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龙湾区市政工程公司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道路桥梁建设规模日益扩大,但是软土地基的出现一定程度制约着道路桥梁工程的顺利施工,还会为工程带来一定的施工风险,所以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时必须要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处理,掌控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从而保证施工质量,促使道路桥梁施工稳健发展。本文对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软土地基的特点
1.1压缩性较强
我国的沿海地区由于潮湿的气候以及多水的环境,软土地质比较多,并且这种地质的含水量相较于普通的土壤是非常大的,从而导致了土壤中的间隙也比较大,这种软土地基一旦承载比较重的物体,就会导致软土地基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压缩变形。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针对软土路基压缩性较强这一提点采取针对性的技术处理措施予以解决,就可能进一步导致软土地基的上部结构发生不均匀沉降,这会对整个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1.2含水量较大
软土地基主要由粉土与粘土粒组合而成,这些物质的吸水性能都比较强大,因此软土地基会含有大量的水分,并且这些物质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会形成稳定的絮状结构,从而让软土地基的吸水能力大幅度提高。此外,软土地基的土壤中的缝隙比较大,稳定性比较弱,在经受大量的自然降水后,软土地基由于其强大的吸水能力会导致地基的上部结构容易出现塌陷。
1.3对外部负荷敏感
在没有外部荷载的情况下,软土地基的形态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而一旦软土地基受到外部荷载的影响,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形态变化。因此,软土地基对外部负荷的敏感性比较强,再加上软土地基本身的负荷能力就相对较弱,一旦出现比较重的外部荷载,就会对软土地基造成巨大的损害,甚至出现土体坍塌现象。
2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主要措施
2.1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
水泥搅拌桩是目前道路及桥梁工程中最为常用的软基处理方式,采用水泥浆液、木质素等胶体材料通过搅拌桩机将胶体材料与原土体进行混合搅拌的方式对道路软基进行加固处理,在滨海城市温州104国道(瓯海段)拓宽工程及温州瓯江口昆九路北段(330国道至瓯锦大道)市政工程项目上,设计均采用水泥搅拌桩对道路软基进行了处理。按一般路段、过渡段和加强段分别设计梅花形布置桩。搅拌桩开工前,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必须研读设计及规范技术质量标准,对进场作业的施工班组进行安全、质量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注意事项和搅拌桩施工重点,施工过程中质检人员严把施工质量控制关。做好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准备工作,搅拌桩施工场地应事先平整,清除桩位处地上、地下一切障碍物(包括大块石、树根及生活垃圾等)场地低洼时采用素土回填,不得回填杂土。水泥搅拌桩施工机械配备电脑记录仪及打印设备,便于了解和控制水泥浆用量及喷浆均匀程度,项目管理人员并每天收集电脑记录一次,并报监理备份。每个作业点施工前,首先打入不少于5根的工艺试验桩,收集包括最佳灰稠度、工作压力、钻进和提升速度、喷浆量等机具性能及施工工艺中的各项技术参数,以指导后续作业施工。搅拌桩施工严格采用二喷四搅工艺,施工中采用流量泵控制喷浆速度,确保搅拌均匀,浆液喷注速度均匀连续不中断,如发现喷浆量不足、喷注不均匀、中断等情况须重新喷浆、整桩复搅。
搅拌桩停机开钻前,用水清洗整个管道并检查管道中有无堵塞现象,待水排尽后方可开钻。
搅拌桩在横断面内按先外后内的顺序进行施工以避免搅拌桩机的移动路线和管路过长。根据工程总体进度及工序要求,合理安排水泥搅拌桩机进场,在桥台10m范围内,先行施工水泥搅拌桩,再施工桥台钻孔灌注桩。按设计要求进行室内配合比设计7d和28d无侧限抗压强度质量检验,搅拌桩施工完成后,进行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28现场取芯检验。
2.2排水固结技术
关于排水固结技术就是在软土地基中设置排水体,通过排水系统把地层中含水量充足的软土层水分排出干净,其主要是利用加压系统和排水系统进行处理的,从排水体差异的角度进行分析。排水固结技术可以分为塑料排水带和砂井排水两种,其可以有效处理淤泥黏土地基沉降问题,保证软土地基的稳定性。除此之外,砂井排水主要是确定砂井直径L、砂井位置间距L,直接影响着土地层中的含水量,相关技术人员还需要对其中的含水量进行统计。
2.3砂垫层技术
砂垫层措施适用于地基软土层含水量大、土层比较薄的情况中,为了充分发挥出砂垫层在地下排水层、上部排水层的作用,有效地固结软土层,将0.6-1.3cm厚的砂垫层敷垫在软土地基中,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填土内的水位,还可以在软土地基施工和填土过程中为施工机械提供良好的通行条件。另外,在应用砂垫层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充分考虑施工机械重量、偏心程度、接触压力、软土地基表层强度。
2.4高强度的夯实技术
在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施中,施工单位可以应用高强度的夯实施工技术对存在的地基问题进行有效处理,施工单位还应该应用强度较低的施压管理方法夯实地基,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应用强度低的施压技术不能有效增强整体软土地基的抗压能力,对后期的整体施工质量水平的提升没有帮助,所以施工单位应该应用高强度夯实技术,目的是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该项技术需要技术水平较高的夯实设备,聘请能独立操作夯实设备的技术人员,但是施工单位在应用高强度的夯实技术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开展软土地基处理工作耗费的施工时间较长,施工工程量较大,整体施工成本随着施工作业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所以施工单位要在软土地基的处理之前先检查施工机械设备状况,保证后期应用高强度夯实基础处理地基以及提高地基处理的效果。
2.7材料铺设技术
针对一些道路桥梁地质环境比较复杂的工程项目,比如说软土地基的软土层没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应用材料铺设法。在应用材料铺设法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原材料进行严格地选择,最大程度地确保材料的质量水平可以满足相关的规范要求,使用比较多的材料就是大型的颗粒状材料,这种材料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能。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材料铺设之前,要对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调研,确保能够了解软土地基的分布情况以及指标情况,然后通过这些数据来进行分析研究,科学合理地对软土地基来铺设材料,在铺设的过程中要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处理,降低地基变形发生的可能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软土地基处理的问题。如果软土地基处理不当,也会直接影响到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所以,一定要对道路桥梁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引起注意。而且想要踏踏实实地做好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首先要对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实事求是的选取最合适的施工方法,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地更新施工技术,为道路桥梁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彭浩.浅析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应用[J].科技资讯,2019,17(28):30-31+255.
[2]闻新星,肖可.探究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