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13010419921218XXXX
摘要: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更具活力与韧性,为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也对其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提速的背景下,建筑行业发展呈现出规模日渐扩大、建筑结构与功能性变得更繁杂、投资额度显著提升等特点。为此,可引入项目管理,使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驶入现代化、信息化发展道路,以便满足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需求。在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浅要展开对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关键词:项目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
为了建设经济繁荣、功能布局合理、更为宜居的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需建筑工程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其保驾护航。进而,以便完成新区建设与旧城区的改造工作[1]。而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特点呈现新的变化,其对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与水平,需积极引入项目管理法。如此一来,有助于使管理工作更加专业、高效、系统,使部门间工作变得协调,避免施工误差或生产浪费,确保施工项目能够得以如期交付。
1、关于项目管理法的概述
实施项目管理,便是主导人员在有限资源约束下,依照施工建设的目标,应用专业性、系统性的理论与工作方法,对项目所涉及到的所有工作内容加以及时、科学、有效的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即从最初的投资决策到整个项目完成交付,需对其全过程进行综合性、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管控,促进工作协调,加强施工质量的管控,对各环节施工进行监督与评价,以便在约定的时间内能完成工程的交付,达成建设目标。
2、浅议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原则
2.1加强安全管控
首先,应用项目管理法,需做好施工安全管理,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可以BIM技术的应用,做好技术交底,梳理施工流程,圈注重点需要关注的问题,以便加强安全防范。此外,应做好安全培训,使作业人员形成安全施工意识,具有自我保护能力,当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积极应对,并将事故影响降至最低,以免出现人员伤亡。
2.2促进工作协同
其次,作为一项专业性、综合性工作,项目管理还应立足于全局视野,使项目建设得以系统性推进,加强部门间的工作协同。譬如:同通过信息平台、APP的应用,使施工交流更及时、密切。面对涉及多部门的施工工作,应及时组织协调会议,紧抓工作要点,规范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促进精细化管理。此外,项目管理应具有前瞻性、预见性,对于可能会引发施工冲突的问题,应提前制定预警方案或化解对策,使成本管控、质量监督、进度控制等更具实效性。
2.3降低施工风险
再次,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需加强施工预防,对不同环节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以便降低施工风险,避免因机械设备养护不当、人员管理纰漏或安全用具的配备不到位等,影响施工进度。只有具有系统化管理意识,做好工作预防,才能将不良影响扼杀在萌芽状态。从而,体现项目管理的价值,提升施工效率。
2.4应用先进技术
最后,信息时代中,科技快速发展,使新技术应用变得更普及。在项目管理中,需使工作迈向信息化与智能化。
为此,应依据不同项目的施工特点,构建自身大数据库,做好施工信息记录与数字化管理,促进项目管理升级。譬如:可应用数字造价管理技术,实现对建筑项目的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融合管理,使施工中的各工作场景或业务开展能在线化,构建共享智能工作平台[2]。
3、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3.1健全项目管理机制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应用项目管理法,需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建立工作手册,健全工作制度。譬如:划分管理责任人、执行人,并使其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以便优化管理效果,使工作推进更为顺畅,避免应工作内容界定问题,造成管理混乱。另外,应按照质量管理要求、安全管控工作落实、全过程造价管理跟进等,推进部门间的工作配合,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此外,需形成工作的奖惩机制,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促进管理工作的量化,使其变得可评估、更加透明。只有完善责任制度,才能使管理工作具有有效性,以免工作制度停留于表面,使其发挥规范工作开展的作用。
3.2明确项目管理目标
为了确保管理效果,在项目管理法的应用中,更需明确不同管理责任人的工作目标,使其按照目标进行工作的拆分、优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施工的专业性,促进部门间的高效配合,减免工作矛盾。例如:可按照预算方案,设计图纸等,细化质量、采购、成本核算等工作目标。应能够把握好各工作目标的主要要求,使其精细化,能与施工融为一体。例如:在进度管控中即需保障施工质量,面对设计变更,还应按流程做好工作上报、进行现场签证。此外,还需考虑造价因素,在计划时间内完成阶段性建设,以免工期延误、滋生安全隐患或是存在质量病害等。
3.3应促进全过程管控
在项目管理中,可引入全过程管理,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全面把控,使施工目标得以高质量达成。同时,项目管理者需要在投资决策阶段便介入工作,跟进策划、设计,直至工程的验收交付等。只有这样,才能及时的掌握项目情况,对存在问题的环节或内容进行有效的纠正与调整。在现场勘查中,对设计方案中存在出入的需一一列举,出具最优方案,以期推进全过程、动态化项目管控。
3.4关注竣工评价工作
施工项目步入竣工收尾,并不意味着项目管理工作的结束。只有跟进竣工工作的评价,才能更好地完善自身的大数据,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实现对管理工作的总结与反思。特别是立足于全过程管理理念视域下,需对竣工评价进行分级、分类收集,以便工作汇总,为后续工作的推进积累宝贵经验。
4、结语
总之,新时期不仅为建筑事业发展带来更多新的机遇,更对工作的开展水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出新要求[3]。故此,应有效应用项目管理法,促进对施工项目的全方位、信息化管理。从而,达到施工建设目标,做好造价管控、质量管理、进度把控与工程安全,并促进各项衔接工作的有序推进。通过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应用先进工作理念与创新技术,加强部门间的工作交流,做好技术交底,使工程管理更加透明化、专业性,以便实现降本增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突显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岩.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2):15.
[2]李莉.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1):25.
[3]杨法金.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