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结合的分析 薛晓飞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薛晓飞1 杨森2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但其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失调,没有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得整个水利工程建设、运行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成本增加的问题,进而影响了水利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
        1.河南黄河河务局供水局  河南郑州  4500012.郑州黄河河务局中牟黄河河务局  河南郑州  450001
        摘要:水利工程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但其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失调,没有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得整个水利工程建设、运行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成本增加的问题,进而影响了水利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因此,对水利工程而言,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有机结合将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可以有效保证工程的运营成本,也能够发挥工程的功能作用,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更好地为生产生活服务。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运行;有机结合
        1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紧密相关,将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结合,贯穿于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个周期内,能够实现水利工程良好的运行效果,具体体现在:(1)从水利工程自身而言,由于其具有高度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在工程各个阶段,存在高度的联系,各个阶段不可分割,具体而言,施工阶段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工程整体的结束,而应该将运行阶段作为建设阶段的延伸,运行阶段是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关键环节,将运行与建设相结合,可以实现更好的工程效果。(2)从运行管理方面来说,有效的运行管理可以为水利工程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效益,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工程的建设管理、施工等对经济社会效益的作用不大,因此工程可行性研究、效益分析等工作可有可无,但是客观来讲,这些工作是保证运行管理效果的前提与基础。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相结合存在的问题。
        2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有机结合实施要点
        (1)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建设与管理相结合。要实施一个项目,首先就要研究这个项目的可行性,水利工程亦是如此,水利工程建设的第一步就是确定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从法律法规经济技术政策等各种方面进行相关的计算与风险,同时,根据这些方面制定水利工程的建设方案,评估和预测水利工程在投入运营之后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性。不仅如此,还要在水利工程建设结束以后,对水利工程的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及过程安全性等进行客观的分析,可以说水利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阶段不止包括前期的经济、技术、政策等的分析,为水利工程制定合适的建设方案,也包括后期的安全性、技术性、经济性等方面的评估分析。(2)设计阶段的建设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水利工程的方案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当中的投入成本和运行过程当中的经济效益,因为水利工程的最终使用者是水利工程的运行单位,因此,水利工程的运行单位会参与到水利工程的设计工作当中,运行单位参与到水利工程的设计工作当中,首先能够保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思路,而且还能在设计工作当中将水利工程后期的维护维修的方案融入进去,保障水利工程投入运营工作之后的维修维护管理工作,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安全。
        3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结合的措施-以河道工程为例的分析
        3.1完善河流管理制度
        在河道工程建设完成之后,需要加强河道的管理,以此来保证河道能够正常的进行,防止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首先,需要完善河道管理制度,对责任的划分进行明确,保证河道的管理能够顺利的开展,定时定期的对河道进行维护和维修。将全面覆盖、强化基层作为发展的方针,建立更加完善的河道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河道管理建设,对河道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对出现过的问题进行记录,做好相对应的防范措施,防止问题的再次发生,不断地提高河道的管理水平。另外,还需要加大经费的投入,河道管理是长期的工作,需要拥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才能够更好的开展,只有拥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才能够保证河道管理的顺利开展。在河道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提高队伍建设的重视意识,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为河道管理有效进行提供保障,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还需要对在职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时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工作人员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更好的为河道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3.2统筹规划
        在河道工程范围内,在针对水土资源进行开发作业的过程中,需要积极践行统筹规划的作业原则。也就是说综合多个方面的因素考虑,对具体的开发方案进行合理的优化与设计,从而保证所设计的开发方案具有较强的执行性。首先,需要根据河道工程的具体规模,所呈现的环境以及水土资源的类型、品质等进行综合性的评估与分析。之后,合理的利用先进的技术体系,加强BIM等先进技术的科学使用,合理的构建工程模型。将工程项目的实际参数通过模型的方式进行立体的展示,为接下来的开发作业方案合理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做好工程项目开发方案的优化设置。在设置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参数的精准性与全面性,从而保证开发方案与实际情况更加吻合,全面提高开发方案的可执行性。此外,在河道工程领域针对具体的水土资源进行开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工程风险的全面分析,并通过统筹规划合理的指定风险预处理方案。例如针对河道工程的洪涝灾害风险进行有效分析,并在水土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就具体的风险隐患进行有效规避,从而保证施工作业更加符合规范标准。
        3.3采取多元化治污措施
        河道治理工作通过清除河流中的污染物,净化水源,不仅可以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同时也为河道周边的居民提供了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应该得到附近居民的大力支持。但现状却是,人们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常常将生活废弃物直接投入河道,以致治理过程中发现大量河流垃圾。因此要想保证治污措施的有效性,必须树立人们的环保意识,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知识宣传讲座等措施来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其次,针对不同区域的污染物和污水,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若是发现该区域的污染物以生活垃圾为主,就需要进行集中打捞,并借助管网及时拦截,避免扩大污染范围;若是在河流上游发现了水体污染,相关区域的负责人就要根据水源受污染的程度,采取专业的污水处理措施,再进行排放,减少对附近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后,还可以采取现代化的治理措施,构建生态水网,生态水网是生态水利工程中的主要内容,要想加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河道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就要采取有效措施构建一个合理的生态水网。构建生态水网,能实现现代化水网工程建设,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应用,相关工作人员在建设生态水网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充分体现出科学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类水资源进行有效调度,从而实现河道建设中生态环境的改善,为河道的建设提供保障。同时,相关设计人员在设计生态工程的时候,还要充分加强对自然生态景观的分析,要在保障生态环境和各种生物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进行改造和设计,加强对原始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样设计方式在加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又进一步提高了河道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质量。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目前水利工程对社会建设和人民生活都越来越重要,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设也是我国重要的基建项目之一。但是我国目前的水利工程建设当中存在着很多的运行管理问题,这些问题中运行管理与建设管理没有得到有机结合是最严重的一个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当中,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将建设管理与运营管理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参考文献
        [1]徐溶梅.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结合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7):188.
        [2]赵爱莉.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7(3):195-197.
        [3]谢春华.现代化技术应用到河道堤防工程的管理及维护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24):181.
        作者简介:
        薛晓飞(1988-),男,河南黄河河务局供水局 山西运城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工作
        杨森(1988-),男,郑州黄河河务局中牟黄河河务局,郑州中牟人,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