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升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湖州 313000 2.湖州维达电子有限公司 浙江湖州 313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极为重视的基础能源设施,随着农业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作为基础能源生产配套设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也在不断的扩大着建设规模。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上的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由于其较低的成本和极高的性能而得到了工程建设的广泛应用,无论是建筑工程项目还是水利水电工程都极为重视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工程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质量。因此,在水力工程施工中,应该针对混凝土施工常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加强相关施工技术的应用,从而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水平。
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意义
水利水电工程对于国内经济的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更是成为了很多行业顺利开展的前提。因此,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品质就显得极其关键,目前国家对其也给予高度的关注。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混凝土施工是极为重要的技术,其建设面积比较广泛,要想提升水坝的稳定性,就需要全面的展现出混凝土的优势。同时,想要有效预防混凝土在运输时出现分层状况,需要对其做出针对性的保护。
2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所涉及的施工项目与施工内容以及施工环境都较为复杂,并且具有很高的技术性、综合性以及系统性的要求,因此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必须要做到精细化的技术处理才能够确保更方面施工质量和施工标准的达成。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多数环境要求混凝土施工技术必须要达到标准的强度,并且要具备较高的防渗水、防冻胀以及耐腐蚀与耐久性,同时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也贯穿着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其中也会出现交叉施工的情况。所以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要结合众多的因素和环境条件进行施工技术的应用。通常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规模较大,而且施工的周期也因各环节的施工标准与施工要求而存在不同,特别是需要考虑工程施工现场的地区性、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性考虑,具有较高的施工难度。
2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技术的运用
2.1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在水闸施工中
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工程是其非常重要的一环,其是后期项目正常使用的关键所在。一旦水闸发生状况,那么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都将失去作用。由此可以见得,提升水闸施工品质至关重要,现阶段,水闸主要包含漏洞式以及敞开式两种模式,但是无论哪种模式,都需要依靠混凝土施工技术来完成。例如,在对水闸施工过程中,要求其底部拥有非常高的稳固度,以防止水闸下沉,此时可以通过混凝土浇筑技术提升其底部的稳定性,以保证其强度能够达到要求。
2.2搅拌混凝土技术
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搅拌混凝土工序较为复杂并且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搅拌技术与外部的环境要求较高,是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进行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温度的控制,相关工作人员在对混凝土的原材料搅拌完成后,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混凝土及时运到施工的现场,如果在运送的过程中出现漏浆以及分离的情况,表明混凝土搅拌失败。此外,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该先将砂石运送到施工现场后进行科学合理的堆放,保证能够有效进行混凝土的施工。
需要注意的是,在高温的环境中,应该建设遮阳棚或者将砂石运到室内进行搅拌,如果出现温度过高而导致混凝土无法正常进行搅拌时,应该将冰块加入混凝土,从而有效降低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的温度。在实际的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该注意用水量的控制,防止因为用水量过多而导致混凝土的搅拌质量下降。
3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效果的办法
3.1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
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在各个阶段都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盛装混凝土的模具温度需要限制在一定温度之内,防止在碎石的冷却不能达到标准的温度大小,导致混凝土凝结的不稳固。在混凝土的内部设置降温管,依据设测温孔,对阀门进行和加压泵进行控制,同时还需要控制管内水的流速,从而实现降温目的。如果,在夏季进行混凝土浇筑,需要尽量减小浇筑厚度,通过浇筑层面完成相应的散热操作,同时浇筑工作应当尽量避开气温较高的时间段。不同大小的混凝土有不同的保养方式,就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对待庞大混凝土浇筑,用水龙头向混凝土上方喷洒水珠的方式来调整温度。
3.2控制原材料的进场质量
满足建设施工对混凝土质量的要求,还要严格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把关控制,在此基础上,从源头上保障了混凝土的好品质。混凝土主要以水泥为主要原材料,配以科学合理的加工方法制成的。无论是原料比例还是加工材料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的坚固性和稳定性。首先,引进符合国家标准和项目建设要求的水泥,只要材料的所有指标都满足标准才能进场,并对材料进行应用。其次,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注意混凝土的拌合阶段的方式和时间,确定不同类型的粗骨料的直径和密度以及含量变化,防止因为粗细骨料之间比例分配的不科学导致混凝土变质。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要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标准查询是否超标,查出准确的非正常数据交给原材料生产部门,要求他们在一次对粗细骨料之间的配比进行详细的检查,及时调整工作内容和检查力度,防治下一次质量问题的出现。混凝土的原材料属于化学物质,性质不稳定,不建立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就容易导致二者之间的化学反应,降低混凝土的质量。因此要控制骨料中水分含量,并且把骨料中的不良物质或者杂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否则将会影响水与灰之间的比例和混凝土的粘合度。
3.3优化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在当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技术措施主要有振捣施工、浇筑施工、养护管理环节。其中施工技术合理应用于施工质量、施工工艺之间联系密切。要想保障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要对各项施工技术措施合理应用。首先要对施工浇筑温度进行控制,在浇筑施工中,将浇筑温度控制在25℃范围内,当外部施工环境温度产生变化以后,要对浇筑温度全面关注。浇筑活动开展前,要对钢筋施工原材料分布现状合理探查,保障配筋率能适应项目建设要求。在浇筑施工中,提高施工技术工艺规范性,在振捣施工中对振捣垂直度与均匀性合理控制。
结束语
总而言之,如想要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品质,相关人员就应该关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唯有提升其施工作业的效果,才能够达到最终目的。另外,还应该重视混凝土的保养问题,这也是工程项目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因此,上文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意义、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技术的运用、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效果的办法三方面对其分析,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谭欣琪,郭文可,李永平.浅谈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和灌浆施工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07):280-281.
[2]高嘉胤.探究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混凝土护坡现浇施工工艺[J].低碳世界,2019,9(05):78-79.
[3]许艺煌.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4):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