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 江苏淮安 223001
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的基础公共工程建设之一,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有重要意义。而水利工程建设,一般具有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与建设过程较为复杂的特点。因此,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也极易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困难、问题。对水利工程的质量、施工安全造成极大影响。一旦出现施工中的安全或质量问题,将会对建设过程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也需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体系,进而为水利工程的顺利建设、使用提供一定保障。本文简要分析加强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管理方法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过程复杂、建设周期长,管理难度较大。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建立合理而完善的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管体系,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安排质量监管人员狠抓建设质量,同时做好管理工作,监督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施工,从而确保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与施工安全。
1、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安全质量监督管理过于形式化
大部分施工单位和建设体系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具有规范、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与制度,然而由于各种客观、主观因素的限制使得在实际工程中过于形式化,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在我国建设发展过程中中小型水利工程往往存在资金、人力与物力缺乏等现象,然而由于工作程序复杂且工作量较大等条件限制,使得参建单位难以支付更多的资金用于保证监督工作的实施。另外,还存在部分监督管理机构编制缺陷、监督管理手段老化以及管理系统不规范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管理监督相关工作的实施。(2)水利工程投资渠道多样、融资环境复杂,如对于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监督工作主要有建设电力工程的监督站完成,若存在管理监督机制设置次数较多的情况,很容易出现管理重复的问题,由此从侧面反映了管理监督的形式化现象。
1.2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虽然有水利工程建设与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但大多出台时间较早,已不适用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同时也没有出台应急的相关条例和制度,导致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已有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对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的定位很模糊,相关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不明确,无法有效支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1.3施工过程不规范的问题
在水利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人员因素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人员因素也会直接对施工质量、安全造成影响。从目前的施工现状来看,发现部分施工人员存在施工不规范的问题。部分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过程缺乏一定的重视。水利工程的质量要想达到一定的标准、要求,必然也需从施工材料、费用等方面出发。而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节省施工成本,所使用施工材料的质量未达到一定要求,致使施工过程也存在一定的安全、质量隐患。同时,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设计也极为关键,设计图纸的优劣,直接会影响到施工质量。在具体的水利工程设计中,未结合地形、环境等因素,导致图纸在具体应用中也缺乏较好的适应性。
2、加强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的策略浅析
2.1完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制度
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不断完善监督管理工作制度,即:大力宣传与质量、安全有关的法律规范,提升人们对质量安全监督的重要性认识,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通过实施有效的措施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严格按照法律规范的指导方针开展各项工作,对水利工程各参建单位的管理与监督工作不断强化,促进规范化、专业化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质量监督队伍的建设不仅要考虑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而且还要对专业进行合理搭配,经验丰富的老监督人员要注重对新工作人员的培养,从而形成监督队伍中新老监督人员的协同工作的良好关系;另外,还要加强团队人员的技能培训和技术能力的学习,根据水利工程特点和建设进度需要可在施工现场派遣专门的质量监督人员,严格把控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针对兼职人员多、结构人员不合理等质量监督站存在的较为常见的现象,可通过加强经验交流和学习培训提升人才队伍数量与质量,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监督队伍。
2.2构建综合性监管网络体系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监督管理工作具有较高的复杂性特征,参建方多且涉及到的工艺流程多。所以,应综合考虑参建单位、施工队伍、政府及社会等各方机构建立综合性监管网络体系,在工程建设时参建单位的管理是影响工程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监管网络体系中为保证质量安全应不断强化内部监督。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的监督任务主要有民建专业人员与社会机构承担,为更好的保障水利工程安全与质量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社会群体或个人上。针对日常的安全质量监督工作由政府部门进行定时抽查,对于存在的违法行为应给予严厉的处罚。
2.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完善的法律和相关规章制度作保障,因此建立和完善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十分重要。在完善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必须提高监管机构的权威性,以促进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关部门应多征集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和相关人员的意见,并根据我国水利工程的特点,建立和完善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
2.4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是其中的关键。因而也需通过一定的措施来改善施工质量,提升质量监督管理的力度:①可以从施工人员的素养出发,强化施工人员的素养培养,可以为施工规范、质量提供一定保障。施工人员可谓是水利工程建设的核心,每个施工环节均需施工人员来完成。加强对施工人员现场指导、加强专业培训,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②可以从施工过程的检查、监督出发。相关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定期检查正在施工建设的工程,以便能够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对症下药,快速解决水利工程中的隐患。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也需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能够每天、每星期、每个月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价。
2.5加强安全管理和培训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主体必须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以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实施进度,同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首先,要高度重视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建立相关的工程建设安全管理规范和制度,并督促相关人员严格执行,从而保障安全施工。其次,施工前期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培训施工安全注意事项等,提高其安全意识。
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中,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非常重要,可以进一步提升管理力度。在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也需结合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全过程的各项需要,并提供相关的参考要求与相关指导,进一步确保各项施工工作可以有序推进。在科学、完善的组织模式指导下,让监督管理体系的作业真正落到实处。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也需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做好质量与安全的相关工作,抓好每个阶段的质量监管、安全监督,进而提升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刘辅进.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构建探讨[J].价值工程,2018,37(30):97-99.
[2]胡蓉.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7):27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