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BIM技术的融合与应用 廉照阳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廉照阳
[导读] 摘要:BIM建模技术作为行业新兴的建筑模型技术,可以有效将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反映到同一模块中,便于对项目整体把控,将BIM这一新兴的建筑模型技术与项目管理有效地融合,是改进工程管理模式的必要途径。
        身份证号码:37142119881217XXXX
        摘要:BIM建模技术作为行业新兴的建筑模型技术,可以有效将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反映到同一模块中,便于对项目整体把控,将BIM这一新兴的建筑模型技术与项目管理有效地融合,是改进工程管理模式的必要途径。本文旨在从项目设计、成本预算、进度计划、信息管理和竣工及维护五个方面融入BIM技术,并对其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融合;应用
        引言
        BIM是涉及建构以及营运、建造的数字化表达的流程,这一类的数字化表达又被称作为建筑信息模型,具有建筑的功能以及物理特征,也是建筑全生命周期为决策提供支撑和共享的知识资源。无论是在设计环节还是建造等环节,BIM技术与建筑工程项目整体都拥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这也说明其能完全适应管理的全面性。
        1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1.1工程设计可视化
        BIM技术在进行建筑信息模型的构建中可以高效地解决二维设计图纸中专业化过强的问题。一般而言在没有通过系统的学习前,对于立面、剖面、平面等是比较难以明确的,因此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管理者多数情况下也只能通过管理途径进行管理,对于工程的了解往往是片面的。而通过使用建筑信息模型,工程的设计则是完全可视化的,比较容易理解的,三维的立体模型能够通过肉眼察觉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管理而言也能够增强对工程的认识,通过模型可以生成效果图以及报表,在设计及建造和投运过程中,也能够在可视化状态下展开沟通以及决策,能够明确问题、较大的提升沟通效率。
        1.2实现事前协同
        其次项目在进行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及设计单位、业主因为各自接口问题时常发生冲突,进而召开接口协调及配合会议,寻找接口问题根源以及解决的办法,以此作出补救。此类的现象发生较为频繁,BIM平台构建完成之后便能达成事前处理,对接口问题进行有效的反应,从而实现实施前解决问题。最为典型的就是装饰施工项目中的管线施工,通过BIM模型的碰撞检查程序就能对管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因为改善之后可能会造成其他影响,一般问题改善后还会再次进行碰撞检查,不断地对管线布置优化,以此在工程实施之前编制好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对整体施工效益的实现亦有积极作用。
        2.BIM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2012年,我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有关单位发起成立BIM发展联盟,积极发展、设立我国BIM技术与标准、软件开发等创新平台。住建部先后发布了《关于征求关于推进BIM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等指导文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我国的信息化发展,做出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决策,这为我们推动建造新型智慧城市指明了方针。2019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王翠坤提出:将建筑、市政、管网等实体对象和空间,纳入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利用BIM技术,实现3D模型到6D模型的多维度展现,推进智能化生活的建设步伐。我国已完成或正在建设的超级工程中也广泛应用BIM技术,如深圳平安金融大厦施工现场应用BIM放样机器人,上海中心大厦将BIM技术运用在设计、施工、运营全周期的精益化管理模式,如港珠澳大桥运用BIM技术颠覆传统的数据维护及管理方式等。BIM建模技术正改变着传统的建筑项目管理思维,标志着我国将迎来智能化多维度的精益建造之篇章。3BIM建模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2.1项目设计方面
        项目设计过程中利用BIM建模技术将设计阶段的各个环节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匹配,加深设计人员对施工场地的理解,确保设计图纸符合实际情况。

准确把握设计重点及难点,有效避免因信息匹配度不够导致的总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情况的偏差。利用BIM技术将项目活动全生命周期的各项信息准确记录,随时还原施工的各个阶段,为设计图纸的改进、碰撞检查、设备放置、管道及电缆调整等工作提供重要支撑,优化设计方案,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2.2成本预算方面
        在BIM软件中进行项目的成本预算管理,将合同信息、工程量信息、材料费用信息、人员使用信息等高效率集成,便于其项目的投标成本、材料成本、人员成本及实际效益的科学计算。使因施工条件变更带来的工程造价及效益计算快速变化,精确呈现,为合理地进行项目成本控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3进度计划方面
        BIM技术反映了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活动,在传统3D基础上加入时间维度构成4D的项目模型,成功地展现了一个动态项目施工过程,对于施工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安全问题实时把控,降低了延长工期的风险。可视化的4D模型可模拟施工进度,当出现偏差时,做出正确、有效的调整,使进度计划完全反映实际施工进程,提高工程质量及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设计工作中业主变更诉求相对较为多,这是传统设计中最为耗时的部分,不同于某一不合理部分的小篇幅修改,客户提出的设计变更要求往往是复杂且多样化的,相对复杂且不具体化的要求,应用BIM能够快速推进这一要求的发展,使得客户要求得到满足的同时,设计工期不会大幅延长。这也是上文所说的自动修改,因为数字化模型提取的数据是从同一数据库中进行的,因此,设计师只要不是推翻某一部分设计,而是进行设计变更都能实时进行整体的调整及更新。综合而言,BIM在工程项目设计管理中不仅能够实现设计效率化,更能实现高质量目标。
        2.4信息管理方面
        利用BIM技术进行信息管理,实现对项目信息的存储、交换、变更、追踪等功能,拉近了开发商、施工单位、设计团队及项目管理人员之间的距离。设计团队将设计图纸更改的信息在BIM上进行有效标注,项目管理人员及时更新图纸,并提醒施工单位按照最新设计方案施工。项目预算根据最终施工方案进行款项更新,使项目发展及资金流向、用料问题等方面,详细地反馈给开发商或分包单位,避免因工程款结款、施工验收等问题引起不必要的纠纷。由于BIM软件的可追溯性,对于已完结项目应实施权限管理政策,便于保存项目的完整信息,通过对已完结项目的分析,得出优化改进方案,运用到未来相近的项目管理中,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
        2.5竣工及维护方面
        利用BIM模型的可视化及信息一致性等特点,进行项目的竣工验收,使任何一个影响项目合格验收的指标不被忽视,保证了项目整体施工的安全与质量。利用BIM建模技术,建造项目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模型,对工程中管道使用、设备运营等信息进行定点记录。确保项目竣工后运营阶段的管理高效准确,避免了因突发状况导致的设备维护周期长、项目使用周期短等问题,加快了传统项目管理模式向精益化管理模式转型的步伐。
        结语
        随着现代建筑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人们对于住房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成为建筑工程难度较大的部分,不论是在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还是在后期的投运管理。本文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进行了分析,能够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李雅婷.BIM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6,14(7):52-57.
        [2]吴文兵.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目标控制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384(10):227-228.
        [3]魏世桥,何洋.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平台研究及应用[J].水运工程,2018,545(8):122-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