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 贵州省凯里市 556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上升,致使我国水资源需求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人们十分重视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水文水资源管理是水利工程中重要的内容,做好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对于提升水资源利用率以及水利工程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水资源面临巨大的挑战,在人口暴增的时代,水资源在工业发展的社会面临巨大挑战,间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影响。因为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我国多数地区雨水较少造成了干旱现象,地面水资源不足。另外,现今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并不充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加上水源污染问题,对生活生产的安全用水带来影响,所以现今水资源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
1水文水资源管理重要性
1)水文事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水文要素包括水文变量和水文现象,常见的特征水位有起涨水位、洪峰水位、警戒水位、保证水位、防洪限制水位。包括降水、径流、蒸发、水位、流速、流量、水温、含沙量、冰凌和水质等。
2)水文水资源管理是我国社会发展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与自然环境保护以及人类社会生产生活都息息相关,它与地球上水的形成、循环、时空分布、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与环境间的种种关系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新时期下,为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等方面提供了科学而准确的依据。
2水文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应用
2.1GIS系统和水文预警技术
在水资源的预警判断和科学预测过程中,通过水文预警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为防控抗险提供准备和保障。通过预警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更为高效的天气预报、水文监测工作,对水资源的变化可以更为准确的掌握。通过水利语境工作,可以有效促进水文资源的利用,提升水文资源检测的效率,促进水资源调度、生态保护、环境监测的科学性。通过GIS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分析和处理空间数据,对地理环境形成综合性分析,并与图形查询模式有机结合,可以更为全面的掌握水资源分布状态,更好的掌握水资源动态信息。除此之外,HIA可以对水质地理图形进行模拟绘制,可以用图形的方式,更为清晰的展示出水资源的信息。如此,可以有效提升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和利用率。GIS技术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已经可以实现掌握水文的详细信息,并进行更为全面的手机,同时,通过该系统的应用,可以利用网络发布水资源信息,用户就可以更为方便的进行浏览,从而提高水文水资源信息的传输效率。
2.2遥感技术
2.2.1利用遥感技术在对降水量进行检测
该技术主要利用气象卫星系统的微波辐射法和综合法利用航空飞机进入云层,通过感知系统对云层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将卫星检测系统收集到的数据,与空间信号的数据进行整合,实现对降水量的计算,实现水文水资源的工作顺利高效的运行。
2.2.2遥感技术在水文水资源蒸发量监测中的应用
蒸发量的监测主要是从植物、土壤、水面三个方面蒸发来进行监测。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地表能量和质量转化,以有能量余项法和统计经验法对整合的数据进行初步的测定,然后利用全遥感信息模型对数据进行再次核算,从而获得水资源蒸发量数据。或对监测程度的深浅进行分层,建立模型:一层模型通常对地表水的植物和土壤进行监测,检测的内容比较直观,主要应用于水资源蒸发量监测开始部分。二层模型对地表植被和土壤进行监测外,还需要对地表下土壤之间的余热参数以及地表的热量进行深度的监测,需要将雷达监测系统与遥感技术相结合。
2.2.3遥感技术在水文水资源径流量预测中的应用
对河川径流进行估算的过程中,根据遥感技术对水文水资源径流量预测中的植被、土壤以及地貌特征、相关水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降水量、蒸发量、土壤含水量等数据,进行参考综合估算,通过图像显示土壤类型、植被种类、分布状态等,建立完整的信息模型,然后根据雨量站所汇总的该地区的降水量、土壤内部含水量、水流波动量等数据,实现对径流量的预测。
2.3同位素技术
同位素技术是研究地下水资源的关键技术,通过此项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地下水循环系统中的水径流、排水量等数据形成精准的分析,并且还可以有效发挥同位素计时特征,以此为基础依据标志程度对水文情况形成良好的分析。较比水动力学技术来说,地下水数据信息具有复杂且两大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就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在城市人口密集活动地区的监测和分析活动。当前,同位素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在不断完善中,监测范围也在不断增加,已经涉及到水体起源、年龄、水径流途径等多个方面。除此之外,通过同位素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根据水体组分中的氢、氧,对浅层地下水形成有效的追踪,具有非常可观的应用效果。
3水文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优化措施
3.1根据实际确定蓄水位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死水位,蓄水位一般都不需要调整,但是在实际施工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规划水位。如在水库容量无法满足实际要求时,要先向有关部门报告实际情况等待审批,然后对水位进行适当调整。其次在农业灌溉期间,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会相应增多。所以说水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保证调整方案的科学可行性。
3.2建立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监测系统
对断面中的水质进行实时监督需要信息化技术,将监测断面设置在农业灌溉区域内,能够利用相关技术对水质进行有效的监测。通过比对相关监测参数能够判断灌溉区域内的水质是否存在污染问题,并推断出导致污染的原因,以减轻水资源污染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良后果。该系统还能有效监控旱情,当土体含水量过低时能够发出报警信号,从而提醒农业生产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3.3引进现代化技术
水利工程企业应该不断的引进现代化技术,以及适合水文水资源管理的先进管理模式,从而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水文水资源管理人员要把引进新技术,采购新设备纳入具体的发展规划中,从而完善符合企业发展的最新管理体系。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相应的网络系统,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整体掌握水利工程的运行情况以及对数据资料的整理分析,进而实现水文水资源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下,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必然要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检测系统的信息反馈效率,推动了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水文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明志.浅谈水文与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No.532(23):282-283.
[2]聂秋月.浅析水文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应用探究[J].科技风,李鲁鲁.2019,372(4):190+193.
[3]管新国.水文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李文强.2019,558(1):119+122.
[4]储德义,丁爱生,徐得潜,等.模糊集对分析法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6,30(S1):5-6.
[5]贾伟,潘俞静.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现状及优化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15(4):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