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杨自强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杨自强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我国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想充分发挥水利设施服务效能,则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其质量,带动工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新疆恒泰建筑有限公司  新疆伊犁  835000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我国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想充分发挥水利设施服务效能,则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其质量,带动工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提升对策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提升对策
        众所周知,水利工程无论是在工农业,还是在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对于建设水利工程有了越来越高程度的重视,不仅扩大了建设规模,水利工程建设数量也有了明显的增多。结合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现阶段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无法最大程度促进我国农业、工业以及社会生态的持续发展。针对此现象,还需要以实际建设环境为基础,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切实提升水利工程质量,为其后期服务效能的发挥奠定基础,促进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
        1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
        1.1施工导流与截流技术
        施工导流与截流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普遍来讲,施工人员需要综合考虑施工进度与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并对其加以分析,采取分批次的导流和截流方式,做好围堰建设的施工。在实际施工阶段,土石围堰、水土石围堰、以及混凝土围堰作为导流围堰方式的重要形式,三种形式相对比来讲,土石围堰是应用最为频繁的一种导流围堰方法。截流作为工程建设阶段的重要内容,如果没有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截流措施,则会影响到整个施工建设的持续进行,也有可能会产生截流失败的问题,当然,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为施工工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若想解决上诉问题,需要施工人员加大该项技术的管理力度,从根源避免产生干预后期的施工情况。普遍来讲,立堵法、立平堵法、平堵法、以及定向爆破法作为截流方式的重要形式,立堵法与平堵法的应用最为广泛。针对平堵法来讲,主要通过浮桥和船舶等工具作为截流。而针对立堵法来讲,又可分为单双戗、多戗等方式。此外,平堵法与立堵法主要根据立堵和架桥的方式实施截流。
        1.2地基处理技术
        众所周知,地基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若想为整体施工建设提供保障,还要求施工人员充分掌握地基结构,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施工措施。现阶段,清除地基外部与已经风化的碎石是最为常见的方式,当然,具体处理方式可分为灌浆、混凝土防渗墙、以及加固脆弱地基三种。首先,针对灌浆来讲,由于灌浆形式有很多种,但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接触灌浆、帷幕灌浆。其次,针对混凝土防渗墙来讲,主要能够有效的阻断地下渗流。最后,针对地基加固来讲,主要是利用桩基础、砂垫层、以及爆炸压密等方式实施,循序渐进的放置砂石,通过镇压的方式对土层密度进行调整,进一步强化桩体建设的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式有诸多优势,如:施工流程简单、总体要求不高、不需要消耗大量的成本等,也正是因为这诸多优势,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得以广泛的应用。
        1.3土石坝施工技术
        针对土石坝来讲,主要是多次碾压石料、土料、以及混合料,以此来达到改善密度的作用,在利用抛填的方法建筑挡水坝,挡水坝可分为土坝、堆石坝、以及土石混合坝,当然,具体选择哪种方式还要取决于实际需求。土坝的主要材料为泥土与砂石,堆石坝材料则以卵石、石渣、以及多种混合石料为主,而针对土石混合坝来讲,则主要是堆石坝与土坝材料的混合体。除此之外,这种施工技术不仅能就近取材,而且在前期也并不需要投入过多的成本,对于整体建设没有过高的要求。


        1.4混凝土坝施工技术
        混凝土坝施工技术作为一项标准的施工工艺,在大部分国家都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适宜应用在多种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当然,在该施工技术经过系统性的改造之后,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除此之外,混凝土坝施工技术在应用阶段,其具体内容见如下:首先,通过柱状浇筑的方法实施浇筑。其次,利用低热水泥,采取相应的降温方式,实现保护混凝土。最后,结合坝体区域和受力的方向,在混凝土上方设置相应的标号。
        2水利工程中施工质量的提升对策研究
        2.1高度重视工程周边实际环境的分析
        众所周知,自然环境不可避免的会对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造成阻碍,从而无论是对施工进度还是对施工质量,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若想提升水利工程建设效率,要结合实际情况,有效调节洪水、灌输、以及旱涝等多种状况。具体来讲,相关管理内容涉及较为广泛的区域,再加上自然环境会干扰到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同时也会为周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一定的危害。针对此类问题,施工现场工作人员要综合考虑实际情况,进行各个方面的管理与控制,深入勘探地理与水文环境,加强施工范围内的质量管理工作。比如:水利工程在前期规划的过程中,管理部门应要求检验人员结合实际情况,测量水利工程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针对水利工程地基地质环境的检测来讲,可借助第四系全新统冲湖积层粉质黏土、粉砂、以及粉质黏土等多种工具,做好地基的加固作业,为地质的稳定性提供保障。
        2.2确保工程建设方案的合理有效性
        若想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整体建设的科学合理性,应在前期规划的过程中,深入分析前期设计,结合实际情况,拟定强有力的工程建设方案,实现施工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综合考虑施工范围的实际需求,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当然,也要深入分析施工阶段需要应用的各种施工技术,准确计算经济成本,在前期设计阶段,相关人员要充分掌握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环境的建设流程等方面,以此为前提,不断的完善与优化方案设计,为后期工程建设提供协助。众所周知,外部环境会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还需要基于环境的变化,适当的调整水利工程整体建设需求,这无论是对技术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还是综合素养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并且,还需要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结合建设内容,做好方案规范工作。以我国某水利工程为例,该水利工程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当地地下水逐渐呈下降的趋势,再加上超采问题较为严重,从而无法满足地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针对此类问题,还需要施工人员结合当地地质与地形特点,科学合理的对方案进行规划,严格把控整个施工过程中,仔细核算资源的调配,最大程度降低水利工程施工阶段可能会产生的事故。
        总结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施工人员还是技术人员等,都要全面了解施工范围的地势特点,对水利工程的建设作出具体的规划,同时,建设企业应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对整个施工流程、技术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进一步强化建设质量,如此一来,不仅能加强提升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效率,而且也能促进水利工程未来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维江.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难点和质量控制对策探究[J].低碳世界,2019,9(03):72-73.
        [2]武英孔.提升水利施工技术水平 提高水利工程质量[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2):60.
        [3]邹明新.水利工程灌溉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2):100.
        [4]倪万胜.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质量问题与提升策略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3):214.
        [5]魏磊平.试述从提升水利施工技术水平入手,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的提高[J].农技服务,2015,32(04):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