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 王军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王军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中国成功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社会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身份证号码:46003319901222xxxx
        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中国成功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社会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施工企业必须加快转型,即从劳动密集型向管理技术型的转变,才能更好地增加企业的经济收入,适应与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而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不仅可以保证施工工程资金的正常周转和顺利流通,还能保证施工各个阶段的正常运行,因此,施工企业负责管理的相关人员应该重视起来企业建筑的管理工作,贯彻落实施工过程中管理的各个环节,以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加快企业转型的速度。然而,管理二字看似简单,但并非纸上谈兵,特别是当它与建筑工程经济关联在一起时,工程相关人员更应该加强相关知识、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本文旨在剖析建筑工程的经济和管理,从而阐明两者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
        在我国经济与文化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热点主题。为保证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项目质量和资金的正常周转,施工企业必须进行科学合理且有效的相关管理工作,争取建筑公司最大化的商业利益。随着建筑工程的经济与管理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有序的管理体系和科学的管理办法对于整个工程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管理人员要正确地看待经济与管理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有效的途径科学、系统地学习建筑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理论付诸实践,发挥管理在建筑工程经济中的积极作用[1]。
        1.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的任务和范畴
        何为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的任务?其定义是通过商业法对建筑产品进行技术分析,对有关建筑产品生产和施工过程进行设计和建设资金投资账户,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经济评价和计算项目和份额预算。贯彻落实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的可行性方案,有利于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有利于建筑过程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的组成成分
        一个建筑企业要想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生存和发展,必须加快企业转型,基于此,一套完整的项目管理措施的必不可少的,它不仅能保证项目工程的顺利完工,更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的至关因素。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的组成成分包括:
        2.1 人员的配备
        在一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案中,无论是劳动工人还是项目经理,都应该具备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意识。企业领导要注重对员工进行该方面的培训和教育,例如举行关于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座谈会,发放相关教育手册或书籍等。加强相关工程人员管理知识理论与意识的培养,并锻炼管理人员将这些知识合理、灵活地运用到企业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中[2]。
        2.2 材料的配备
        一个施工项目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材料的好坏。材料的把控必须严格有序,特别是在源头上对材料的把控必须十分谨慎小心,因为如果一旦源头材料出现问题,项目工程建筑的质量就不能得到保证,建筑企业就会失信于市场,失信于人民,那么这样企业就不能在市场上得以生存和发展,不能进行企业的转型。在选备施工材料时,使用前确定商品源头,尽量选择信誉度高的商家进行购买;使用中依据项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原材料进行不同材质、不同规格的筛选和使用;使用后的多余材料要进行科学、无污染的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2.3 机械设备的配备
        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以后,人类许多繁重的工作很大程度上都依赖机械来完成,机械的出现也确实便利了人类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建筑工地上对机械的依赖可谓十分明显,基于这一点,使用好机械设备就显得非常必要。科学有效地使用建筑相关机械设备,对于整个建筑项目的完工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它能明显提高施工速度和效率,降低施工时间和成本,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完工[3]。
        2.4 项目资金的配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具有充足的项目资金,整个工程才能得以完成。

在这里,我们并不提倡甚至反对资金的铺张浪费,而是要根据整个项目工程的需要,合理地估算出项目所需要的资金。当然,光是估算出整体所需资金是远远不够的,资金估算需要细化到项目实施的具体环节,以此进行资金与资源的合理配置[4]。
        3.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的有效控制措施
        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的人员、材料、机械设备、资金进行合理的管控,建筑工程才能在工期时间短、工期效率高的情况下保质保量地顺利完工,建筑企业才能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实现企业转型。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的有效控制措施如下:
        3.1 建立健全完善的项目成本控制制度
        项目施工前,会对整个项目进行较为细致的划分,将整个项目划分为一个一个的小项目,小项目分工合理、有序地完成,整个项目才能顺利完成。在划分的过程中,项目管理的相关人员要参与其中,对每一个小项目进行正确的成本预估,施工时要监督好资金的流动,保证计划与实际成本相一致。如果遇到计划与成本相差太大的问题现象,一定要及时核对和检查到底是哪里成本花销较大,找到问题所在之处后,及时向资金管理部门上报,申请资金拨款,避免出现施工停滞的现象[5]。
        3.2 建立健全完善的项目监督制度
        项目成本监督制度对于一个项目工程的顺利竣工来说也同样重要。我们都知道,不论是从道德上还是从法律法规的层面上来讲,贪污受贿都是不可取的行为,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好每一笔项目资金的流动,关乎资金流动的工作必须谨慎小心,财务人员必须算好每一分钱,账单必须公开透明,同时,必须实行“我管别人,别人管我”的监督制度,避免出现垄断或一头独大的错误现象,以此积极推动项目实施的进程。只有这样,成本资金的控制才能从根源上得到切实保障,建筑计划项目才能完美竣工。
        3.3 建立健全奖惩分明的责任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在任何组织和团体都适用。在建筑工程施工队中,要建立健全奖惩分明的责任制度,保证项目工程的顺利进行。我们都知道,积极向上的引导对于建筑工程施工队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激情的激发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而我们需要摒弃和打击的绝不是员工认真工作的态度和有利于施工项目正常推进的态度和行为,而是那些消极的、阻碍项目工程进展的、不利于团体内部团结的人和事[6]。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占比越来越多,建筑工程经济对于我国国民经济体系而言也越来越重要。因此,计划和实施好建筑工程经济的管理对于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科学正确地落实好建筑工程经济的管理不仅要求相关工程人员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和较强的管理意识,更要求相关制度与体制的科学制定和实施。通过进行合理的建筑工程经济的管理,企业才能实现建筑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才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生存和发展,才能成功完成劳动密集型向管理技术型的转变,才能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栋梁.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J].区域治理,2019,000(013):36-37.
        [2]李伟.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19,017(003):394-394.
        [3]唐军.市政工程中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建筑与装饰,2019,000(002):116-116.
        [4]李喜胜[1].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J].建筑技术研究,2019,002(006):P.82-83.
        [5]李梁浩.基于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四川水泥,2019,269(01):77-77.
        [6]周涛.浅析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J].信息周刊,2019(16):0086-00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