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设计中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 赵茂川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赵茂川 叶甜田
[导读] 摘要:多数的水利工程都具有占地面广,规模大等特点,对区域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尤其是水资源的重新分配,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重庆江河工程咨询中心有限公司  401147
        摘要:多数的水利工程都具有占地面广,规模大等特点,对区域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尤其是水资源的重新分配,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基于这样的施工背景,水利工程设计要以绿色设计为核心,在实现高质量的水利工程施工外,还要保护好施工地的生态环境,让环境保持可逆性,并通过科学的方式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合理修复。
        关键词:水利工程;设计;绿色设计;理念应用
        1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原则
        1.1 安全性与经济性
        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规划牵连的范围较广,因此多种因素都可对工程的实施造成影响。在具体完成施工时,工程方应在全面考量施工影响因素的同时,兼顾实施生态保护措施,从而使水利工程能够与周围的生态协调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从理论上讲,应首先符合工程学与生态学的规划理念,严格按照工程及水文治理标准开展项目施工,从而使工程达到理想的稳定与耐用效果。
        1.2 生态系统保障
        物种存在的多样性是以生存空间异质性为前提的,也就是说,生存环境具有较高的差异性特征,便会形成有些局部的生存空间,促进生物的多类型繁衍。如果地域的差异性较差,生物种类的繁殖可能性也较小,从而出现单一化的生长特征。可见,环境差异对生物群落和种类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1.3 生态系统可自恢复
        生态系统具有对自身的自行组织与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当前既有的生物种类进行合理的选择,并形成相应的生态链条,使整个系统的设置更为科学。在实施水利工程时,设计人员应人为控制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需积极引入新的理念来设计和完成施工任务,从而达到工程与环境的平衡统一。人类一直在改造方面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对生态的影响甚至是破坏程度也日益严重,从短期效果来看,不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但对自然无节制的破坏绝对会对人类的未来发展产生较深远的影响,因此人类也需格外重视建设开发与自然的平衡关系。
        2绿色设计理念的重要性
        绿色设计也可以被称为生态设计或环境设计,绿色设计理念不仅要能够充分考量物体自身的价值、质量品质,以及造价成本。同时还需要了解到实际环境以及情况问题造成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合理改善这些问题,保证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让水利工程在使用的过程当中,能够真正的实现绿色环保的根本性目标。水利工程可以修复生态环境,而绿色设计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能够和自然环境学会和谐共处,在设计时候能够了解环境的效益。不仅如此,绿色设计也要清楚相关事物可能根据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而提出更加科学的预防污染方案,将物体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当作基础的设计要求,从而尽量降低水利工程有可能给环境带来来的不利影响。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工业程度在实际生活当中会变得更加普及,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也会产生一定的问题,比如资源、环境以及人口等相关问题,就需要获得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社会更加重视环境问题,因此要能够理性地对环境资源以及人口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在水资源方面仍然存在一部分水资源难以获得更加合理的使用,不但影响到了人们日常的生活,还危害到生态环境的平衡。随着人们生活水准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生产对水资源需求也变得更加广泛。
        在设计水利工程的过程中,需要在以往的设计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改善,使质量能够在有所保障的情况下,起到生态环保的基本要求。在实际工作当中做到充分的利用绿色生态理念,并尽量发挥出水利工程的实际价值。并且在实施水利工程设计的时候,需将绿色设计理念可以进行更好融入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始终确保每一个环节的绿色设计质量,从而让人们能够在与自然相互和谐相处的基础上,达到生态平衡的基本要求。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需要消耗很多资源,而且很容易给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但目前随着环保减排要求的提出,水利工程也应该能够将绿色设计理念充分的融入其中,从而更加合理地使用资源,做到保护生态环境,使水工程的质量与价值也可以获得充分提升。


        3 绿色设计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运用探究
        3.1解决设计组织施工中的环境问题
        绿色设计理念在水利工程中的全面落实,不仅能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强化水利工程对环境的有效处理。例如,在水利工程建设建设区域,严禁出现乱砍乱伐的现象,采取树木移植的方式对现场树木进行保护。在水利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在接近生活区的区域栽植树木,待工程竣工后,在进行树木的移植。
        为防止本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水利工程的准备阶段,为栖息在建筑范围内的动物的迁徙提供帮助。例如,建造鱼梯、鱼道等,待水利工程完工后,或者正式投入使用后,在将水生物引入水库。在水利工程设计活动中,绿色设计理念能有效促进生态环境与工程建设的有效融合。绿色设计理念的推广与应用,不仅能减少因工程建筑而产生的破坏性,还能将绿色环保贯穿着整个施工过程。
        3.2加强保留水利工程设计的天然美学价值
        在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尊重自身的美学价值。和传统水利工程建设进行比较,绿色设计理念下的水利工程建设的侧重点是环境保护,除了进行树木移植外,尽量将其移植到整体工程所对应的下风口,不仅能减少施工过程所产生的噪音与扬尘,还能防止诸多的人工环境,创造出一种和谐的美感,给人一种亲近大自然的魅力。
        3.3科学使用建筑原材料
        现阶段,在诸多的工程活动中,经济型建筑与新式环保型材料出现的概率越来越频繁,应用范围也从房屋建筑转向了水利工程建设。因此,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新式材料的应用,尤其是要加大对废物组合材料的研发力度,增加对施工材料的有效改善措施,促进材料的环保性能,加强材料的二次使用率。
        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采取科学的方式减少各种施工原材料,比如钢材与水泥等的消耗量,同时,对固体垃圾进行彻底的清理。此外,加强对重复材料的使用力度,例如,在对水库的除险加固施工活动中,可以充分利用坝坡上拆除下来的石碓,不但对水利工程堤坝有稳定的作用,同时避免了材料的浪费,有利于对自然环境的合理修复。
        3.4在河流整治中,岸坡防护的作用
        护岸要有针对性,加强对堤段的防护,例如,岸坡崩坍段、迎流顶冲段、有失稳可能性段等,针对植被较好的岸坡稳定区域可以维持现有状态。岸坡与护岸的走向要保持一致,原河岸与护岸保持紧贴,防止出现占用河道的现象发生。而且,护岸形式尽量采取生态护岸。
        3.5施工交通节能设计
        施工团队要合理规划交通路线,此时主要针对外交通和场内交通两部分开展。按照节能减排的建筑要求和标准,进行外交通方案设计时,要提前给出全部行走路线方案,同时根据不同物料以及其他设备的衔接状况,了解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资源浪费问题。尽量采取中远距离运输的方式,减少中转环节的可能性。具有一定建筑能力的团队还可以对场内交通运输路线进行设计。设计团队需要注意,由于场内需要完成不同料材以及其他车辆的行走,所以要考虑场内的车辆交汇以及物料接触问题。在坝体不断升高的过程中,随时调整运输物料线路,减少能源损耗,确保物料衔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结语
        总之,在实践研究过程,要重视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实际,科学的进行设计分析,从而才能不断提高设计效率。希望结合以上阐述,能够提高水利工程节能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严伟平.水利工程设计中节能技术的运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2):91.
        [2]李廷.关于水利工程设计中节能技术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8(20):101-102.
        [3]冯志强.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中节能技术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1):56-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