基坑四周完善排水设施,基础不得有雨水浸泡。
        (4)安全棚拼装、拆除起重机械用吊装钢丝绳等经检查合格,各类辅助钢丝绳使用前严格检查,起重机械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5)吊装指挥人员具备多年吊装经验,且持证上岗,吊装现场设专人安全监护。
        (6)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带、安全绳等,防护用品验收合格。
        (7)对参加安装及拆除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8)交通布控,正确安装交通引导、指示、警告标志标牌,施工现场配备不少于2名安全员,并配备交通指挥旗、口哨及对讲机,疏导过往车辆,确保施工安全及交通安全。无安全员在现场不得施工。
        2.4边坡绿化
        先清除坡面浮石、浮根及杂物,对坑凹处回填种植土,使坡面基本达到平整。框架中部设置一排间距30~40cm的长锚杆用以支挡,将植生袋(或土包袋)按砌墙码砖式施工码放至框顶,避免后期沉降产生空洞,且须在植生袋(或土包袋)表面铺挂镀锌铁丝网,在框架上打膨胀螺丝对网片固定,使铁丝网与框架面及装土袋紧密相贴,以防植生袋(或土包袋)坠落。
        2.5基坑开挖
        (1)两侧基础在公路波形防护栏外侧,螺旋钻灌注桩施工完成达到2.5MPa后,进行基坑开挖;开挖时,严格控制平面尺寸和标高,严禁扰动基底。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机械开挖至换填底标高以上0.3m后,采用人工清理平整至设计标高。
        (2)弃土应及时运往指定的弃土场,不允许堆放在原地面上,要做到随挖随运。其中动力设备应堆放在距坑顶边缘1.0~2.0m外且不小于基坑深度的地方,以减少压力振动,保证基坑边坡稳定性,且不得妨碍施工。
        (3)当基坑开挖至设计高程时,如实际基底与设计不符时,应报请监理工程师到现场研究处理,不得自行施工。若基底地质与设计符合时,应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确认基底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进行基础加固。
        (4)开挖时,普通基坑宜加宽0.2m放坡开挖。开挖坡度为1∶0.5,基坑顶边缘2m范围内不允许堆码施工用品。
        3结语
        利用自行设计的轨道工装胎架进行上跨正常运营既有线安全防护棚拆除施工,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以确保既有线路的运营及相关设备的安全,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部分人力、财力和物力,能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俊.浅谈跨线连续梁附着式防护棚施工[J].门窗,2014(1):122-123.
        [2]王飞,张晓利.跨既有线连续梁附着式防护棚施工[J].铁道建筑技术,2012(12):113-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