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中道路交通规划现状与优化思考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曹军辉
[导读] 摘要:城市道路规划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所以如何提高道路规划的水平将会是一个长久值得探讨的问题,在道路设计中要体现“以民为本”的原则,结合城市特点,因地制宜,提高从业者的业务水品,合理进行城市道路设计,推动城市道路的发展。
        身份证号:13240119780615XXXX
        摘要:城市道路规划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所以如何提高道路规划的水平将会是一个长久值得探讨的问题,在道路设计中要体现“以民为本”的原则,结合城市特点,因地制宜,提高从业者的业务水品,合理进行城市道路设计,推动城市道路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现状;优化
        1 城市中道路交通规划现状
        1.1 道路的规划缺乏统筹兼顾
        道路的规划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考虑诸多因素。但现有规划中常常忽视了两个关系。一个是交通和环境的关系,一个是道路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1)交通与环境的关系。道路兼有交通和环境两个功能,即要满足人、货物的运输需求,同时要与环境相适应,但在规划过程中,人们往往更加重视道路的交通性,而弱化了对环境的影响,甚至不惜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这不符合我国走可持续化发展的道路理念,违背了保护环境的伦理。(2)道路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城市道路的规划一定要适应与这座城市的整体布局,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得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城市是否可以高效、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但是现有的规划通常忽视了土地利用的影响,致使道路设计与城市布局不相融合。例如不经过实际调查,在有大量人流的生活性用地附近规划一条交通性的道路;在有大量车流的交通性用地附近规划一条生活性道路。致使道路的交通性与用地的生活性之间产生矛盾。
        1.2 道路的规划缺少以人为本的理念
        城市道路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民众。为他们提供便捷,舒适的交通环境。因此,道路规划应该适当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将科学规划与公众建议邮寄结合,使城市道路的规划更加有人性化。但在现有城市道路的规划中并没有充分让人民群众参与进来,而是闭门造车,服从领导的意见,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做,人们群众的需求往往被忽视,从而导致城市规划设计不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人们也不再对道路的规划感兴趣。
        1.3 城市道路的规划不能与城市的文化相融合
        城市的文化是一段历史的沉淀,是我们应当好好保存的珍贵财富,但是在现有城市的道路规划中,完全忽视了对文化的保护意识,对一些重要的历史遗址,名胜古迹随意拆迁,对我国的文化遗产造成很大的破坏。
        1.4 道路规划不科学
        (1)交叉口的设计。城市道路的交叉口设计不合理。交叉口是城市车辆、行人交汇的地段,也是城市交通事故多发地段。在城市交通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现有交叉口中,有些交叉口交叉形状不合理,有些又与交通的流量流向不适应,阻碍了城市道路的通行效率与行车安全。(2)车道设置不合理。现有城市规划中经常盲目增设机动车道,觉得车道数越多越好,而不考虑实际用地和道路的红线宽度,不根据调查就缩减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在人口密集而车辆较少的路段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另一种现象就是在快速路或者主干道上只有少量的机动车道,也会影响整个路段的交通状况。
        2 城市中道路交通规划现状的优化措施
        2.1 在城市道路的规划过程中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
        在城市道路的规划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基础出发,编制合理的交通规划,要确立其权威性,要听取专家,人民群众的意见,让公众融入到城市建设当中。一旦实施了某种规划方案,就要坚定的执行,不能因为领导人的更换导致重新开始规划,这样既使规划失去其严肃性,对国家也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要结合城市的具体发展情况,用地布局,因地制宜,不断完善道路规划体系。
        2.2 加强对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
        历史文化对于我们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道路设计过程中,对那些有着深厚历史的名胜古迹,文化遗产要重点分析,编制出一套既合理,又能保护那些历史文化的规划方案。同时,也应该注意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友好型的理念已经日益深入人心,那种大面积破坏植物,污染河流的道路规划是不被接受的。所以在规划过程中要思考如何利用现有的园林景观,结合我们道路规划,使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城市的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城市发展增添活力。
        2.3 加强规划实施监督
        道路规划的实施离不开各级城市党组织,相关部门的监督,很多地方的道路规划都存在着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把关城市用地的审批和使用工作,监督规划方案是否有顺利实施,如有困难,冲突的地方要及时解决,对那些不作为,甚至违法行为要按照相关法律严肃处理。
        2.4 合理进行道路规划
        提高交叉口设计的合理性。首先,虽然现阶段不少城市道路红线较窄并且主干道中机动车道偏少,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采取通过改造旧街道的方式来加宽机动车道,这样做会加剧城区土地短缺局面。其次,由于当前城市里面道路交叉口很多,因而竖向设计上必须按照不同纵坡需调整路口以外道路的横坡度,并且这样也可以避免交叉口在大雨情况下出现积水。同时埋设转弯半径缘石必须仔细计划或用图解法给出,严禁通过平均值推算,从而防止交叉口地面出现扭曲而影响到行车和排水。最后,解决行人与非机动车的交通量的问题。规划完整、细密的支路网系统不仅可以对干道起到交通分流作用,提高干道的通行能力,而且便于形成完整的自行车道路系统,有助于减少公交盲区,方便片区居民出行。
        2.5运用多源数据来进行道路交通规划
        2.5.1 多源数据资源
        (1)RFID数据
        利用RFID终端设备扫描电子车牌可获取实时道路流量,在路网系统中,综合片区RFID设备,对驶入、驶出车辆进行甄别、筛查可获取车流OD,为道路交通规划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RFID数据是以电子车牌信息为基础,目前重庆范围内的机动车已实现了电子车牌的全覆盖,利用RFID数据可获取较高精度的本地车流量和OD。通过对关键断面的补充调查,掌握区域本地车与外地车的构成比例,对RFID数据进行扩充,以此推算道路流量与OD构成。
        (2)视频数据
        结合路网监控视频,利用视频识别技术或者人工处理手段,可获取道路断面流量和车流构成。利用监控视频获取的道路流量数据具有很高的精度,但人工处理很难在大范围、密集点位下使用,因而对用于RFID、线圈卡口等数据校核。
        (3)电子线圈数据
        电子线圈数据用于获取道路流量。利用交叉口出口道和路段中埋设的线圈可获取一定精度下的路网流量。通常情况下,电子线圈分布较为密集,数据资源较多;但因使用条件相对恶劣,高精度运行稳定性不佳,因而多用于RFID、视频数据的扩充。
        3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规划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的道路规划存在着很多问题,造成了城市交通拥堵,资源浪费,安全事故层出不穷等现象,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文就道路规划中的工程伦理问题提出一些想法,进而总结出改进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梁化洋, 王天成.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 河北企业, 2018, 000(007):89-90.
        [2] 张多杰.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应用探讨[J]. 中国科技纵横.
        [3] 张多杰. 城市道路规划与道路设计的协调[J]. 四川水泥, 2019, 000(004):85.
        [4] 洋 刘. 浅谈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工程设计理念及技术差异化分析[J]. 2019.
        [5] 乔天赐. 城市规划中对优化城市道路设计的思考与探索[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8, 425(06):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