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防震减震设施施工的管理监督措施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肖彤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人们对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乌鲁木齐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人们对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地震引发的楼房坍塌事件不胜枚举。文章针对房屋建筑防震减震技术的基础支座隔震进行简单说明,并对该项防震减震设施施工的监督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防震减震;基础隔震;监管措施
        引言
        房屋建筑的不断增多使建筑地震破坏也越来越多,更多的人关注房屋建筑地震安全性与稳定性。这对既有房屋建筑而言,必须做好抗震加固,而抗震加固效果主要取决于抗震加固技术。因此,有必要对抗震加固技术及其运用进行深入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为实际的抗震加固提供参考依据,保证抗震加固效果。
        1防震减灾现代化建设的要点
        (1)提高防震减灾的宣传力度。防震减灾现代化建设的开展过程中,需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进来。应该加强防震减灾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于防震减灾的认知。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普及地震知识,宣传地震应急措施。在各个中小学校、社区,定期组织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提高人们的抗震意识,并懂得如何应对地震的发生。(2)加强抗震指挥和救援队伍的建设。在提高防震减灾的宣传力度的同时,还应该加强抗震指挥和救援队伍的建设。在地震来临时,各个单位部门能够及时、迅速的做出反应,快速落实震情,紧急启动应急预案,救护和安置受灾群众,做好相关善后工作。霍山县的抗震指挥和救援队伍建设方面,认真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震减灾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多次修订了《霍山县地震应急预案》、《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培养专业的的抗震指挥和救援人员。开展防震减灾的培训活动,举办了防震减灾专题培训班,抗震指挥和救援人员能够系统化的学习应急指挥、基础救援方法、险情处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全面提升地震应急队伍的综合素质。
        2隔震材料重要部件的检测
        2.1橡胶隔震支座的检测
        (1)材料和原材料进场时,均需要给出对应的合格证与检验报告。(2)使用目视及卷尺测量的方法进行评定隔震支座外观质量。(3)隔震支座的尺寸相对于标准尺寸允许偏差,用标准卷尺测量评定。
        2.2弹塑性钢挡块
        通过对桥梁震害的分析与研究可知,当中小跨径的桥梁使用传统板式支座时,因支座和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之间会产生一定相对位移,所以能起到一定抗震作用,使下部结构所受地震作用减小。然而,在设计中应高度重视挡块自身强度,因为如果强度不足,将在地震作用下极易破坏,严重时还会产生落梁。根据该挡块的模型可知,对挡块和常规板式支座进行连接,可利用结构自身非线性变形作用,使结构的自身周期明显增大,以此减小地震响应。另外,因挡块的设计十分灵活,受较强的地震作用后,对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产生的相对位移进行控制,能在发挥减隔震效果的基础上,保证墩身延性。
        2.3地基基础加固
        对既有房屋建筑实施抗震加固的基本任务在于提高地基基础稳定性,即应先对地基基础进行加固。以地基所受水平与竖直方向承载力为依据,结合各项对地基基础有影响的因素,采取合理可行且效果显著的加固措施,包括对上部结构的刚度进行加强、采用注浆或锚钎静压桩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增大地基基础的底面面积、增大或增设钢筋与结合灌浆,通过采用不同方法提高地基基础整体承载力,以达到延长其使用年限的目标。地基基础加固除了能杜绝因地基基础沉降而产生的结构破坏,还能为后续上部结构的加固或改进奠定良好基础,使建筑抗震加固重要基础环节,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2.4弹塑性钢挡块
        通过对桥梁震害的分析与研究可知,当中小跨径的桥梁使用传统板式支座时,因支座和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之间会产生一定相对位移,所以能起到一定抗震作用,使下部结构所受地震作用减小。然而,在设计中应高度重视挡块自身强度,因为如果强度不足,将在地震作用下极易破坏,严重时还会产生落梁。根据该挡块的模型可知,对挡块和常规板式支座进行连接,可利用结构自身非线性变形作用,使结构的自身周期明显增大,以此减小地震响应。另外,因挡块的设计十分灵活,受较强的地震作用后,对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产生的相对位移进行控制,能在发挥减隔震效果的基础上,保证墩身延性。
        3新时期地震应急体系的构建
        (1)完善应急响应流程。在地震应急救援中,地震局主要负责地震监测工作,需要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迅速收集震情灾情信息,及时向政府部门、媒体播报。然后进行地震灾害评估,判断震后趋势。而应急管理局则需要启动应急救援方案,与多个单位、部门协调、配合,救援受灾群众,并在医疗卫生、通讯、治安、电力、交通等方面提供保障,有条不紊的展开防震减灾工作。霍山县在地震应急响应工作中,预先将城区中小学运动场、文峰广场以及红源广场等区域作为应急避难场所,便于紧急安置受灾群众。(2)应用智能化的应急综合服务平台。为了防震减灾的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需要建立完善的地震应急体系。新时期地震应急体系的构建,需要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其中,打造智能化的应急综合服务平台,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公众提供服务。霍山县在震情监测工作中,设置有四个宏观监测点,结合正在筹建的地震应急指挥中心,通过数字化传输数据和信息,上传至应急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图样化处理,进行可视化监测,呈现为三维图、流动图,震情监测信息更加直观清晰,便于相关工作人员掌握。该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加精细、精准的数据信息,能够为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指导。
        4项目辅助工作的监督管理
        (1)定期、定点资料管理整合。从方案开始实施起,项目额定期限和额定节点必须严格制作工程资料,据实反映工程工作进度和项目问题详情。保存提供隔震部件的供货企业资质证明,证明其合法性,要求提供并保留隔震层部件出厂质量证明的合格证书和其它相关证据、实时记录隐蔽工程验收报告文件并存档;实时对预埋件及隔震层部件的施工安装日期和问题进行记录,并保留问题解决方案等纸质文档;保留隔震结构施工全过程中隔震支座竖向变形观测记录;保留隔震结构施工的安装记录和上部结构与周围固定物脱开距离数据检查的记录等必要资料。在有实有据的情况下,将问题及时体现,及时解决,将损失降低到最小。(2)建筑施工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在项目进行中,必须加强对建筑施工人员关于专业包括安全意识方面的培训,才能对该项目工程有更好的了解和实施,并在安全施工的前提下高效完成每一个分项工程的任务。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防震减震要求的逐步提高,做好房屋建筑关于防震减震方面施工的监督管理也变得至关重要。通过科学的监督管理的全面落实,把专业的力量最大化,达到减少地震坍塌事件的发生,提高人类生活安全系数的目的,促进建筑行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红梅,陈维锋,申源,等.城镇地震防灾与应急处置一体化服务系统研究[J].震灾防御技术,2017(04):924-935.
        [2]于书媛,骆佳骥.基于WebGIS的地震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防灾减灾学报,2019(02):93-96.
        [3]秦伟杰.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9(29):116-117.
        [4]张正元.既有建筑抗震加固的性能分析与优化方案[J].门窗,2017(5):21-22.
        [5]黄婷婷,李旸.砖混结构房屋抗震加固设计方法的应用研究[J].四川建材,2019(6):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