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岩土工程施工成本全过程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柴轻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煤矿行业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身份证号码:34252419671010XXXX  东南木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2423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煤矿行业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主要目的是根据矿山企业的生产特点,预先制定预算成本管理方案,通过专门的成本管控部门对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耗费情况进行监督与控制,避免出现资金浪费和资金配置不合理的情况。同时在成本管控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生产中的各类变量因素来调整预算方案,从而不断优化成本管理与控制目标,提高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矿山岩土工程;施工成本;全过程管理研究
        引言
        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降本增效的有效措施,成本控制的好坏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利润和经济效益,是企业盈利的基石。大多数人认为,成本控制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但要实现成本控制,就必须在原辅料消耗、员工劳动效率、设备运转率、工艺技术指标等多个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这些方面都需要一线基层员工参与、执行和落实。因此,成本控制的源头在基层。
        1矿山企业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分析
        1.1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矿山企业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最直观的作用就是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矿山企业也不例外,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矿山企业通过提升技术水平;提高万吨掘进率和生产效率,有效的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尽可能的实现投入与产出成正比,节约矿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矿山企业具备综合竞争力。
        1.2规范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
        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应当贯穿于事前、事中与事后,通过分析和研究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成本项目,给出相应的预算单位成本,之后再结合具体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实际单位成本来进行统一的成本核算。矿山企业要认识到预算成本管理同过程成本管理同样重要,矿山企业通过建立全过程的成本管控体系,能够进一步规范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的流程,明确各部门的主体责任,从而确保预算要有效执行和过程成本的有效监管,使矿山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不断朝着专业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2矿山岩土工程施工成本全过程管理研究
        2.1工艺指标、原辅料消耗方面
        工艺指标的精细控制直接关系到生产原辅料的消耗,每个矿山的生产情况及生产工艺不可能一成不变,但根据变化,及时修正各项技术参数,不仅有助于科学掌控生产原辅料的消耗量,还能达到稳定生产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1)掌握市场变化,控制辅料成本。湿法冶炼厂所涉及化工原料品种类别繁多,价格差异也较大,由于刚果(金)化工行业发展相对落后,当地大部分铜钴矿山常用的硫酸、二氧化硫、氧化镁、石灰等原辅料严重依赖于进口。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当地的石灰质量较差,价格却比邻国进口还高。这就需要企业的采购部门和生产部门积极配合,及时掌握生产需求、市场价格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各类原辅料的采购渠道和数量。2)细化消耗定额,强化指标考核。现场生产管理过程中,操作水平和工艺指标因人而异,通过加强生产管理、指标监督、工艺技术培训和现场操作考核,有助于提高员工操作水平。同时,实行原辅料消耗定额管理,将各项指标细化,落实到各车间、班组及每位员工,并建立指标考核制度,依据考核结果实施奖罚,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强化成本控制意识。3)借助实验分析,提升辅料利用率。化验室的功能与作用不可小视,矿石性质、杂质元素和工艺条件等变化,都会影响原辅料的消耗,只有利用定期针对性的实验分析和生产实践的不断摸索,才能真实反应生产工艺情况,提高辅料利用率。

比如浸出车间硫酸的消耗,跟矿石性质、添加方式、搅拌强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现场根据所需要达到的pH值和浸出率,以及对各类杂质离子浸出控制,来调整硫酸添加量,通过定期开展诸如矿石酸耗实验和浸出实验,来不断验证工艺操作参数,提高硫酸利用率。再比如沉钴车间氧化镁的消耗,起初消耗值总要高于实验室理论值,经分析发现,是由于氧化镁调浆槽体积过大,而使用量较小,每次调浆后无法及时全部使用,导致部分氧化镁失活,造成了大量浪费。所以,借助各类实验及时与设计值、经验值进行对比分析,必定能科学管制原辅料消耗。
        2.2善于分析总结,严防成本漏洞
        成本控制需要经常性的事后分析,填补容易被忽视的成本漏洞,因为小漏洞日积月累就是大损失。要学会在产品质量、设备备件寿命、工艺损失和修旧利废等细微方面“前后看”“内外看”和“上下看”。1)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要学会“前后看”。由于产品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销售的价格及企业信誉,而产品质量又直接由生产工艺流程及企业管理水平所决定。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都注重生产的顺畅、连续、稳定,提倡所谓的“向前看”,往往忽视了与产品质量直接相关的细节,这就需要学会“向后看”。利用每份产品质量检测报告,总结分析不合格不达标的项目,找出问题所在,及时调整工艺操作和加强流程管理,避免类似质量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市场需求。2)在设备备件采购及使用方面要学会“内外看”。质优价廉的设备备件,直接影响到生产的稳定有序与成本控制质量,质量较差的备件可靠性低,不仅降低设备的有效运转率,也增加了维修费用。这就需要先学会“向内看”,生产过程中,重点关注主要设备以及常坏常换的备件,通过使用情况总结分析,筛选优质供应商,淘汰价高或劣质的厂商,建立优质供应商名录。再学会“向外看”,通过走访周边同类型企业对标学习,联合开展设备备件互动互调,直接引进别人用得好的、技术成熟的设备厂商,既降低生产物资库存压力又减少维检频次。因此,只有内外结合看,设备备件的采购成本控制及使用寿命才能得到保障。
        2.3创新成本管理及控制的方法
        首先,矿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资源消耗是成本管控的重点,因此就可以采用定额计价的方法,综合的考虑在生产过程中对各类物料消耗会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地质条件、开采技术等等,从而给出量化的成本管控指标,对相关的消耗定额进行明确,从而实现标准化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其次,对于矿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可控成本,可以实行按量成本收购的模式,根据生产作业的进度和效率来对最终的作业量进行确定,在确保完成作业量的基础上实现对某一个环节或阶段成本的管控,同时配合绩效激励制度,能够提高矿山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结语
        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实行现代化管理的手段之一。想成为一名现代企业的领导者,必定掌握和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使之不断完善,实现成本管理方法本质的飞跃。目前,我国大多数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仍然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而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对矿山岩土工程施工全过程成本信息数据挖掘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相信这一研究内容可以作为施工成本全过程管理日后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彭岩岩,刘宇航,王天佐,等.数值模拟实验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与展望[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8,38(002):039-044.
        [2]孔宪京,陈楷,邹德高,等.一种高效的FE-PSBFE耦合方法及在岩土工程弹塑性分析中的应用[J].工程力学,2018,35(006):006-014.
        [3]刘广一,王继业,李洋,等.“电网一张图”时空信息管理系统[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20,18(001):007-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