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裂缝成因及预防对策 唐向前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唐向前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出行的次数越来越多,而且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所以交通工程项目数量越来越多,人们对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浙江爱丽智能检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出行的次数越来越多,而且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所以交通工程项目数量越来越多,人们对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充分保障道路桥梁的质量,提高施工效率,施工企业就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导致施工中出现裂缝的具体原因,进而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最佳的预防对策,有效提高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对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裂缝成因及预防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裂缝原因;预防对策
        1混凝土裂缝问题
        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1)施工冷缝。因为混凝土的浇筑体积和质量比较大,对于浇筑的技术要求很高,如果在分层浇筑过程中,在相邻的前后分层过程中。出现混凝土体积不够或者缺少水等情况,就会使得混凝土出现冷缝的现象。(2)泌水现象。该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技术导致的,如混凝土的上下浇筑层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注意到施工时间,从而使得混凝土上下两层之间存在着一层泌水层,泌水层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这样就会影响混凝土的物化性能,使其在硬度性能和强度方面都会有所下降。(3)混凝土表层泥浆过厚。因为混凝土施工的体积量大,往往在浇筑过程中会使用泵送,这样就容易导致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过厚。(4)温度裂缝。这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问题。因为混凝土浇筑需要时间,这样就使得混凝土在建筑前后由于温度差(25℃)过大,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由于形成原因不同,主要可以分成表面和贯穿性裂缝。这种裂缝存在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各种物化性能,使得桥梁结构使用年限远远达不到设计年限。
        2产生裂缝的其他因素
        2.1混凝土添加剂和配比原因
        为了提高混凝土相关物化性能,一般需要在混凝土中加入相应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能够改变混凝土相关性质。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会在混凝土中会加入适量的26RP聚羧酸盐减水剂。这种添加剂能够进一步加强混凝土的项目的性能,使得混凝土项目能够达到相关设计年限。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将这种添加剂直接加入混凝土,然后进行充分搅拌,从而使得试剂能够更好地和混凝土进行有效混合。在配比方面,需要结合不同的项目进行微调,一般需要保障减水剂的参量最好保持在1%~1.5%左右。通常,26RP聚羧酸盐减水剂添加越多,混凝土的减水性性能越强,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添加剂的量,从而保障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配比问题也是影响着混凝土裂缝的重要问题,混凝土的成分主要包括了水泥、砂石、水等物质,需要根据实际项目需求严格配置混凝土的比例。其中,水泥是影响混凝土的重要因素,如果加入的水泥含量超过一定的比例,就会导致混凝土硬化,使得混凝土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如果水泥成分过少,又会使得混凝土凝固时间延长,甚至难以凝固。有时为了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相应的辅料,比如粉煤灰和矿粉,但是需要将水控制在一定的比例,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2.2材料因素
        选择合适的工程材料,既要结合工程实际的施工环境以及相关性能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采购,又要结合材料价格、材料物化性能以及厂家相关信用标准进行有针对性选择。我国幅员辽阔,建筑材料区域性明显,其物化性能不够稳定,使用过程中,在长时间的外力作用下就会对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作用。如果混凝土浇筑时,其拌合过程中用水量过大,混凝土易产生泌水、离析的质量问题,在汽车动载作用下很可能造成桥面塌陷或开裂。同时建筑材料的种类和材料性质众多,如何进行材料选择需要施工企业统筹多方面的因素进行选择。建筑项目材料根据不同的物化性能可以分为很多类别,每一种类别在价格和性能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材料对于施工技术和施工周期的要求也是不太相同,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制定施工方案过程中需要统筹多方面影响因素,从而选择最佳的施工材料方案。


        2.3对监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近年,我国建筑企业在质量监督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随着施工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快速发展,各种性能更优的材料、效率更高的施工技术被应用到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当中,而相应的管理技术、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及时更新,质量监督管理留下较多漏洞。具体体现:(1)很多企业在多年发展过程中建立了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过于陈旧,虽然很多企业意识到制度不科学性,但是没有进行一定的纠正,这样就导致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没法提高。(2)很多建筑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和管理制度,使得很多质量安全方面的应注意事项并没有引起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重视程度,对于各个部门之间的责任划分和施工任务并没有真正明确。尤其是一些复杂的项目,对于职能结构设置不够合理,在一些交叉项目和交叉环节,责任划分模糊,这样就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各个职能结构互相推诿,无法具体到具体的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另外,很多管理岗位设置重合,不仅影响施工效率,同时还影响项目施工的决策。
        3加强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建议
        3.1加强对于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控制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影响混凝土浇筑成败的最重要环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对于相关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很多裂缝的出现都是在浇筑工艺上存在着问题。在进行混凝土建筑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每一层的初凝时间以及覆盖问题,同时还需要重点考虑混凝土的结构受力、钢筋疏密、混凝土供应问题,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为了保障浇筑质量,可以有效应用全面分层、斜面分层以及分段分层的相关技术,这三种技术应用能够有效解决混凝土浇筑问题,但是在选择最合适的分层技术需要结合具体的项目进行分析。另外,为了有效减少裂缝现象出现,需要从温度影响因素出现,有效降低混凝土在建筑前后的温度差,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为了防止裂缝出现,可以在混凝土的最外面撒上适量的水,同时可以将薄膜盖在混凝土的表面,为了进一步减少温度影响,可以在薄膜之上在覆盖一些保温材料,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体内外的温度。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可在混凝土内部预留降温管道,通过管道通水使混凝土内部温度降低,以保证混凝体内外温差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3.2不断完善监管制度
        目前,很多施工企业为了缩短施工周期,对施工次序进行缩减或者调换,从而来获得更大的利润。但是监管人员很难发现施工方的这种行为,因为监理单位的人力物力十分有限,很难对于施工项目的过程进行时刻监督,最多的是在施工结果进行监督,因此,如何加强过程监督也是监理企业发展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我国不断完善监理相关制度,从而更好地促进监理单位开展工作,保障工作的效果。在开展监管工作过程中需要做到三方监管,首先,施工企业要严格按照施工的行为规范来开展施工,保障施工质量;其次,在施工完成之后指派第三方监督结构开展监督工作,及时核查施工存在的问题,如果在监督过程中没有发现问题,才开具相关的检测报告,通知相关部门开展最终的验收,从而最大程度保障施工质量。
        结束语
        道路和桥梁的建设是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在实际道路和桥梁的建设中,不仅要保证道路和桥梁的稳定性,而且美学和整体质量也很重要。道路和桥梁因多种原因开裂,通过对道路桥梁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建立合理的解决方案,可以提高道路和桥梁建设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燕.分析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裂缝成因及预防方法[J].智库时代,2018(52):193+195.
        [2]赵栓成.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8(16):239-2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