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上海公司 上海 202003
摘要: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存在大气污染问题、水污染问题、噪声污染问题及废弃物污染问题等环境问题,必须加强控制,采取科学合理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水污染防治措施、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与施工废弃物处理措施。因此,本次重点围绕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全面提高市政工程施工的效率及质量。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措施
前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推进,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但在大力兴建建筑、水电、通信等项目时,对于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当前,土地资源紧张,能源稀缺,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在各类市政工程项目中,应该贯彻“生态环保”的施工理念,合理应用绿色环保的施工技术,正视当前市政工程施工中常见的环境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降低市政工程施工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项目施工能耗,提升对于水资源、能源、材料、土地等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工程建设对于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实现建筑工程建设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1]。
1.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分析
1.1大气污染问题
市政工程项目种类多,施工规模大,且大多位于市区,近些年来,各个城市雾霾现象严重,与市区工程建设也有着一定的关联。在市政工程建设中,需大量使用水泥这类粉尘类的施工材料,这些材料在运输、使用过程中,会造成严重的扬尘现象。此外,在施工原材料运输过程中,车辆行驶于道路上,会扬起大量的尘土,扬尘现象的严重程度与车辆载重相关,而且,市政工程施工所用机械种类多、数量大,各类机械在作业或行驶途中,会产生大量的尾气,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污染气体,这些气体与粉尘相结合,将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市政工程施工线路长,一般施工区域附近车来车往,扬尘问题格外严峻,这会引起周边居民的不满,如若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激发群众矛盾,影响社会和谐。
1.2水污染问题
市政工程施工期间,水污染现象严重,具体情况如下:①雨水渗透。在施工过程中,若碰上下雨天,雨水携带施工材料中的有害物质,渗透至地下水体中,会引起水污染;②生活废水排放。为了方便施工,一般会在施工区域周边搭建临时宿舍,没有完善的给排水系统,施工人员生活用水随意排放,也会引起水污染;③施工废水排放。在市政工程施工中,清洗施工机械设备、搅拌混凝土、混凝土结构养护过程中,都需要使用大量水资源,经使用的水流中,未经处理排放,必将导致严重的水污染现象。
1.3噪声污染问题
噪声污染是市政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又难以控制的问题,对于周边居民产生了极大的困扰,不利于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很容易引起投诉,导致施工中止,延缓施工进度。当前,市政工程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机械设备运行时,由于振动等原因,会产生噪音,这类噪音持续时间长,且分贝往往较高。据研究,超过80分贝的噪音,会损害人类听觉神经,位于81至90分贝的噪音,会直接破坏人类神经系统,引发头痛、恶心、失眠等神经性症状,位于91至100分贝的噪音,会直接损伤听力,危害甚大[2]。
1.4废弃物污染问题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这些废弃物若未经处理排放,会直接破坏自然环境。以建筑垃圾为例,这类垃圾来源广,种类多,常见的有市政施工中用剩的边角料、施工材料的外包装、运输车辆携带而来的固废物,一般来说这些废弃物随意堆放于施工区域内,长期堆放会出现腐败现象,产生废气及废液,排放至大气、水体与土壤中,严重污染自然环境,威胁人类健康。
2.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如前所述,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较多,为了解决相关环境问题,需重视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总结起来,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如下:
2.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优化市政工程施工方案,最大限度降低项目施工对于周边土壤、植被、生物的影响,在土方开挖、场地平整等项目施工时,做好土体破面加固、边坡支护等工作,减少水土流失,做好抑尘工作,在进入工地的道路及施工区域内部运输通道,用洒水车定时降尘,在土方作业区域,建立喷淋系统,不便构建喷淋系统的区域,可采取雾炮喷洒技术,扬尘量大的区域,采用高压喷雾技术,施工区域道路以碎石铺就,或设置混凝土硬化便道,部分不适宜铺设硬化道路的区域,可用钢板垫路,在车辆出入口设置洗车台,冲洗车辆底盘及轮胎,确保车辆驶入驶出施工区域时轮胎及底盘上无挂泥,控制扬尘量,最大程度降低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3]。
2.2水污染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期间需要施工团队生活及施工都需消耗大量的水资源,需制定科学合理的用水方案,比如说在混凝土养护、现场降尘、施工机械冲洗等工序,均可使用基坑降水抽取的地下水,将冲洗设备的污水收集起来,输入沉淀池,简单处理后循环使用,在耗水量较大的项目中,引进现代化节水工艺,比如说在混凝土养护中可采取喷洒养护剂、覆盖塑料薄膜滴灌、自动喷淋养护等节水技术措施。
2.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运行、原材料装卸等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影响到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需加强控制。在施工现场,施工构件统一在预制厂房或加工棚中预制,或者说在预制场地加设隔音装置,应用低噪声生产工艺,引进全自动数控设备,实现低噪声自动化作业,提升施工构件加工效率与精度,减少噪声污染,施工过程中所需应用的机械设备,如有必要可用同等性能低分贝施工器械代替,运输车辆在城市中运行减少鸣笛。为了减少施工所产生的噪声对于周边居民生活的困扰,噪声较大的施工项目应避开居民休息时间,同时,将白日施工噪声控制在70dB以下,夜间施工噪声控制在55dB以下[4]。
2.4施工废弃物处理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需做好处理措施:①施工废水处理。机械设备、车辆冲洗区域设置排水渠,将产生的废水收集起来,进行过滤、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道路养护所产生的废水PH值相对较高,对于居民生活用水及周边土质会造成不良影响,需进行处理后排放;②土方处理。通过科学计算与统筹规划,合理调配好土方开挖中产生的土壤用于回填工作中,尽量实现原土回填,这样既能减少土方运输量,同时能够最大限度提升回填质量;③垃圾处理。项目施工所产生的垃圾,应进行分类处理,其中,有害垃圾接受无害化处理,可回收垃圾循环利用,比如说废旧混凝土、碎石砖瓦、废弃砂浆及等,可经过相关工艺处理后,生成骨料、微粉等混凝土预制构件所需原材料,二次利用。
3.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态势,工业化建设进程逐步推进,促进了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雾霾、水污染、白色污染、温室效应等问题日益严重[5]。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将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等理念融合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就包括市政工程。在市政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应该正视自身的环境保护职责,在施工现场规划、施工工艺采用、建筑材料及施工设备选择、施工方案设计等各个环节,合理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做好环境保护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力度,优化工程建设的环保效益与社会效益,推动市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尹鑫.解读市政工程中生活污水处理对环境资源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11):38-39.
[2]杜丽君.解读市政工程中生活污水处理对环境资源的影响[J].居业,2019(07):126-127.
作者简介:
郭云奇(1987.11-),男,本科,工程师,市政工程,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