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双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枣庄 27759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只有不断提高建设质量,保证施工安全,才能赢得竞争,保证建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为了全面适应市场变化,建筑企业必须加强管理能力,促进建筑质量提升,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转变思路,改进不足,跟上市场的发展步伐,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文以建筑工程管理为探讨核心,分析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相关策略,以期推进建筑工程行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策略探究
建筑工程是一个周期性项目,整体建设周期比较长,投入巨大,涉及到的环节流程多,不同的建筑有不同的质量要求,这就需要建设单位必须从项目整体进行规划,合理调配资金使用,通过可靠全面的监督管理以实现施工过程的安全和施工质量可靠。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要优化建设方案,调配资金安排,确保资金及时合理使用。同时需对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化管理,通过有效的协调组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有力的促进工程项目健康推进。
一、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必要性
1.强化管理才能确保整体安全与质量
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安全与质量并进,只有全面保证安全,才能确保最后的质量。建筑工程涉及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分包单位及政府相关部门等,各部门之间协调性较强,在较长的建设周期内,涉及的方面较为复杂,同时,在一定周期中,市场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施工过程难免会受到市场价格、社会关系等的影响,造成工程可控性降低,最终影响到质量与安全。另外,根据建筑实际,还存在工程变更的问题,这部分投入的精力和财力也非常巨大,同时,也对建筑成本,施工安全、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只有全面深化管理,才能保证质量不变,工程安全。
2.管理是保证承包合同贯彻执行的保障
工程建设前,需要签订合同,以合同约定为标准进行工程管理,那么,管理则会变得更加严谨,通过科学、严格的管理,保证各参建单位都严格履行合同约定,加强施工过程监管,才能保证施工单位依法建筑合同,按照施工图纸要求,不断推进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按照规章制度操作,避免出现安全质量问题,严格遵守合同约定,不但能够保证企业的自身利益,更能够提高建设单位的利润。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变化的地质情况,那么,建筑的设计及建筑功能就会出现临时变更,此时,就需要多方面联合修订合同文本,以此,严格合同要求,保证最终的质量与安全,更好地维护各方面利益。
二、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及建筑质量控制的相关因素分析
1.施工方法因素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与其施工方法选择有着必然联系。从技术工艺手段层面来说,现场施工情况要根据差异化的地理环境、原材料价格等因素,选择差异化的施工方法。而合理的施工方法选择也是建筑质量的根本和保证,但随着行业技术不断发展与成熟,施工方法也在不断创新。部分企业盲目追求先进的施工技术与方法,力求降低施工成本,但其采用的施工方法未必能与现场施工情况完全适应,在缺乏对实际情况深入调研的情况下,施工方法选择不恰当会给建筑施工管理带来极大的影响。
2.施工原材料因素
原材料及工程设备的质量也直接决定着工程项目的质量。在原材料及大宗设备采购环节,“无计划采购”现象较为普遍,这种分批采购的方式会造成采购成本较高;同时,采购部门人员尚未对外部材料供给合作商建立资信系统,采购环节前缺乏市场调研工作,使得材料与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控制。
当然,施工材料与设备的问题除了与采购及质检人员不负责任有直接关联以外,施工方案、工程造价控制等也影响着材料与设备的质量好坏。此外,施工单位盲目选择新材料与新设备,缺乏对施工过程的实际考量,也是造成工程监管松弛的主要原因。
3.人员组织因素
建筑施工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量的人员,建筑类项目技术门槛低,其中有一部分人员没有经过岗前培训就进入施工现场,此时如果要想全面组织协调好全部人员,则会增加管理上的难度。同时,受整体经济的影响和市场条件的限制,企业需要不断强化人才培养,通过自身转化,培养高端人才,满足人才结构竞争需要,通过人力资源的建设,逐年减少不断攀升的成本,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重视一线工人的上岗培训和管理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提高管理效果,保证施工效率,建设出高品质的施工项目。
三、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策略
1.及时的更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并完善建筑工程的管理机制
建筑工程企业想要得到长久的发展活力,就需要不断的更新自身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积极的引入全新的技术和管理观念,并且完善建筑工程的管理机制,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建筑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建筑工程企业的结构优化,并且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能以及范围,促进各个环节之间的沟通交流,保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尤其是对建筑工程的早期准备工作,各种原料和设备的购买、人力资源的分配、实际施工的监管、后期竣工交付等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避免出现各种安全隐患和事故。
2.完善相关管理机制
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建筑工程管理企业必须要不断加强工程施工过程监管,保证建筑质量符合行业及监理单位的标准,满足建筑市场规范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转变相关管理人员及执行层人员的思想意识,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才能从根源上提升管理效率及建筑质量。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要提升招聘门槛,保证劳动资源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对于企业现有的基层人员应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组织施工人员参与技能培训及规范宣传活动等,提升相关人员遵守规章制度的意识;另一方面,组建有经验的管理团队,基于一定的工程建设标准和工程管理制度下,将管理职能落实到各部门及岗位层面上,在部门与部门、人员与人员之间形成监督制约关系,以保证施工过程的稳定性。例如:企业以及依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指定安全管理人员,通过有效的监管活动来避免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提升建筑质量;或者,企业还可以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整理成明文规定,编制成手册发放到每一个参与施工的人员手中,提升他们对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为建筑施工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
3.控制施工成本
有效地把控成本的投入也可以提升工程质量。首先,企业单位要做好成本预算,在招标文件的条款中,也要合理规划出项目资金的支出与使用,并预计出整体的施工成本。其次,企业也要做到严格监管施工现场,让管理人员做好规划工作,避免施工时出现偷工减料现象。在派遣采购员采购材料时,一定要选择责任心较强的员工,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工程的质量。最后,企业要控制机械成本。对此,管理人员要时刻注意对大型设备的机械维护工作,这样才能够有效控制施工时的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建筑项目工程监管及质量控制,是建筑施工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环境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提升企业管理质量的有效方式。所以,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使管理人员在工程建设中发挥自身的监管作用,进而提升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海利.论述强化建筑工程管理及提升建筑工程质量[J].地产,2019(1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