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鸿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500
摘要:建筑给排水工程十分重要,若是排水管道的直径较大,且施工现场不能够进行明沟开挖,管道敷设没有建筑基础,这是可以使用顶管施工技术。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施工企业的效益,同时也能够改变乱挖的现象。在进行顶管施工时,需要根据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保证给排水工程的整体质量,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就建筑给排水施工顶管技术及监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施工;顶管技术;监管
引言
在建筑给排水施工的过程中,以顶管施工技术作为指导,能够有效保障周围的生态环境,并且能够避免水污染问题,有助于建筑给排水施工具有更高的质量保障。然而,这项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施工时间相对较长和造价很高等。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属于技术难题,实际应用并不多。建筑给排水一般与市政给排水相连,通常不会用到顶管技术,主要涉及建筑内部给排水。但在极少数的应用过程中,为保证顶管施工质量和安全,需要对其技术要点予以明确,并做好相应的监管。
1建筑给排水施工顶管施工技术概述
顶管施工技术主要指的是,在不开挖地表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应用液压顶进工作站,从顶进工作坑将待铺设的管道顶入,通过这样的方法在顶管机之后直接铺设管道的非开挖地下管道施工技术。
顶管施工时凭借主顶油缸、管道间等推推力,使工具管、掘进机能够由工作坑内直接穿过土层,之后进入到接收坑内,最后吊起,同时,在两坑间埋设管道。
针对具体内容而言,主要是结合具体的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在管道的沿线设置相对应的工作井和接收井,与此同时,在工作井内部设置坚固后座,并有效连接相对应的油管、照明和泥浆管等管线,然后再进一步有效采用油压千斤顶等把即将预埋的管道实施顶进作业,再利用压浆系统确保管节周围构成泥浆套,通过这样的方法,确保管道能够在泥浆套中有效滑行。除此之外,在有效实施顶进作业时,要科学合理的控制好顶管方向,与此同时,确保边顶进、边排土和边调整实施作业,通过这样的方法进一步保证所要预埋的管道可以更有效的顶进接收井内。
2建筑给排水施工顶管技术及监管措施
2.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顶管施工开始前,应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各种机械设备,加强安全防护准备,特别是人身安全和设备防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对相关人员也要深入分析和掌握施工图纸,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安排施工,使施工切实可行,尽量减少影响和破坏。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后,确定工作坑的适当位置。合理设置工作坑,可有效防止地面设施和地下建筑物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到破坏。另外,在顶管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在现场对框架进行支撑,以提供可靠的支撑结构。
2.2全面地掌握顶管技术
要想在工程施工中灵活运用顶管施工技术,运用的前提就是需要首选全面了解顶管施工技术的相关技术要求、施工流程等相关的信息,只有全面掌握技术要领,才能根据施工环境的具体情况和施工要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目前,在工程建设中,顶管施工技术运用非常广泛,彻底改变了路面开挖埋管的施工场面,施工过程效率高、而且环保,对交通和居民生活影响小。顶管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各个阶段都有对应的技术要求和运用特点,必须要全面掌握之后才能制定有效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技术的优势得以发挥,做到顺利施工。
2.3做好顶管的测量与控制工作
在进行顶管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不容易确定的就是顶管的位置。所以在顶管施工过程中,顶管测量工作是控制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关键步骤,在测量时一定要避免错误和大的偏差,要确保测量值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确保准确性。施工前,在顶管井周围要设置精度控制测量网,进一步检查测量点,发现偏差及时修正。
2.4合理设置顶管导轨
一般情况下顶管导轨由4根钢轨组合,并且在钢轨中设置了枕木,枕木之间的距离是0.8~1m,其中钢轨长度是工作坑地面长度,对钢轨占有的位置进行去除可以得出工作坑地面长度,之后与关节外部直径相结合得出导轨铺设间距,这一间距需要保证顶管节点合理放置之后,底部高度超过枕木底部的0.2m,并且安装千斤顶之后,促使管节横截面位于最大接触面。此外,钢轨应该安装平直,还需要严控它的坡度,保证其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2.5后背桩设置
开展顶部施工管理工作时,后背桩设置应与工程施工的要求相满足,以此保证顶管施工质量。在后背桩背面的土体夯实工作中,桩体要与梁体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和独立的后背结构,使它的承载负荷力可以最大化的满足顶力要求,同时在进行工程施工中要把背桩及时放入到坑底,深度要控制在1.6m 以上,还需要做好附近泥土的回填夯实工作,把钢制后背桩放置在桩前导轨上面,后背桩平面需要与顶进轴向相垂直。
2.6施工过程中的监理控制
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包括顶力设备选择、所需顶力、导轨安装定位高程、顶进高程和轴线控制、纠偏措施、起重设备的固定和制动性能、安全措施等内容,监理工程师审查后方可批准实施。接口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管节末进入土层前,接口处外侧应垫麻丝、油毡或木垫板,管口内侧应留有10~20mm 空隙,顶紧后两管间的孔隙宜为10~15mm。二顶管结束后,管节接口的内侧间隙按设计规定处理。
管道顶进时的检查与纠偏。在管道顶进的全部过程中,应控制工具管前进的方向,并应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趋势,确定纠偏措施。管道采用手工掘进时,工具管进入土层过程中,每顶进30cm,测量不应少于一次,管道进入土层后正常顶进时,每顶进100cm,测量不应少于一次,纠偏时应增加测量次数。全段顶完后,应在每个管节接口处测量其轴线位置和高程,有错口时,应测出相对高差,并作出测量记录。纠偏时应注意在顶进中纠偏和应采用小角度逐渐纠偏。
2.7做好后期试验验收
工程的总承包单位会同建设单位的相关部门指派人员进行项目的收尾工作。收尾工作具体体现在质检和交接两大方面。质检过程中容易忽略的一点是碳钢金属管道在分段质检合格通过之后,管段之间彼此联结的焊接点由于无法按照常规步骤落实检验,因此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焊缝无损探伤检查,才能使焊接点部位联结各管段的质量得到保证。在住宅建筑给排水管道的供水系统和循环水系统管网的水冲洗运行过程中,应当保证二者的协调性和连贯性,这两项系统是在同一时间运行的。由于二者均是易出现安全问题的部位,因此必须事先做好完备的防患措施。而收尾工作的交接过程还表现为中间交接和竣工交接两个阶段。具体来讲,项目总承包单位在试车阶段就应当会同建设施工方来参与收尾事项安排,双方对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事项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总结,在试车合格以后,就依照项目施工的相关规范和要求由总承包单位方来办理中间交接的各项事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过程中有效应用顶管技术,能够呈现出更为显著的应用优势,从根本上有效避免过去开槽埋管乱挖、多挖的操作方式,更有效的适应环境保护要求,同时减少破坏,节能环保。要着重关注,顶管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要严密计算管顶,选择更科学合理的设备和顶管,更新顶管技术,以此使施工工作呈现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廖超平.浅谈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地面沉降的危害问题控制[J].科学技术创新,2019(17):108-109.
[2]王伟.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管道安装方式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5):70.
[3]林晶.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管道安装方式的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63.
[4]姜慧军. 城市重建道路与建筑给排水管网的选择与施工[C]. .《同行》2015年9月(上).:安徽同行杂志社,2015:162.
[5]郭文梁,黄世业.给排水设计中管道安装方式浅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3,32(17):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