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埃顿酒店服务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社会的进步使人们更多地接受低碳生活的理念,但是由于温室效应,夏天越来越热,冬天越来越冷。空气调节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需要人们提高对它的合理使用。空调工程设计、施工和运维需要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主要分享了暖通空调节能的设计、施工和运维的主要关键点,探讨机械工程排放和节能,目的为我国低碳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节能减排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合理科学的暖通空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暖通空调设计、施工和运维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中需要关注内容
1.1初步设计阶段
(1)根据节能设计标准审核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包括:窗墙比,墙体和屋面传热系数。
(2)根据室内人员劳动强度,工艺要求等,组合节能设计标准合理选择室内温湿度设计参数。
(3)合理设计有特殊需求功能房间围护结构形式,如采用缓冲区等方式减少不同温湿度要求房间空气渗透,掺混。
(4)合理布置空调系统,不同温湿度需求房间空调系统分开布置。
(5)合理考虑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和内外遮阳等节能措施。
(6)合理利用天然冷,热源和可再生能源。
(7)根据现场实际需求和设计要求选择合理的气流组织形式,避免送排风短路,送风口位置不合理造成能源浪费。
(8)合理选择冷热源供水温度,加大供回水温差,减小流量,降低介质输送能耗。
(9)根据系统规模和投资情况初步确认暖通空调系统自动控制深度。
(10)确认项目是否有可回收冷热源,如:冬季利用工业冷却水为空调提供热源等。
(11)有条件情况下冷热源设备机房尽可能布置在冷热负荷中心。
1.2深化设计
(1)考虑通风空调系统作用半径,风管系统的单位风量耗功率需要满足节能设计规范。
(2)控制水泵的耗电输冷比和输热比符合节能设计规范。
(3)热量表,电量表安装位置需要考虑运维期间便于观察,且布置合理,记录不同功能单体或区域的能耗情况。
(4)如有自动控制,针对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原理初步进行设计,使系统运行满足节能规范要求。
二、施工阶段需要关注暖通空调系统节能内容
2.1 建筑围护结构密闭性质量检查
为了减少围护结构冷热负荷,除了设计时需要考虑热工性能参数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要关注选材和施工质量,如:窗户关闭是否严密,双层窗中间空气层是否密封良好,穿墙孔洞是否密封良好,变形位置处理是否符合设计图集要求等。
2.2 设备选择
根据设计图纸选择空调设备时,除了需要满足主要的冷热参数、流量-扬程参数等,还需要考虑设备设备运行能耗影响。
(1) 风机和水泵的选择需要考虑工作状态点位于运行曲线经济工作区内。
(2) 合理选择热回收装置,使热回收效率满足节能设计规范。
(3) 制冷设备的选择需要考虑COP,IPLV和SCOP满足节能设计规范要求。
(4) 自动控制系统传感器,执行器监控精度,量程满足使用要求。
2.3 自动控制系统传感器安装
(1) 传感器安装严格按照传感器安装说明进行安装,以保证测量数据准确。
(2) 传感器安装位置就根据设计要求和理念进行确认,以保证达到预期效果。
(3) 注意传感器,执行器接线与控制箱接线位置保证对应关系,避免测量和控制关系错误。
2.4 系统调试
(1) 系统调试过程需要充分考虑风平衡和水平衡的调试,保证不平衡率在设计范围,降低多余能耗。避免使用大功率输送冷、热、空气弥补不平衡带给最不利环路影响。
(2) 调试过程注意上位机画面显示与现场实际相对应,包括远传仪表,执行器,传感器等,避免暖通系统与自动控制系统对应关系错乱,影响运行效果。
(3) 有自动控制系统的,需要深入了解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理念后,对控制系统进行编程,使程序满足控制设计理念,并为日后运维管理保留调整余地,如PID的参数调节,室内温湿度控制点调整等,在调试过程中需要对每个程序块进行模拟调试,保证程序块的运行满足设计要求。
三、运维阶段需要关注暖通空调系统节能内容
3.1 数据记录收集
(1) 根据室外温度不同,收集各阶段能耗。
3.2 耗材选择和使用
(1) 组合式空调机组和洁净空调过滤器选择需要考虑过滤器初阻力。
(2) 合理控制过滤器终阻力,评估加大终阻力节省的过滤成本与增加的电机耗电量之间的对比,选择合适的过滤器终阻力进行过滤器更换。
3.3 系统稳定运行
节能不能以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代价进行运维管理,建筑在投入运营的第一年和第二年需要将施工阶段遗留的质量问题尽可能找出来,包括施工质量方面的和以上提到影响节能运行的,并沟通进行维修。
3.4 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是最主要、最直接节约能耗的方式,根据生产和运营需要,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必要的设备运行,可大量节约运行成本,这需要系统运行管理人员加强与末端用户进行时时沟通,确认准确用能时间,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3.5 技术调整与改造
(1)根据室外天气不同温湿度和实际末端需要,分阶段提高冷冻水供水温度,提高冷水机组实际运行COP值。
(2)根据室外天气不同温湿度,分阶段降低冷却水温度,提高冷水机组实际运行COP值。
(3)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通过实际调整冷冻水系统、热水系统供回水压差,在满足现场需求情况下,尽可能减小供回水压差,进而减少水泵运行台数或降低运行频率,减少能源消耗。
(4)如有闭式冷却塔在过渡季节摸索干湿运行切换时间,减少湿工况运行时间,降低电能和水资源消耗。
(5)有过渡季节和冬季制冷功能要求的,充分考虑利用天然冷源,摸索天然冷源运行切换时间,降低能源消耗。
(6)根据室外天气合理动态控制新风和回风比例。
(7)根据系统实际运行情况,调整风机、水泵运行台数和频率的设定。
(8)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调整室内温度和湿度设定。
(9)记录以上操作数据和当时室外温度和湿度,为长年运维管理提供宝贵数据资料支持,不断优化运维管理,以保证系统稳定运行为前提,尽可能降低能源消耗。
结语:
目前 社会发展的迅猛也让人们对节能减排的工作越来越重视,在空调节能设计、施工、运维的过程中积极的应用各种节能减排的设计理念,时刻关注暖通空调的设计、施工、运维要点,同时落实设计策略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暖通空调的运行水平,确保暖通空调达到节能降耗的标准,体现优化设计的重要价值,进而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杨春梅.暖通空调与节能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内江科技,2009(1).
[2] 顾珊珊.关于暖通空调节能问题的探讨[J].科协论坛.2009(1).
[3] 刘国梁.浅谈城市暖通空调的节能减排策略[J].建筑设计管理,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