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管理探析 朱斌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朱斌
[导读] 摘要:成本管理通常指的是企业项目工程在经营或施工过程中,对产生的经济成本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核算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决策,通过高效的手段对项目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中冶华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80
        摘要:成本管理通常指的是企业项目工程在经营或施工过程中,对产生的经济成本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核算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决策,通过高效的手段对项目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就目前发展现状来看,市政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且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对于施工企业而言,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以及进度,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就必须要有效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在项目工程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为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就必须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本文对市政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管理进行探析。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对策
        1市政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管理构成要素
        1.1预防成本要素
        所谓的预防成本要素是指在进行施工之前进行相关成本管理的方案制定,避免诉讼过程中出现质量缺陷及偏差,使施工质量能够达标。在整个控制过程中,所需要投入的相关费用就是预防成本,具体划分下来预防成本所包括的相关费用,主要有质量规划费以及工序控制费和新工艺鉴定费等。
        1.2鉴定成本要素
        关于鉴定成本要素,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对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施工质量进行检测,使其达到相应质量标准时所投入的相关费用。具体划分是该项成本费用,主要包括了原材料以及外购件的检验费用,施工工序的检验费用以及工程质量验收阶段的评审费用。
        1.3内部损失成本要素
        因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可能不存在任何失误,所以因为决策失误和施工操作失误,以及成品保护失误而导致的施工过程中各项损失费用的总和就是内部损失成本费用。首先,是因为返工而导致的内部成本损失,是指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根据验收标准以及质量标准,对完成的工序进行检验时,未达到相应标准和要求,必须要进行重新建设所产生的费用。其次,是因为返修所产生的内部损失成本费用。这是因为在进行质量检测时,一些结构或者是施工环节存在质量缺陷,所以对该环节的施工项目以及施工内容需要进行局部返修作业,使其能够与合格质量标准相匹配,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再次,则是由停工所导致的相关损失费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进度可能会因为质量事故的发生而停工或者是延期,所以在整个停工过程中相应的成本损失会算在内部损失成本费用当中。最后,则是针对事故处理时所产生的损失费用。因为针对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相关问题,企业事务需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进行解决,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投入相关费用。
        1.4外部损失成本要素
        所谓的外部损失成本要素是指啊,工程项目建设结束,并且交工之后实际使用时工程项目本身因为质量缺陷而导致一些事故发生,所以事故单位应当对此类事件进行负责并处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投入相关费用。
        2市政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管理的特点
        2.1质量成本分层核算的特点
        市政工程项目当中进行项目管理工作,需要在项目法施工指导下,对施工项目的多个项目部进行组建,每个工程项目的核算工作都要单独进行。所以对于质量成本核算工作来讲,也需要将公司以及项目部两个层面进行分别计算。虽然这两个部门或者是两个层级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的关系,但同时又相互独立在进行最终的年终质量成本报告工作时,公司需要对各分层项目的核算情况进行有机汇总并进行报告。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保障核算工作更加准确,而且更加清晰。
        2.2质量成本控制阶段性特点
        因为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都比较大,所以整个工程建设周期都比较长,对于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来讲在全过程施工周期当中进行相关数据收集,整个工程的历史时间非常长。


        3当前市政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理解认知方面存在偏差
        目前,在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时常出现偷工减料的问题,部分企业甚至认为成本管理就是在施工材料上进行缩减,却没有意识到成本管理和质量之间的重要联系,这样很有可能导致施工人员不能按时完工以及质量未达标的情况。此外,部分企业过于注重工程结算,并未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施工管理计划,同时忽略了施工工艺方面的重要性,这些都是因为理解上出现偏差所导致的。
        3.2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部分企业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当中,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很多时候并未重视企业的内部管理,长此以往,便会导致企业内部管理过于松散,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进行指导和约束。实际的项目施工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个人的专业素质和水平进行施工,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且不可控。
        3.3成本管理方案未能落实
        就目前市政工程施工状况来看,企业在施工建设前主要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争取施工权,而部分企业为了争取到施工权,过于重视投标控制价格,这样便会导致工程造价人员并未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施工成本核算,这样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只能在中标的价格上对盈亏状况进行控制与分析,以及通过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进行把控,这样便会导致施工出现困难,导致成本管理计划无法落实到实际项目建设当中。
        4市政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措施分析
        4.1提升成本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
        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应当针对当前存在的相关问题,进一步完善成本管理理念,要向工作人员宣讲成本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并且把具体的管理措施落实到工作人员的具体操作中,不断提升员工的成本意识,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此外,还应当进一步完善成本管理制度,要将施工建设工作进行明确划分,将责任不断落实到个人身上,企业可以通过定期学习和培训的方式,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观念意识和专业技能,进一步明确其自身的义务和责任,不断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效率。
        4.2完善奖惩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为了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就必须要针对当前发展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尤其是对于风险系数较高的项目,管理工作人员应当针对员工具体的职责,进行明确分工。虽然员工的个人压力在不断增加,但能够进一步明确其责任。压力会促使员工将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相结合。为了明确责任,还应当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一旦存在不合规的操作或者监管方向不明确等问题,导致经济效益亏损,要对相关人员进行追究。采取奖惩考核机制,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施工质量以及安全,进一步扩大成本管理的范围,保证成本管理的科学性以及高效性。
        4.3重视过程控制,将管理措施进一步落实
        项目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要加强成本控制,其中包括项目施工前、施工过程中以及项目完工之后,都要对成本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项目成本管理控制的高效性与材料成本把控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市政工程具体施工当中,材料以及设备费用的管理是重点,几乎占据着整个工程项目的大部分,因此,要加强材料管理,特别是规模非常大的材料,应当进行重点管理,最大程度上避免材料损失,对于材料的具体使用、发放,也要进行严格限制。在工程设备的具体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针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严格掌握设备的各方面性能及要求,对设备进行优化管理,并对设备进行及时合理的配备。此外,还应当对设备的油耗以及维修状况进行定期检查,保证机械设备的科学完善,降低其使用成本。
        结束语
        在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的实际管理过程当中,成本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与施工企业的利益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企业必须要积极改变传统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逐渐完善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制度,并逐步落实到具体施工当中。企业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进一步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义务和责任,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从而实现成本管理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立娟.浅析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7(8)
        [2]市政工程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