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梁进辉1 杨正辑2
[导读] 摘要:地质勘察会直接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前期规划和具体施工,施工现场的地质还会影响建筑物的建设质量。
        贵州省黔东南州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  贵州省凯里市  556000
        摘要:地质勘察会直接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前期规划和具体施工,施工现场的地质还会影响建筑物的建设质量。在开展施工之前,必须详细勘察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的重点在于岩体破碎、组织松软地区以及软质岩石地区。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间合理规避上述地区,能明显降低滑坡和塌陷发生率,避免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此外,对于黄土和膨胀土等特殊土质地区而言,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也会影响施工质量,必须提升关注度。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问题及措施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离不开先进技术,这是确保地质勘察高效、结果准确的基础。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人们要大力应用坝基岩体质量分类方法、岩体弹塑性理论、地质力学模型等,合理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物探技术,提高地质勘察效率,缩短勘察周期。
        1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问题
        1.1地下水位上升对水利水电工程造成的影响
        (1)地下水位上升容易导致土壤产生盐碱化和沼泽化现象,进而腐蚀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结构。(2)地下水位上升会破坏某些特殊土质结构,并减弱其强度及硬度。(3)地下水位上升会引发河岸及斜坡等的滑坡及坍塌等问题。(4)地下水位上升会使地下结构充水,导致地基出现浮动,进而使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失去稳定性。(5)岩层中粉砂及粉土会因地下水的水位上升而饱和并液化,这也是造成流沙及管涌问题的主要原因。
        1.2地下水位下降对水利水电工程造成的影响
        地下水位下降通常都是因为人们乱采乱伐或者是不合理地利用地下水、修筑大坝及水库等行为导致地下水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补给而引起的。若地下水位发生下降,不仅容易引发地面的下沉、塌陷及开裂等危害,而且也会加快地下水源的枯竭,严重威胁水利水电工程安全及稳定性的同时,也威胁着周围民众的生活。
        1.3地下水位频繁升降对水利水电工程造成的影响
        地下水位若发生频繁升降会对岩土结构及其上方的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及稳定性产生极大的破坏性。地下水的频繁升降会打破岩土体自然膨胀的均衡性,增大了岩土体的膨胀力及收缩力,甚至会引起岩土结构破裂问题,进而破坏水利水电工程整体结构的整体性及稳定性。同时,地下水位的频繁升降也会带走岩土结构内部中的很多矿物元素,导致岩土结构的胶结性被严重损坏,使其变得松散,增大了土质的间隙,减小了土层的承载能力,最终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造成损害。
        2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问题处理策略
        2.1重视地质勘察要点
        (1)地质构造勘察:只有扎实的基础,才能有高质量的水利水电工程。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大坝的选址工作,要着重考虑周围的地质构造,地质构造的好坏直接影响大坝的稳定性,同样影响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前要详细的勘察周围的地质构造。充分搜集当地的地质构造资料,检测是否处于断裂带附近,对有可能存在风险的地区进行预测,并作出解决预案。如果大坝建设在断裂带上,会严重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甚至引起大坝崩塌,造成的后果难以估量。所以在进行大坝的选址工作时,要选择岩体比较完整的区域,一定要原理断裂带。
        (2)区域稳定性勘察:区域稳定性的勘察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后期运行有着深远的影响,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里的一项基础内容。

在进行大坝的选址工作时,勘测人员要仔细勘察施工区域以及周围的环境,对区域的稳定性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保证大坝选址的科学性、合理性。勘察人员不仅要进行野外勘探,还要结合相关资料对此区域的稳定性进行研究,还要结合地震监测部门的意见和资料,确保此区域的安全性,确保将来水利水电工程后期能稳定运行。
        (3)岩土体勘察:岩土体的性质对大坝的寻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性与岩土体的性质紧密关联。高坝在进行修建的时候,尤其是混凝土材质的大坝,一定要选择坚硬、透水性差、抗水性好而且完整的岩石,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后期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我国建设的大坝大部分就是建设在这样的麻岩和砂岩之上。由于最近今年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扩建,也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岩土体,比如片麻岩、石英岩、喷出岩等等。不同的岩体有不同的性质,要根据岩体的性质选择修建不同的大坝。喷出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北、东北以及东南沿海地区,这种岩石就有很高的强度和防水性,所以是一种不错的坝基岩体。块状结晶岩也有很强的硬度和防水性,而且质地比较均匀,也非常适合修建混凝土大坝。片麻岩是一种混合岩,也是修建大坝的不错选择,但是这种岩体通常有一些异层和软弱的夹层,需要仔细地进行勘察,判断。而喷出岩就不适合修建大坝了,喷出岩比较脆弱,而且有非常多松散的砂石。
        2.2重视工程地质勘察质量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实施地质勘察体现出独特的复杂性,由于涉及面广,质量控制存在一定的难度。勘察人员要明确勘探的侧重点,针对性勘察,采用先进的方法和技术以保证勘察质量。工程地质分析选择的理论方法和计算公式要符合实际情况,地质报告信息要全面,准确地描述地质条件。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应加强现场调查、区域地质复核、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对土岩的鉴别要仔细,充分通过现场观察及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准确判别各地层的名称。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控制现场原位测试工作,通过多组有效数据,进一步分析各主要土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要通过耐心的水位观测,调查场地水文地质情况,分析对工程最不利的水文地质条件,并判别其对工程的影响、提出防治措施,以充分指导工程基础设计、结构设计及基坑设计工作。
        2.3科学评价地下水危害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建设施工的同时会受到地下水带来的一些影响,因此在此时需要科学的选择地质勘察工作,合理的去分析地下水位的变化,将其地下水的具体情况作出深入的分析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例如在施工的时候,必须要对水文资料和地质资料作出科学的勘察,合理的去评估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对地下水的腐蚀情况作出科学的预算,同时对安全系数作出合理的设置。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持续的进行发展,地质勘察的过程中所得出的数据较多,因此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对工程的沉降和塌陷问题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预防,例如常见的一些预防措施主要是包括了以下方面内容:一是需要采取型号以及质量满足要求的水泥材料,保证工程结构的腐蚀性可以得到提高,最大程度上对水灰比进行相设置,让建筑物的强度得到全面的提升。二是需要对地下水的处理情况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地下水而言,出现腐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存在污染问题,因此必须要加强地下水的防污工作,通过降低生活和工业污水的排放,降低地下水的腐蚀性。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还会影响地区经济发展。为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必须注重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勘察。地质勘察主要包括施工现场、岩土性质、地下水位以及土质构成等勘察内容。通过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避免由于地质问题导致的安全隐患,全面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小勇.水利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研究[J].河北水利,2019,287(1):40-41.
        [2]汪伦.水利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J].水能经济,2017(4):140-140.
        [3]许之陆,缪拥军.水利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105-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