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策略 王向阳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王向阳1 王慧言2
[导读]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然成为衡量各个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准,建筑企业是推进我国经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方位地加强建筑企业工程管理信息化投入力度,有助于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准,提升企业在国际建筑市场中的影响力。
        1烟台悦鑫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烟台市  264000;2烟台新佳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烟台市  264000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然成为衡量各个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准,建筑企业是推进我国经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方位地加强建筑企业工程管理信息化投入力度,有助于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准,提升企业在国际建筑市场中的影响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现状及策略
        引言
        近些年来,伴随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能力的提高,建筑领域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值得重视的是,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建筑企业还应该不断创新自身发展的理念,其中包含人才的培养以及相关的章程制度的优化等,让其能够充分发挥价值所在,给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现状
        1.1专业人才匮乏
        由于缺少建筑工程管理信息专业人才,在各种技术不断发展阶段,人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专业人才十分匮乏。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的信息专业人才大部分为应届毕业生,缺少丰富的工作经验,不能有效满足建筑工程管理的根本需求,因此不断降低信息技术的使用价值。因此,为了我国建筑行业能够获得稳定发展,有必要培养更对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并重视引进高素质人次,以此来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准。
        1.2资金与技术投入的缺乏
        现阶段,虽然信息化技术已经被许多建筑企业应用在了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但是许多企业对于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不愿花费较多的资金去购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设备,使得管理信息化的水平难以得到提升。一些企业虽然已经购入了较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设备,但是对于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环节,不愿意投入足够的资金,导致设备的全部效用难以发挥,管理信息化的水平提升非常有限。
        1.3信息化制度不完善
        面对信息技术全面使用的时代背景,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为此,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各管理系统的实用性较差。有必要不断优化和改进信息系统,以此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有序发展。
        2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策略
        2.1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为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需要建筑工程项目的各参与方紧密协作。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期间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会受到施工流程变动的影响。若各部门不能紧密合作会导致数据信息出现偏差或失真,阻碍建筑工程的有效管理。若某个参与方的某项环节出现纰漏必然会影响其他施工作业流程,阻碍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甚至会降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因此,建筑工程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建筑工程单位创造良好的协作沟通平台,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各设计方、管理方及施工方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充分实现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提升信息化管理效果。与此同时,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增强建筑工程项目各部门间的协作能力,节约在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下产生的沟通成本,提升建筑单位的经济利益。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还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单位的行业知名度,扩大工程项目的宣传面,获取更全面的外部行业信息给建筑工程单位的管理层提供更多的决策依据,便于建筑工程单位的管理团队充分结合建筑工程行业的实际发展进程调整和优化建筑工程单位的长远战略方向,提升自身的行业竞争力,保持行业地位,在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占据有利位置。


        2.2增加资金投入
        为了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对于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提升的作用,节约企业的管理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把控。必须加大资金的投入,购入先进的适合的信息化管理设备,构建或选用合适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同时,必须加大对于设备管理与维护的投入,使得设备能够被充分利用,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促使企业管理水平提升,节约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3日常监督信息化管理
        参建各方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精细化管理。在政府监督管理方面,监督人员通过监督管理平台,利用移动监督执法APP、接入现场视频、无人机拍摄等方式对工程实现信息化管理。其中,工程检测数据与监督管理平台、诚信评价系统有机结合,实现对异常数据的分析汇总及自动报警提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人员能及时、准确了解现场工程实体质量状况,为现场质量问题及隐患排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同时,检测数据共享也为检测单位诚信综合评价系统评分提供了数据支撑,在规范检测市场竞争规则上发挥重要作用。另外,为强化起重机械(塔吊、人货梯等)的监管,要求施工单位在市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系统录入安装、使用、拆卸等信息,现场安装起重机械设备自动监控设备以及操作人员人脸识别考勤系统,以便监督人员对工地施工安全进行监控。
        2.4提高信息化管理的适用性
        信息管理从属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基础组成部分,开展信息管理工作的前提是按照每种信息的特征,编制出与其相互对应的信息管理手段,以此来行之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准。建筑工程施工往往会受到大量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关工作者需要对影响因素做出分析整合处理,保证所有外界影响因素都能够朝着有利于工程建设的方向发展。一方面,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应用有效节省了人力资源的投入,同时还能够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部分工作并不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此类工作做出有效调整,用以行之有效地提高其适应性。建筑工程管理需要做到按时间交付、不拖延,同时还需要保障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不能为了控制成本而忽略工程质量的管理。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涉猎范围颇为广泛,在开展正常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具备充足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知识储备,这样便能够有效提高信息化管理的适用性。
        2.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软件的运用和开发力度
        任何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力量,对于建筑工程企业来说,人才队伍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具有专业技能的工程管理信息化人才。因此,在实际的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状况,不断的加强培训力度,为企业的发展培养一批即懂管理又懂技术的专业人才队伍。同时还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力度,聘用具有信息化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为满足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另外,随着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各种现代化技术软件的运用也会越来越广泛,因此,还应该提供软件的运用和开发力度,这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诸如一些互联网技术、工程进度把控软件等,可以有效保障工程的进度,避免因为人工把控时出现疏忽导致工期延误的状况。同时还应该注重开发运用各种把控质量的软件,有效提高工程质量,对于一些设计软件要提高运用熟练度和准确度,诸如模板计算设计、深基坑的计算和设计以及相关测量等软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后期的工程质量,为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提供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单位的项目管理效率,但我国部分建筑工程单位的信息化管理水准仍有一定程度的不足。通过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增强管理团队的信息化意识,重视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建立专业的信息化人才团队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单位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玫.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思考[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5):41-42.
        [2]韩宇杰.新形势下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价值研究[J].门窗,2019(10):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