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铁的城市物流系统场段物流设施建设 王子夜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王子夜
[导读] 摘要:本文围绕基于地铁的城市物理系统场段物流设施建设展开讨论,对地铁在城市物流系统建设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发挥的优势进行深入的分析,使城市地铁成为物流系统建立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城市物流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本文围绕基于地铁的城市物理系统场段物流设施建设展开讨论,对地铁在城市物流系统建设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发挥的优势进行深入的分析,使城市地铁成为物流系统建立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城市物流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本文中以某城市物流系统场段物流设施建设为例,将该城市的地铁纳入到物流系统中,针对出现的问题实施解决措施,以便提升城市物流系统的运行能力。
        关键词:地铁; 地下物流系统; 可行性分析; 概念性设计
        引言:
        地下物流系统简称为ULS,主要包含两种形式,一种为管道式,另一种为隧道式。两种方式的区别在于,载具的推动方式不同,管道式借助水或者气体产生的推力运行,隧道式使用轨道工具运行。在该城市建立物流系统过程中,将地铁作为物流设施重要的组成部分,采用隧道式的方式开展物流运输工作。
        1.加强ULS的建设力度的重要性
        1.1 传统的物流能力有限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与世界其它国家的经贸往来更加密切,我国每年货物吞吐量不断增加。以上海港为例,在2016年年吞吐量保持在5亿吨,由于吞吐量不断增加,装载货物的工具数量不断增加。但是装载货物工具数量不断增加,会消耗较多的汽油,并且使交通压力不断增加,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在装载工具运行过程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加。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和交通问题,即便增加更多的装载工具,使货物运输能力不断提升,但是产生的其它问题,会影响城市正常的发展。
        1.2 建立地下物流系统的优势
        建立地下物流系统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ULS系统中,使用的装载工具产生的动力,全部来源于电能,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物质;其次,最大程度改善城市交通情况。通过ULS系统在地下进行物流运输,地上装载工具数量减少,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三,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较小。在ULS系统进行物流运输时,在地下环境运输货物,不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运输过程较为快速安全;四,ULS具有数字化管理特点,在地下进行货物运输时,系统会自动设定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货物运输工作。
        2.建立ULS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发挥地铁物流的优势
        2.1 ULS建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ULS建立过程出现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未能充分利用城市地铁。建立ULS系统时,要求地下结构与地面的距离应超过30米,但是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已经制定明确的标准,按照地下深度开发原则,只有完成地下15米开发后,才能进行更深层的地下开发工作,现阶段开发深度只能保持在15米,ULS系统未能达到开发要求;二,我国ULS系统建立处于摸索阶段,未能形成有效的建设理念以及建设方法;三,ULS系统建立需要多种学科共同参与,并且建立过程较为复杂,建设周期时间较长,而且运行成本无法在短时间回收。
        2.2 如何发挥地铁物流的优势
        基于城市地铁系统建立ULS系统,应充分发挥地铁的优势,以某城市地铁为例,将该城市地铁与ULS系统相互融合,可以展现出以下优势:首先,地铁线路分布较为合理。使用隧道式方式进行物流运输,地铁系统完全符合物流运输需求;其次,利用城市地铁建立ULS系统,可以降低建立成本的投入,其中利用地铁基础设施,即可满足ULS系统的运行需求,只需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工作人员掌握ULS系统运行技能,可以保证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三,客流与物流方向未出现较为明显的差异。城市地铁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的条件,人们通过地铁可以进入到城市的商业圈或者办公区域,上述区域也是货物需求量较多的区域;四,ULS系统建立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的改建城市地铁。以该城市地铁为例,可以借鉴我国其它城市改建经验,如上海市轨道交通4站换乘枢纽站,枢纽站改建后,可以直通上海世纪大道,改建过程产生的多项数据,均能成为该城市改建的参考依据。


        3.综合地铁站物流能力
        3.1 预测可能产生的物流需求量
        以该城市某段时间的货运量为例,该城市货运量由原来的30600×104吨,上升至46300×104吨,其中公路运量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增加较为明显,根据货运量的增加变化,即可掌握综合地铁站的物流运输能力。
        3.2 预测地铁货运量
        预测地铁货运量,需要假设三种条件,一是货物从首站出发,每到一站卸载50货物,并且在每站装载50%的货物,整个过程地铁充分利用;二是根据地铁的承载能力,将每节车厢的装载能力设定为14吨;三是在将车厢空载率设定在30%。基于上述条件,根据该城市地铁客流区建筑面积,可以预测建筑区域内,装载货物量为建筑面积的65%左右。
        现阶段该城市地铁一条线路装配的列车为25列,其中13列为昼班车,剩余的列车为夜班车。基于上述假定的条件,白天一列2节列车停靠站数为26站,一次运输货物为109吨,往返共计18次,夜晚一列车一次货运货物为327吨,一昼夜运输货物量为3275吨,与传统的地面装载工具相比,运输能力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
        4.综合地铁站建设方案
        根据该城市地铁地下结构,对该城市地铁地下结构进行调整,将结构分为站台层和站厅层。在站台层中,由客车厢、分拣区、车辆等待区、装卸区、货运电梯、隔墙以及活动门组成,物流区设置在站台层的两端。在展厅区,由车辆装载区、分拣区、车辆等待区、车辆出入口、隔墙以及服务窗口组成。
        在每条地铁线路内,会设置车辆段和停车场,车辆段和停车场用于向装载列车提供维修以及保养服务。在站台层和站厅层中,物流区是存储货物以及转运货物的主要区域。
        该城市地铁运行过程中,原有的占地面积无需变化,建立ULS系统时,应在原有占地面积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地下结构,使空间满足行人需求以及货运需求即可,以便在短时间内完成货运区域的改造工作。
        充分利用地铁原有的基础设施,根据货物装载需求,配置货物装载基础设施,还应对原有的通道进行升级改造,以便提升道路承载货物的能力,同时增加货运平台的强度,并且优化仓储空间。
        利用该城市原有的地铁系统,使地铁具备运送货物的能力,应在地铁内建立货物集散中心,并且在集散中心的周围,设置多条货物运输通道。与原有的通道相比,货运通道空间应满足运输需求,保证宽度和高度,可以使货物顺利的通行。在货物集散中心内,应将仓储作为核心,在仓储周围设立收发、分拣以及存储等空间,货物进入到集散中心后,根据货物的运输目的地,将货物分拣至指定仓储区域,然后装载工具将货物运至列车,在装卸平台完成货物的装运工作。
        在对该城市地铁进行改造时,应充分利用原有地铁空间,在空间内合理设置货物运载设施,并且遵循控制成本以及保证地铁安全运行的原则,避免对原有的地铁空间进行变动,使地铁满足人们出行需求以及货物运输需求。此外应对地铁列车以及装载工具进行改造,在改造地铁列车时,在保证地铁列车外形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挖掘车厢内部空间,使车厢可以装载更多的货物,同时在车厢内,应配置缓冲装置,防止货物在惯性的作用下冲击车厢。在每节车厢的连接位置,应设立密封隔挡,防止乘客进入到货运区域。在改造货运装载工具时,应根据车厢的样式,配合装卸台完成装载工具的改造,使装载工具可以快速完成货物装卸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物流系统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地铁优势,基于城市地铁建立场段物流系统。在建立物流系统时,应根据城市物流货物量以及运输条件,设计科学合理的物流运输体系,要求物流体系与城市地铁有效的融合,一方面减少城市地铁的改动,有效控制物流系统的建设成本,另一方面合理使用地铁空间,使地下地铁空间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在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的同时,还能加快货物的运输速度,有效提升城市物流运输效率,从而解决传统运输模式造成的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参考文献:
        [1]章冠弘,包敦辉.城市地下物流系统研究概况与分析[J].价值工程. 2017(29):464.
        [2]宋文波.城市地铁暗挖车站洞桩法较传统PBA工法优势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 2017(06) :7.
        [3]马成林,毛海军,许恒勤.城市地下物流系统发展模式及相关技术要求[J].物流技术. 2012(0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