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徐建廷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徐建廷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BIM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山东奥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BIM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越来越快,与此同时,装配式建筑也取得一定发展,但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很多施工团队管理模式比较粗放,这对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不利。基于此,文章基于工程总承包背景,分析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优势,并提出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工程总承包:BIM技术:装配式:建筑工程:应用
        引言
        装配式建筑工程具有较多的优势,施工方式也具有特殊性,其由专门的工厂负责生产各个施工构件配件,完成构配件之后,运输到施工现场直接安装,这就改变了建筑施工方式。为了正常开展施工过程,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当中需要利用BIM技术,加强各部门沟通,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
        1BIM技术的简单介绍
        BIM是建筑信息化模型的英文简称,可以将工程的各个环节和阶段的详细信息以及施工进度和施工材料的应用等通过模型的方式构建出来,为工程管理以及施工人员的作业都提供了不同程度的便捷。模型的建立过程主要是通过三维技术能够实现对施工现场和设计方案等部分进行高度模拟,大幅度提升了设计环节和施工环节的协调性与一致性,并且在进行技术交底时能够增强交底的全面性,保证各个部门和专业的人员能够通过密切配合在较大程度上增强施工的质量,进而节省了大量建设资金,并为工程建设的进度提供保障。但前期投入成本较高,且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实际施工中需根据工程情况进行调整优化。
        2装配式建筑工程
        装配式建筑工程具有显著的特点,需要在车间生产建筑构件,将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直接装配和组装,安装完毕后通过浇筑混凝土,提高建筑整体的稳定性。装配式建筑类型比较丰富,包括板材和砌块以及盒式等,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具体类型,从而适应周边的地理环境。利用装配式建筑工程,通常需要预先制造大部分的构件和原材料,为此装配式的施工周期比较短,施工难度也相对较小,根据用户需要,可以随时改变建筑构件,实现建筑施工的模组化。装配式建筑现代化水平比较高,将现代科技和传统建筑有效结合,能够促进整体建筑工程的发展。
        3BIM技术在其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的方案分析
        3.1设计阶段
        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线进行提前设计,利用BIM技术能够更加清晰明确地展示整个建筑体系和个体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管线碰撞检查,利用三维碰撞检测,能够更好地优化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效果,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管线交叉的问题,从而有效减少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利用BIM技术可以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的优化,通过参数化功能可以建立标准的数据库,从而形成特定的尺寸和标准,以此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设计效率,还可以明确自动拆分标准,从而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通过节点的标准化,利用BIM技术进行拆分总结,对于复杂的L型和T型的构建进行仔细的检查,能够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将BIM技术和施工图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计算出剪力墙、楼板的数据厚度,从而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
        3.2在构件生产阶段利用
        设计BIM三维模型之后,利用信息化技术将预制构件展示出来,利用BIM技术加工构件图纸,通过不同的格式转化构件平面图和剖面图等文件形式,输出转化形式,利用数控机场设置施工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对接预制工程。

利用BIM技术,各个设计方可以共享设计信息,利用BIM云服务器可以整合设计模型的尺寸和样式等,通过优化对比,确定科学的标准形状和模数尺寸,建立各种类型的标准库,使装配式设计户型的羊水变得更加丰富,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设计人员利用BIM技术,可以精细化设计装配式建筑结构和构件,减小误差。BIM技术可以精确设计装配过程的原材料参数,利用软件分析保障构件连接效果,利用BIM方针分析技术,确定各个部件的可靠性,设计分析好各方面之后,减少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污染,避免工程浪费材料。
        3.3模拟施工
        由于施工环节是整体工程建设的最重要的部分,如果对施工的管理不足就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优秀设计图纸的优势,因此在施工之前工程的管理人员需要通过BIM技术对现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模拟,将设计环节和构件各个部分的参数作为主要输入数据建立施工模型,然后施工管理人员从模型中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施工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或者与设计环节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如果发现确实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则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改进,改进时需要将模型和具体参数作为设计人员的参考信息,并且通过施工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的交流沟通尽量保证经过改进后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从而为实际施工提供比较全面的参考价值和促进作用。在这样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对其建立起的三维模拟动画进行改进,提升信息的表达效果,并且能够根据时间的差异性对施工数据进行准度的调节,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大幅度提升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环节的协调性。
        3.4提升现场施工的效率
        现场施工是整体建设过程中的最重要环节之一,由于施工中涉及面比较广且技术、设备应用难度高等问题极容易对其施工造成较大威胁。因此为了加强现场施工设备以及技术应用的管理,需要运用BIM技术对部分重要节点连接等进行可视化操作,尽量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误差和偏移问题。在设备仪器的精密性不能达到准确定位的要求时还可以应用BIM技术对其进行调整。通过BIM技术的可视化应用,对整体施工全过程造价成本有效地把控,提升了预算精度,对于施工方案也能及时发现不足并进行调整;同时,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在具体施工中的调整操作也可以通过预制加工来实现,使工作能够更加高效完成。此外,准确地分析出各种数据,能为管理提供依据,并对施工效率及安全性进行有效提升。
        3.5运营维护阶段
        实现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交房验收,配合后期的空间改造及构件维护等;在物业管理中,BIM软件与相关设备进行连接,通过BIM数据库中的实时监控运行参数判断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科学管理决策,并根据所记录的运行参数进行设备的能耗、性能、环境成本绩效评估,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在建设施工阶段能够节约大量的资源从而为建筑企业节省较多的投入资金,而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出这一优势并为相关人员的工作提供了较大的便捷程度。通过上述过程中对于BIM技术的简单介绍以及在其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方案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技术能够对设计方案起到优化的作用,能够在施工之前对其进行模拟保证不会与设计图纸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保证了施工和建筑物的安全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志勇,游成林.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项目场地平面布置中的应用[J].绿色建筑,2017(1):20-21.
        [2]王淑嫱,周启慧,田东方.工程总承包背景下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7,31(6):39-44.
        [3]刘占省,马锦姝,徐瑞龙,等.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预制装配式住宅信息管理平台研发与应用[J].建筑结构学报,2018,35(2014S2):59-66.
        [4]韩旭.基于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管理的应用研究[J].门窗,2018(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