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蒙阴县中心 山东临沂 276200
摘要:市政公路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软土地基作为市政公路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做好软基处理十分重要,软土具有压缩性强、抗剪强度低、含水量高等特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难满足施工要求。现阶段,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类型很多,施工单位需要针对施工中的问题以及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提高市政公路施工的整体质量。论文主要对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在市政公路施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市政公路;软基处理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要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必须要完善好城市的交通基础建设,而市政公路是城市交通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保证市政公路的施工质量十分重要。要保证市政公路的施工质量,就要做好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施工技术人员要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来选取恰当的软基处理技术。
一、软土工程的特点
1.土壤承载能力差
和其他土壤相比,软土地基的土壤承载能力也比较差,因为土壤的含水量比较多,地质基本都是比较柔软的,承载能力非常差。所以在进行市政公路软土地基施工的时候,必须要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保证地基的施工质量,避免地基出现变形的情况,进而影响整个市政公路的施工质量。
2.土壤抗剪强度差
因为软土地基的土壤含水量比较多,所以土壤的抗剪强度也是比较差的,大量的研究和测量证明,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一般都是在30kN/m3左右,但是这样的抗剪强度是远远满足不了当前市政公路工程的质量要求,所以必须要做好对软土地基的处理,保证施工质量。
3.土壤透水性能差
市政公路施工一般都是对旧路或者是老路进行改造或者重新施工,在市政公路施工中常常会遇到软土地基的问题,要保证市政公路的施工质量,就要处理好软土地基的施工。软土地基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明显特点,首先因为软土地基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比较多,所以土壤的透水性能是比较差的。
二、软基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由于工程的具体情况不同,所采用的处理技术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需要进行软基处理的土地面积较大时,需要确定一定区域范围进行试验,根据试验段,有针对性的采用软基处理技术施工。
2.环境保护原则
在软基处理施工结束后,一般会产生大量的淤泥,要对这些淤泥进行合理的处置,以免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另外,在进行地基排水处理时,如果操作失误便会对周边的水源造成污染,附近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
3.安全施工原则
软基处理中容易发生基坑坍塌、滑移等事故,造成施工人员的人身伤亡事故。因此,安全管理一定要严格,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将安全隐患降到最小范围。
三、软土地基对市政公路施工的影响
1.沉降
软土地基的结构比较松散,很难支撑市政道路的长期运行,在运输量较大的情况下,使市政道路的安全隐患与病害越来越多,其中,比较直观、影响较大的问题是沉降。同时,在市政公路工程产生沉降后,会发生一系列的道路结构损坏,如路面塌陷等,在维修过程中,既会造成严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又会为沉降严重区域的修复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并且在修复过程中,人们只能够绕路行驶,严重影响了市政道路的正常运行。
2.强度和稳定性下降
在市政公路工程的施工中,由于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不足,无法承受路基以及路面外荷载的作用,从而导致软土路基出现局部以及整体性的剪切破坏性问题,并且诱发路堤塌方及路基失稳等问题。另外,市政公路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妥善的方法处理软土层,必然会使路面出现塌陷,从而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不但对施工企业带来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对人们的出行安全带来直接威胁。
四、市政公路软基处理技术分析
1.浅层处治技术
软土地基是我国市政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地基类型之一,所以加强对软基处理技术的运用是保证市政公路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常用的软基处理技术主要有七种,分别是浅层处治技术、固化剂处理技术、振冲技术、深层搅拌桩技术、强夯技术、换填技术以及排水固结技术。如果市政公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深层排水固结以及复合地基的问题,施工人员则需要进行软基浅层处理。当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深度小于5米,一般情况下都会选择综合性比较强的方式来处理,从而有效地提高压缩的模量,并且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加强浅层处治技术在市政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保证公路路基的稳定性,满足市政公路工程的沉降要求。
2.表层排水法
表层排水法主要是针对含水量过大的软土地基应用的一种方法,在填土之前,需要在地表开挖沟槽,将地表水排除,降低地基表层部分的含水量,确保施工机械设备的顺利通行,为了实现开挖沟槽在施工过程中的盲沟作用,需要使用回填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同时,施工技术人员在应用表层排水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排水沟槽设计和施工,并注意以下内容:首先,布置沟槽。根据自然地形减少人工挖槽,合理设计坡度,避免工程用水渗透到地表中,且沟槽距离需要满足相关要求;其次,沟槽构造。沟槽尺度需要根据软基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在确保排水量的基础上避免影响软基的稳固性,且不能随意选择盲沟,一般集中在沟槽中心,盲沟间距需要控制在3个盲沟宽度范围内;最后,在填土作业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在地表四周开挖排水沟槽,有效降低地基含水量,提高软基工程的整体质量。
3.固化剂处理技术
如果市政公路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则要使用固化剂处理技术来进行处理,通过将可以提高吸水能力的无机材料添加到石灰水泥当中,从而形成固化剂材料,并且将固化剂应用到软基处理当中。通过固化剂处理技术来有效地促进软土地基中的土壤往土粒沙化方向发展,进而形成针状矿物,起到有效的加筋作用,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的含水量,提高土壤的强度。在运用固化剂处理技术的时候,施工人员可以就地采用有机质细粒土,不断地强化地基的强度。
4.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指的是由碎石、适量石屑、粉煤灰、水泥和水拌和后,使用振动沉管打桩机制成的高黏结强度半刚性桩,其具有承载力提高幅度大、适用范围广、桩体刚度、变形模量大于桩间土等特点。褥垫层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技术的关键,利用褥垫层有效地协调桩体和土的变形问题,合理地调整桩和土荷载的分担比,减小应力集中,将其与地基组成复合地基,大部分荷载由桩体承受,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问题的出现。
5.换填技术
换填技术是我国市政公路软土地基处理当中比较特殊的一种技术,主要是消除软土地基中的软性黏土,然后再使用强度较大的石头来进行回填,从而保证地基的夯实程度,保证地基的强度。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先对软土地基中的软土进行清除,然后再使用排水法来处理回填过的地基,常常是适用于黄土的地基以及淤泥的地基。
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软基处理技术在市政公路施工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公路的施工质量,还能有效地保证人们在公路上的出行安全,提高我国道路的运行效率,为此施工技术人员应当加强对软基处理技术的研究和运用。
参考文献:
[1]俞益峰.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在市政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9(02):124-125+121.
[2]易根平.市政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实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2):129.
[3]王博,杨柯.浅析市政公路工程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45):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