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消防安全风险分析与管控措施 肖政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肖政
[导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地铁车站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指出了当前我国地铁单位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管控思路,希望能够对我国地铁事业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地铁车站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指出了当前我国地铁单位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管控思路,希望能够对我国地铁事业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地铁车站;消防安全;风险分析;管控措施
        地铁具有封闭性的内部结构建设特征,当遇到火灾、爆炸等消防安全事故时,其所受到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都是难以估量的。因此,做好地铁车站消防安全工作是地铁良性运营的首要任务,也是保障城市交通安全的基本前提。
        1当前地铁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消防设备管护水平有待提高
        消防设备的管护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难点:第一,地铁的人流量和占地面积都十分巨大,且内部结构十分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消防设备的管护难度,尤其是在日常的巡查和维护工作中,工作人员很难在第一时间找到夹层和地下管线中的消防安全隐患。第二,火灾对于消防设备的损坏是巨大的 ,因此大多数轻小型救火设备都是“一次性”损耗品,在每次完成扑救任务后,都要对设备进行基本的更替,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而地铁站内的消防设备分布较为分散,如果没有做好完备的档案记录工作,则很有可能为消防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风险因素。
        1.2设备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由于存在上述提到的种种问题,很多地铁站已经开始用完备的消防安全防控设备体系取代传统的人工巡查维护工作,设备中的集成感温、感烟系统以及电流监控设备可以精准预测、定位出现火势的具体位置,而自动喷淋系统则能够第一时间对火灾进行及时的控制,防止火势大面积蔓延。然而,相对于传统的消防设备,这些设备的信息化程度更高,因此管护的难度也就更大,对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要拥有完备的消防管理意识,还要具备充分的智能系统操作能力。然而,当前很多地铁单位的维护人员专业水平并没有达到全新的胜任要求,其综合素质也有待提升。
        1.3缺乏健全、严格的监管机制
        现阶段,我国多数地铁单位的消防管理工作是由轨道公安和当地消防部门共同管理的,因此存在职能不明确、系统性不足、监管标准界定不清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地铁单位的消防安全运营处于相对弱化的状态之中。另外,还存在个别单位的安全主管单位“形式主义化”的问题,在这些主管部门的影响下,单位内部的消防安全工作只停留于表面阶段,并没有落实到实际工作上,而监管的混乱也使得整个消防工作更加被动,工作质量自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地铁单位的成功运作依赖于多个部门共同协作,消防工作更是离不开所有部门的积极配合。然而,在地铁车站逐渐商业化的发展趋势下,餐厅、咖啡厅、礼品店甚至书店等各种商业化的商业组织逐渐进驻地铁车站的内部,这些商业组织并没有受到车站内部系统的直接管辖,因此其用火、用电问题都为地铁车站的整体消防管护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2 地铁车站消防安全的管控措施
        2.1 做好地铁车站消防设备的安全管护工作
        消防设备是日常防火以及消防人员在与火灾对抗时的必要武器,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救火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必须做好消防设备的管护工作。

首先,要制定具体、合理的安全设施维护计划,重点关注地铁站内各个设备、商业组织的用电流量和安全问题,同时要做好基础设施的保护工作,对消防设备的参数和性能进行定期的检查,如果出现严重的磨损或老化,应立即予以更替,确保设备在救火时能够正常使用。另一方面,要对地铁系统内的安全消防设备作出合理的布局,在车站大厅、站台、列车广告等人流量众多的位置安置足够的消防设备,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并在设备所在之处用红色、黄色等标语作出突出性的提示,达到对消防工作的宣传作用。
        2.2 打造高素质的地铁消防管理团队
        想要打造高素质的地铁消防管理团队,必须要做好地铁工作人员的日常安全教育工作,狠抓消防负责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首先,要对站内的消防主管的专业执照作出严格的要求和监督,根据国家火灾高危单位的相关规定,要求站内负责消防主管干部、消防监控值班员施行消防工程师注册政策,督促主要工种进行建筑(构)物消防员培训并取证上岗[1]。其次,要对基层消防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的消防技术培训工作,不仅要帮助其树立合理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更要结合当前时代的实际发展要求,锻炼消防人员对于现代化信息设备的操作和管护能力。为此,地铁单位可将现代化消防处理能力作为人员的基本考核项目之一,激励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用学习津贴等方式,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参与技术岗位的学习。除了理论层面的专业知识,还要对消防人员的实践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可以邀请一些参加过地铁火灾救援实战的消防员为大家带来经验讲解,也可以定期开展地铁救火安全演习,以此提升消防人员的实践经验。此外,有关部门要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学习他国的优秀救援案例,学习如何使用先进的智能救火设备,打造具有现代化发展特点的消防团队。
        2.3 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的监管力度
        地铁消防的负责单位要做好监管职责上的明确,对负责区域和工作职能作出明确的界定,通过落实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度,确保监管工作的高效开展。另外,要做好对地铁乘客的消防安全意识培养工作,树立“消防无小事、安全无小事”的消防安全意识,通过张贴消防标语、电子海报,以及播放消防公益广告等宣传途径,切实地营造安全地铁的出行氛围,为乘客带来更具主动性意识的安全保障。
        其次,当地有关单位要高度配合地铁消防管理的工作要求,提高对地铁消防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基层消防人员的待遇补助,为地铁消防工作提供最基本的技术设备保障,或开设公开透明的专项资金部门和设施管理部门,以确保基础设施的定期维修和更新,承担起地方政府在城市安全交通建设中应负的责任。
        参考文献:
        综上所述,城市交通安全是全社会密切关注的重要命题,它不仅对城市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更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地铁作为城市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对消防安全的管理和实施力度,利用更具现代化特色的消防安全管理手段,通过更具规范化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朱玉聪.地铁车站消防安全风险分析与管控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3):2329.
        [2]冯伟彬.地铁车站消防安全评价体系[J].中国科技纵横,2019,(14):185-186.
        [3]王超.对地铁车站消防安全管理的几点论述[J].数码设计(上),2018,(11):238.
        [4]朱燕荃.浅谈地铁车站消防安全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8,000 (016):P.178-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