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建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在城市中,居住区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城市住宅区的建设越来越快,但是在这种快速建设工作的背后,许多住宅区在设计与规划方面缺少一定的科学性,且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符,还需要进行更多综合性的分析与考虑。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住宅
引言
为保证居住区规划设计工作顺利开展,不仅需要保证相关人员对相应居住区整体结构和具体规划设计要求有所了解,还需要强化海绵城市理念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运用力度,帮助有关部门及时调整通辽市各个居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保问题,彰显居住区规划设计环保优势,提高居住区规划设计水平和环保效益,确保居住区规划设计符合现代化社会生态环保具体要求。
1概述新时期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趋势
1.1政府缺位问题
当前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市场发挥着主导作用,导致施工单位盲目开发地块,追求利润最大化。市场策划部门根据楼盘销售经验完成设计工作,规划设计部门根据规定内容设计楼型和风格,但是没有联系传统环境和城市肌理,导致城市居住区缺乏特色。为了提高公共设施建设的操作性,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管理的主体是商业地产开发商,政府出于缺位的状态,一些城市居住区公共设施建设工作过于依赖市场主体的力量,最终缺失社会公平性。
1.2设计的实用性问题
建筑物的设计工作应突出体现人性化的特点,不仅要符合人们新时期的审美观点,还需保证建筑物的基本功能健全。从居民建筑的角度来看,传统建筑物的基本功能就是防寒保暖、通风等。近年来,人们对居住空间的个性化设置要求不断提升,包括建筑物的私密性、居住区的绿化功能等,都是设计工作需要考虑的重点功能属性。然而,结合实际的居住区规划工作情况来看,许多城市的建筑施工单位在安排工作人员进行设计研究时,都存在建筑规划结构单一,与周边环境不协调,建筑形式单调、乏味,使用功能不合理,交通规划不便捷,景观设计与建筑风格不协调等现象,出现环境空间的缺失和不连贯等问题。
1.3无障碍设计考虑不足
多数社区内的无障碍设施设计并不完全。在相关的社区建设的规定中对于社区内的无障碍设施等都做出了相应的要求,主要是道路、绿地等方面都要进行相应的设计。无障碍的要求是设有边缘的人行道,在主要的设施地段设置好盲道,保证轮椅等正常通行。而在实际的小区调研中发现,许多社区内的坡道设置比较少,无法满足老年人安全通行的需求。
2结合实际问题优化城市中心居住区的规划方案
2.1居住区整体布局规划方案
设计人员在进行城市中心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工作时,首先需要明确整体的布局方案,明确建筑物的具体建设数量、建设位置,以及建设形状等,然后才能开展后续的一系列施工工作。由于本次施工建设工作的地点位于城市中心,因此,在进行整体布局规划时,需要先绘制城市中心的交通路线分布图,这项工作可以结合卫星定位系统及信息技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绘制。选择既能保证居民出行交通便利,又不妨碍原本交通线路通行状态的地点,真正将居住区与城市中心的其他建筑物有机融合起来。
2.2在居住区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在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时,不仅需要强化相关人员对各项基础规划设计要求以及相关理念的掌握力度,还应提升居住区中各类建筑物实用性和后期改造效果,保证居住区中各类建筑弹性设计效果,使得居住区Z红各类建筑物环保效益上升到一定高度。
而且居住者性格存在很大差异,这就应在考虑各项基础因素条件下对居住区建筑物展开有效设计,同时按照海绵城市理念具体要求在建筑物屋顶处设计绿色花园,增强建筑物整体蓄水功能,确保建筑物多元化特点得以彰显。在对居住区中建筑物进行屋顶绿化设计时,应要求相关人员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支持下加强建筑物屋顶绿化效果,结合通辽市生态环境现状以及温度变化趋势选取适当的绿色植物。此外,应借助海绵城市理念优化建筑屋顶土壤蓄水能力,保证居住区中建筑屋顶绿化区域蓄水设计和排水设计均达到合理状态,强化海绵城市理念在居住区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效果。
2.3努力建设居住区的生态环境系统
住宅区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容积率的提升是十分关键性的内容,但是盲目提升容积率而不重视环境设计是不符合服务工作需要的,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生态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升住宅布置、环境布置、交通布置等方面,保证住宅区日照充足、空气清新、水面洁净,尽可能增加小区内的绿化面积,提升小区内的氧气含量。同时,还需要减少裸露土地,控制各种尘埃在空气中飘散,处理环境污染物质,维护好生态环境。
2.4关注实体空间转向社会空间
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建设,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认识到居住区应当具有自我管理和自我组织的能力。值得关注的是,社区规划师在社区营造中充当专业顾问及利益协调者的角色,既要提供物质环境和设施建设的技术方案,更要助推社区成员达成共识,进而形成有根基的社区建设和治理的行动纲领。如何协调社区规划师、个人与市、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复杂关系是新时期居住区规划面临的课题。
2.5满足绿色生态发展要求
我国不断出台各类文件,支持见色号生态居住区,绿色生态居住区涉及较多的可持续发展内容,要想实现城市居住区绿色生态发展方向,设计人员需要全面研究绿色居住区控制指标,保障规划指标的全面性和操作性。建设绿色生态居住区,需要考虑到全生生命周期,保障运营管理效果,为居民生活提供更大的利益。城市居住区的地块面积是有限的,楼间距也比较小,楼间绿地面积也比较小,设计人员可以选择灌木植物,充分利用城市居住区的空间,根据小区轴线对称分布植物,合理划分绿化区域和功能区域,为居住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活动场地,加强居住区的文化交流。在居住区绿化方面可以利用草坪和绿篱等方式,为居住人群营造优雅健康的生活空间。在选择植物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更多的选择乡土树种,促进植物自然生长,同时也有利于降低人工养护成本。
2.6通道路应合理分流,减少对居住的影响
为了在住宅区内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当下采取的动静分离、人车分流的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区交通规划的过程中,要做好各种外围车辆和内部人行道的规划工作,做好整体性的分析,这也是整个小区环境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保证好实际的小区内部车辆和一些消防车辆等都能够发挥作用,进入小区的私家车可以尽快进入地下车库,车库的出入口就设置在小区的入口处,做好车库内直达电梯的设计。消防应急通道的设计工作中需要与主干道形成完善的道路系统,方便紧急救护、消防、搬家的顺利进行,也可以营造起更为舒适的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对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人员需要全面分析城市居住区未来发展趋势,全面细化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内容,利用针对性的规划设计方式,提升城市居住区建设质量,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生活空间,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郑朝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城市居住用地规划的影响[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2):34-35.
[2]吴欣彦.城市居住区园林环境规划设计研究:评《城市居住区园林环境研究》[J].中国食用菌,2019,38(10):38-39.
[3]马骊驰.基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发展视角的城市更新规划展望[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27-28.
[4]胡俊伟.城市生态居住区规划与建设[J].建材与装饰,2017(12):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