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曹欣峰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曹欣峰1 沈丽娟2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生态水利施工越来越受到重视。
        1.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2.陕西瑞诚水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生态水利施工越来越受到重视。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是一门生态学科,由水利工程师负责设计工作,因此,工程师的设计水平直接决定着工程项目的设计质量。现如今,大多数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设计方面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和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基于此,为了促进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本文重点分析了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问题;优化;策略
        引言
        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推进社会发展,对于设计人员来说,要全面提高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能力,要重视结合水利工程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践设计分析,以此才能不断提高设计效率。在进行分析过程,本文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分析能为水利工程建设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内涵
        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学的一个新兴理念,旨在通过水利工程的生态建设研究,来维持人类社会发展和水域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这二者在可持续性需求上的平衡。在实际的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因此其设计通常要以景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生态承载力、生态补偿论等多元化理论为设计参考,并要考虑当地社会、环境、人类活动关系等多方面因素,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原则
        2.1安全性与经济性
        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规划牵连的范围较广,因此多种因素都可对工程的实施造成影响。在具体完成施工时,工程方应在全面考量施工影响因素的同时,兼顾实施生态保护措施,从而使水利工程能够与周围的生态协调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从理论上讲,应首先符合工程学与生态学的规划理念,严格按照工程及水文治理标准开展项目施工,从而使工程达到理想的稳定与耐用效果。
        2.2空间异质性原则
        生物群落的多样化问题主要指物种水平方面体现出来的生物多样化。在同一地区内,如果空间异质性较高,就代表其可以营造大量的小环境,从而能够为许多物种创建生存空间。不然,如果非生物环境比较单调,就可能减少生物群落的类型从而破坏了生物链。另外,还会改变群落的密度、比例和特点,进而会造成生态系统发生严重退化。
        2.3环境设计多元化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要考虑到水利设施、交通运输、水资源优化配置、土壤空气、环境绿化等多个主体的需求,因此要求工程设计上要更加多元化。
        2.4服务社会原则
        在实际的河道建设和处理过程中,由于它是城市水利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调节城市水资源的责任,如果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不仅会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同时,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和应用作为保障河道建设的关键,它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所以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还要遵守服务社会的原则,在治理过程中也要充分遵循服务社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为人们的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3河道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应用
        3.1建立水生动物种群
        近几年,虽然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发展,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河道生态系统也受到了的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河道建设,相关人员对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进行了分析。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河道建设过程中的应用,不仅对原有流域中的生物种群进行了保护,还加强了对流域内原有物种数量的保护,为这些生物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相关设计人员还可以通过对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让河流内部的生态保持平衡。此外,还可以在流域内创建良好的水生物种群,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流域内鱼类等生物的数量。适当养殖一些有清洁能力的生物种群,因为这些生物不仅能够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还能吃掉浮游生物,进而为河道建设中生态的平衡提供保障。与此同时,在进行生态水利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还要充分发挥河道水体的自然功能,对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处理,改善河道中的内部环境,从而加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河道建设过程中的应用。
        3.2重视节水量
        在生态项目设计中,还需要注意生态植被的量,也要考虑储存的水分量。可以通过对于河道的植被量来控制河堤所能够储存的水量。在干燥的季节,河堤的含水量可以帮助植被抵抗干旱的气候,在雨水比较多的季节,甚至发生洪水的时候,河道的植被可以保护河堤,降低洪水对于河岸的损坏。
        3.3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创新技术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也越发广泛。当前,先进技术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在地质勘测和设计方面。在工程勘测设计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创新技术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也越发广泛,当前,先进技术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在地质勘测和设计方面。在地质勘测中应用先进金属有利于提高勘查精度,为后期的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
        3.4提高设计审核科学水平
        要想确保水利工程的科学合理性,就必须开展设计审核工作。另外,设计审核工作能否有效开展还直接决定着工程项目设计工作的效果。所以,审核单位必须保证本身的独立性,以防受到其他施工企业的干扰或控制而影响到审核结果。除此之外,还应该全方位提高审核工作人员的道德水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此,在开展审核工作期间,必须做到高瞻远瞩。这主要是由于水利工程投入使用的时间较长,所以,一定要确保审核工作的预见性,不仅如此,还要及时更新审核内容,熟练应用各种新型软件与硬件工具,以此来降低设计审核工作出现问题的概率。
        3.5统筹兼顾水生态水文化
        在建设过程中需以安全为首要前提,同时以保护生态为基础,综合融入文化、民生及实际的地理及经济等情况,充分调动现有的自然等方面的条件,充分满足当地群众对生产和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将工程建设与当地民生和谐共融。如在完成堤防部分的设计规划时,实际上多数的堤防兴建于与当地居民栖居地距离较近的位置,因此在保证堤防的抗洪性能之外,还可结合地方实际的环境建设情况新建休闲娱乐等活动区域,促进提升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的生态性特征。在不影响防洪措施的情况下,可不对生长于岸边的植物进行全部清除,适当保留也可优化岸边的绿化效果。此外应注意重点保护自然形成的沙滩区域,同时将堤防周边的山体和空地进行综合改造,形成适宜人群休闲和健身的场所,尽量丰富地方人民的文化生活。此外还可加大水利相关的知识、故事、艺术作品及法律发规等内容的宣传普及,以生态理念贯穿水利项目设计与建设的各个方面,时刻以把保护水文生态、建立和谐的项目工程作为最终目标,使水利工程不仅具有工程本身的使用性特征,同时还能兼具生态文明,进一步提升对地区环境和人民的贡献度,真正体现出工程的生态理念。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要想加快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保障我国的生态环境不受到影响,就要加强对河道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和应用的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相关污染问题的处理,保障河道建设过程中的生态平衡,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速度。
        参考文献:
        [1]徐凯.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3):196.
        [2]易定永.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5(09):168.
        [3]王军.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8):192-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