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山西省临汾市 042100
摘要:伴随着机械化技术引入农业生产之中,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小型农机具,这样对于小麦播种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对于农艺研究重视度不足,就会影响小麦机械化播种的健康发展。因此,还需要做好对应的研究,最终满足小麦播种质量的全面提高。本文对农机农艺结合的小麦播种质量提升途径进行探析。
关键词:农机农艺;有机整合;小麦播种;提升质量
1技术分析
实现农机农艺结合主要是为了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提升,确保机械技术与农业技术有机结合。各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具有较大差异,这与国情具有密切关联,如发达国家中农业生产会实现全面机械化,而我国农业人口基数相对较大,尚没有实现全面机械化。同时我国主要为家庭联产承包制,促进农业机械化推广时需要考虑家庭承包模式与机械化推广之间存在的各种因素。农艺主要是操作技术与生物技术。但由于地区农业条件具有较大差异,因此各地区农业机械化与农艺有机结合期间需要分析当地实际需求与条件。同时,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确保农艺与农机深度结合,这才可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出现明显提升。
2影响小麦播种质量的主要因素
2.1小麦播种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小麦播种前需要先耕地,让土壤更加松软,这样更加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并且可以提高小麦成活率。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采用机械化进行小麦播种,虽然降低了劳动力,提高了播种效率,但小麦的成活率并不是非常的可观。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第一,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够正确和规范;第二,机械设备老化,在粉碎土壤时存在粉碎不均匀的现象,这对小麦种子的生根和出苗非常不利。
2.2播种时间不科学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区其自然环境也不同,自然适宜播种的农作物也有所不同。近些年,我国环境污染程度比较严重,臭氧层出现漏洞,大气层被破坏,气温开始逐年升高。因此,每年小麦播种的时间也应该随之进行调整,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地区在播种小麦时,依然按照往年的时间进行播种,播种时间不够科学,这种仅凭主观经验的小麦播种时间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麦的成活和播种质量。
2.3播种方式不够恰当
小麦播种的主要方式包括穴播、撒播和条播。其中穴播方式工作量较大,但出苗相对比较整齐,在大规模小麦播种中不适合采用穴播。撒播方式操作比较简便,并且播种消耗的时间相对较短,但出苗不够整齐,中后期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条播方式不仅操作简便、出苗整齐度较好,比较适合在机械化小麦播种使用。在小麦播种的实际过程中,播种方式的选择存在不够恰当的问题,这将大大降低小麦播种质量。
3基于农机农艺整合的小麦播种质量提升策略
3.1做好充分的小麦播种前期工作
基于农机农业整合,若想提升小麦播种质量,需要做好充分的小麦播种前期工作。在进行小麦播种前,需要确保土壤有充足的水分和肥力,这样更加有助于小麦的前期生长。因此,在实际进行小麦播种前,应该对土壤进行粉碎处理,确保粉碎的土层厚度与小麦种子的出苗相适应。恰到好处的土壤粉碎程度,有助于小麦播种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正确规范地操作机械设备,以此保障土壤粉碎程度的适宜性。除此之外,还应该为土壤浇灌充足的水分,确保小麦生根、出苗和生长的过程中有充足的水分补给。同时还应该改善土壤环境,对土壤适当地施肥,增加土壤的肥力,以此为小麦的出苗和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实现小麦播种质量的提高。
3.2合理的选择种子,搭配栽种环境条件
针对小麦播种质量的保护,提升小麦播种质量,合理的选择小麦品种,再搭配上合适的播种时机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针对待选的小麦品种,还需要考虑到土壤特质、耕作条件,从而针对气温、自然条件、温湿度等进行具体的分析,再结合土壤的酸碱度、硬度等,就可以选择对应的播种时机。总体来说,在选择种子中,需要把控好播种的时机,这才是考虑的重点,同时也是高出穗率、高产出率的保障条件,这就成为首先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3.3完善农机设备,强化操作人员水平
当小麦播种时间、选择品种和耕地土壤结构等具有较强科学性时,根据耕地需求使用农机设备播种小麦也就是促进小麦播种质量快速提升的主要基础与条件,所以结合小麦播种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主要从 2 个方面出发,促进小麦播种质量快速提升。一方面,利用科学技术优化与完善小麦播种机械设备。现阶段,在播种小麦期间,播种设备较为单一现象极为明显,而单一的播种设备也不能全面符合小麦播种的各种需求,如耕种土壤特点与厚度存在较大差异,进行小麦播种时若播种设备具有较强单一性,就会导致深浅缺乏均匀性问题的出现。所以在实际播种期间可使用不通过播种设备进行小麦播种工作,对于土壤结构与环境的不停,务农人员也可选择不同的农耕设备。进行小麦播种期间,也需要科学了解与控制小麦播种宽度,在小麦播种期间播种密度是一个具有科学良好的数据支持,密度较大会对小麦产量造成严重威胁,若密度较小时还会导致小麦生长空间受到挤压,进而降低小麦生产质量,所以务农人员应科学控制小麦播种密度,为小麦健康生长创建科学环境。
另一方面,应不断强化操作人员自身能力。在小麦播种期间,若操作存在问题会失误就会导致小麦健康生长受到极大威胁。这就需结合实际需求定期培训农机操作人员,促进其专业技术能力不断提升,利用这种方法进一步促进小麦播种质量的提升。如就可结合实际需求,在培训农机操作人员期间,通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科学统一培训。利用培训活动,确保农机操作人员了解农机操作各种标准与要求,防止出现由于操作失误导致生命安全与财产损失等问题,进一步促进小麦播种效率的快速提升与完善。
3.4配套动力机械,播种之前耙碎土壤
对于农机播种质量的提升,还需要考虑到播种土壤的疏松、墒情、肥力等。所以,在播种之前,就需要基于土壤改良作为基本目标,从而做到对应的指导:第一,基于土壤的实际情况,通过农作机械适度耙碎,确保其疏松度有利于后续的种子出苗。就相关的研究分析来看,在实施土壤粉碎的过程中,恰到好处的操作,就成为最大化出苗率的先决条件。因此,对于农用机械的选择,首先就需要考虑到动力的问题,然后才是操作中使用正确的方法。第二,适当的用水灌溉,在早期阶段可以配合上有机肥的添加,实现土壤环境的合理改善,从而提升播种质量。
4农机农艺结合技术的发展趋势
农机与农艺的相互结合,实际上就是农业生物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其主要是为了提升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在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高的今天,农机农艺结合技术也体现出未来农业的生产趋势。农业机械化,实际上就是通过机械设备来完成农业的生产,并且改善农业种植的具体条件,从而提升农作物的生产量。相对于传统的耕种模式,在农业生产之中也可以使用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还需要与我国实际情况相互结合起来,并且在推广期间落实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就会直接影响作物的生产量。因此,就需要妥善的协调农业经营模式与机械化操作的关系。
结束语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农机农艺结合技术具有重要作用与地位,也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主要方向。同时农机农艺结合技术也可确保小麦播种模式、播种效率等出现明显改变,进而提高小麦播种质量。这对于强化我国农业快速发展具有较强作用,可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为社会经济稳定提供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刘志勇. 浅析农机农艺的结合对小麦播种质量的提高[J]. 农家参谋,2019(7):13.
[2]梁启禹. 农机农艺相结合及其在小麦种植方面存在的问题[J].农民致富之友,2018(16):61.
[3]靳秋生,刘骏,李天富. 小麦生产农机农艺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18(8):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