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232519881228XXXX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持续加快,建筑工程不断增多、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并且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和要求不断提高。同时由于建筑工程涉及设计、施工以及验收等很多个环节,不管哪个环节的衔接过渡出现问题都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加大工程质量的管理力度,并且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采取相应的对策防治存在的质量管理通病,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综合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防治对策
引言
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内部的建筑工程施工规模正在不断扩张,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当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施工质量问题,影响到了建筑体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对后续人们居住安全形成了不良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经过常年的施工经验总结和分析,对构成书当中的常见通病问题要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经过深入性的研究和分析之后,提出了各种通病的有效预防措施,以此来最大限度上提高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的通病
1.1工程设计不合理
在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中,设计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建筑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如果工程结构设计不合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工程设计工作是其中的重点控制环节,在建筑施工当中相关工程施工单位需要依照工程设计图纸来进行标准化施工。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完成之后,如果进行返工处理会加大工程的经济投入量,并且可能会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形成不良的影响,因此要想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做好工程设计工作至关重要。
1.2材料和机械质量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建筑材料质量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基础保障。在工程的开展过程中工程验收单位已经形成了物资采集、材料质量检测等相关管理工作流程,但是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仍然会存在工程施工材料不合格等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对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工作,往往体现在表面并没有落实到实处,因此在材料检测工作中过于流程化。相关质量检测工作人员缺少专业的工程性材料质量检测技术,进而造成了大量不符合施工规定的材料被使用在建筑工程当中,造成了建筑工程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由于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越来越多样化,在实际的施工当中需要使用到更加先进和复杂的工程机械设备,在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如果没有做好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造成了机械设备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仅影响到了工程的施工效率,同时也直接关系到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1.3工作人员管理不到位
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工作中,人力资源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环节,对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和质量起到了良好的控制作用。但是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偏低,造成了工程施工当中存在较多的人为性失误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针对这一问题要想在短时间范围内,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这也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
2通病的防治措施
2.1建筑物外墙面渗水防治
①把好材料关。要严格执行各类材料的进场报验及复试手续。
在外墙商品混凝土和砌块、砌筑砂浆等原材料方面,选择材料供应商时,要尽量选择信誉好的大型供应商,尽量做到商品混凝土其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的配合比的稳定、科学,砌筑、找平砂浆中砂干净、配比合理,粘结强度合格;②在施工方面,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及“样板引路”等质量引导制度。同时优化砌筑砌体、抹灰砂浆等的配合比,掺缓凝防水外加剂,并做好水电安装各类洞口的预埋留置、尽力避免后期外墙面的开洞、开槽;③严禁干砖上墙。砌筑前砖材按照10%~15%的含水率对砖材进行浇润,避免干砖上墙;④加强砌筑工艺管理,尤其是控制好墙体竖向灰缝的饱满度。砌筑时泥工全部采用“三一”砌筑法进行砌筑施工,利于控制墙体灰缝的饱满度。做好墙体拉结筋预埋验收及现场植筋锚固力检测,保证墙体结构的整体性。做好不同墙体材料相交处的金属网片铺设,两侧搭接宽度各不小于250mm,以减少不同材料温缩效应导致的墙体裂缝现象及增加基层抹灰砂浆的抗拉力。
2.2规划质量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人员分工
质量管理的决策者、组织者以及最终的执行者都需要依靠各个层级的工作人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框架,明确不同层级人员的职务、工作内容、工作权利以及责任。在本文中将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层级划分为了三个层次,从决策管理层次的项目经理或者工程师,到执行层的专职质量管理人员或者工程师,最终由现场的质量检查员完成建筑工程检验工作,质量管理的三个层级涉及到建筑工程规划阶段、资源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收尾检验阶段,是全流程化的全面管理形式。在上述的管理层级中,建筑工程的管理者需要格外加强工程设计以及规划阶段的质量监督,通过设置独立的质量检查部门来约束中高层决策者的行为,从而提升质量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2.3提高建筑施工管理的监督力度
要想有效防止建筑工程出现质量管理通病,需要不断强化建筑工程管理和监督工作力度,需要以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方法来加以开展,针对工程开展过程中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来进行有效的把控。在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要想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管理工作效果,必须要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加以保障。相关工程管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经济法律以及行政等重要手段作为基础,对建筑工程的整体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建立起更加科学合理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制,最大限度上避免建筑工程出现质量管理通病问题。相关工程单位需要不断加大工程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力度,为建筑工程的高质量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4完善质检流程,规范管理制度
想要更好地提升质量,就需要从质量检测的流程方面进行分析,对于需要用到的机械设备和材料都进行合理的检测。另外,施工质量的提升和企业制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管理责任制度。企业管理中要实行个人负责制度,把责任进行细化,从而建立起可以操作和便于实施的工作制度,在严格的监督管理之下开展相应的工作,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有序性。另一方面,在安全管理方面还需要进行规范的工作,将目标管理工作进行落实,做好任务目标的层层分解,并根据相关规定和行业的标准进行目标建设工作,使其做到可控、可执行。
结语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是实现建筑工程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各种建筑质量通病问题加以重视,提出解决方案来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潘浩帅.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及防治对策[J].门窗,2019(2):91,93.
[2]索少辉.从工程管理角度浅谈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9):9-10.
[3]许峰.从工程管理角度浅谈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解析[J].居舍,2018(14):22.
[4]刘志聪.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控制与管理措施[J].江西建材,2016(15):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