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市 430076
摘要:市政道路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市政道路设计对居民日常出行、道路交通运输具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做好市政道路设计工作尤为重要。市政道路建设主要服务于人,因此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应做到以人为本,协调道路与人、环境之间的关系,打造高水平的市政道路。本文主要探讨了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相关问题,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以人为本;线形设计;横断面设计
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能够在保证使用者安全的前提下,为使用者带来美好的观感以及舒适感,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此这就要求设计人员积极的转变观念,树立全心的设计思路,落实有效的设计措施,充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得市政道路的建设真正地服务于居民,满足居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增强城市韵味,促进城市文明地不断前进。
1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理念及原则
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理念是指在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通过相应的设计手段,实现市政道路基本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满足道路使用者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以及精神需求。通常情况下,不同群体对道路使用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以往的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主要是以车为本,这样就造成车辆与行人之间出现较大的矛盾,从而产生了诸多问题。对此应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具体的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注意关注居民的日常生活,了解居民对道路交通的需求,满足正常行人、驾驶车辆、病残人员的相关需求,使得市政道路能够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在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除了要坚持人性化原则,针对不同的群体,科学、合理的分配城市资源,满足不同群体对市政道路的使用需求,增强市政道路的服务水平。与此同时,还应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应充分考虑市政道路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对市政道路进行全面的规划与设计,保证市政道路设计方案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能够满足城市未来发展需求。
2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的有效措施
2.1市政道路线形设计
道路线形设计对道路的使用情况具有直接影响,包括使用年限、交通运输状态等等。在道路线形设计,应从两方面因素进行考虑,一是道路交通运输安全,二是道路两端景色,对此与直线和短线相比,设计成延伸半径较大的圆弧曲线更能满足要求,通过设计合理的弯折,能够使得驾驶员更好的适应两边建筑物以及自然景色的变化,不仅可以消除驾驶员的疲劳感,还可以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但是需要注意的对于主要线路、交通性道路,不宜设计更多的弯折。
由于市政道路空间的视觉范围是动态的、持续的,所以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还应从整体上出发,考虑道路景观的整体效果,将以人为本理念作为设计指导,进行线形组合。市政道路线形设计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平面线形,二是立体线形。在具体的线形组合设计过程中,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在道路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对驾驶员的驾驶引导,尤其是急转弯道处、挖方边坡处,具体还应充分发挥地形的自然引导作用,同时平曲线的设置应在竖曲线顶点的前方;通过合理设计竖直曲线和平滑曲线半径的关系来达到平面和纵断面线型关系平衡的目的;对于竖直曲线半径,要大于平滑曲线半径,且为平滑曲线的10-20倍;纵坡度和横坡度应控制在7%以下较为适宜,这样可以保证有效排水;对于凹形竖曲线和凸形竖曲线,应分别在前者的顶部和后者的底部设置急转弯平曲线,且在其端点取点进行平曲线的设置。
2.2市政道路横断面设计
在横断面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行人的安全、道路的功能,同时还要考虑周围景观的协调性。同时横断面的设置,还应合理的排除雨水以及合理埋设地上以及地下管线。
与此同时还应注重人行道的设计,充分发挥其在城市环境营造、交通疏导以及地下空间利用方面的重要作用。所以人行道的设计还应遵循以人为本,具体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在设计人行道宽度时,应充分考虑人流量,合理计算人流量之后,适当增加人行道的宽度,一般情况下,主干路的宽度范围为5-6m,次干路的宽度范围为3-4m;人行道的铺装应采用具有一定防滑性能的材料,其平整度以及密集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保证行人的安全通行;人行道的设置还应考虑人们的审美需求,可以运用不同颜色、不同规格的地砖,打造成特色的图案,增加人行道的美观性;在人行道布置时,还应注意关于对伤残人员的关注,了解他们的需求,合理的设计盲道以及缘石坡,实现无障碍设计,为伤残人员提供良好的通行条件。
对于非机动车道设计,设计人员需要还应结合城市道路的实际情况,与此同时要切实解决减少非机动车辆受行人以及机动车的影响,保证非机动车辆行驶速度,为非机动车辆的行驶提供安全保障。在机动车道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通过波良可夫模型进行车道宽度的计算,参数依据一是20a前的道路交通状况,二是20aq前的车辆性能。与此同时,近年来,私家车辆的逐渐增长,使得同一时刻车辆混合种类的增多,所以通过模型计算时,可能会导致横向安全距离减小。
2.3市政道路交叉口、路段开口和绿化设计
由于市政道路交叉口、路段开口车流量较大,且开口间距较大,极易发生交通事故,所以还应重视市政道路交叉口和路段开口的设计,充分考虑驾驶人员的安全,合理设计缓冲带,保持合适的安全视距,在保证车辆安全通行的情况下,促使车辆快速通过。想要实现上述目标,还应采取道路空间利用、进出通道管理技术等,解决进出交通流和主线交通流相互影响的问题,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参考以及比较道路典型开口设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道路设计方案。除此以外,应加强对市政道路的绿化设计,可以在道路两边种植可以吸附尘土,且具有美观性的树种,以起到美化环境,缓解行人的疲劳。需要注意的是避免树干高度过高,影响驾驶人员的视线。
2.4市政道路照明设计
照明设计是市政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效果对车辆以及行人的安全具有直接影响,而且照明设计还影响整个道路交通景观效果。所以还应加强市政道路照明设计效果,具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应合理布设路灯,其设计内容包括路灯间距、灯具亮度以及安装高度等。具体设计过程中,要考虑路况和路面反射特性以及照明器具的配光特性。路灯的设置方式包括中心对称、单侧以及双侧对称,具体还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二是对于灯杆、光源灯,不仅要满足道路通行安全的要求,还应周围景观相适应,使其与整个道路景观相协调,发挥其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环境。
总结
综上所述,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市政道路设计应更加关注人的需求,更好的服务于人民,以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所以在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设计工作者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相关的原则,根据市政道路的实际情况,结合人们对道路交通的实际需求,做好市政道路线形设计、横断面设计、交叉路口和路段开口设计、绿化设计以及照明设计,满足不同群体对市政道路的功能需求,为人们的通行安全提供重要的安全保证,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城市环境,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慧.“以人为本”的城市道路设计理念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10):228-229.
[2]何冬英.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相关问题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4):111-112.
[3]李瑞.“以人为本”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分析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11):174-175.
[4]姜炜.人性化设计实践于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分析[J].山西建筑,2019,45(08):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