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微 焦燕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焦燕 陈涛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也有了进步。
        微山县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山东济宁  2776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也有了进步。以往受到落后管理观念与粗放式管理模式的影响,导致了建筑项目施工管理的整体效率较低,管理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与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中使用的施工管理技术与软件越来越多,尤其是BIM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建筑施工期间存在的一些复杂管理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建筑产出效率大大提高。另外,BIM技术的应用促使施工管理工作朝着标准化、规范化以及精细化的方向快速发展,这对于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BIM;建筑工程管理;应用探微
        引言
        建筑施工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在该项管理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效果就不会得到提升。在新时代背景下BIM技术是常用的一项技术,将其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和质量,因此研究该技术的应用要点意义重大。
        1 BIM技术特点分析
        1.1可视化
        可视化是BIM技术的一个显著特征,该技术应用期间,可以借助三维图形的形式,将拟建工程进行立体化呈现,这样一来就能塑造出一个生动、形象的建筑形象。不管是参建方、业主方或是其他部门的人员,都能从电脑或视频图画上直接、清晰的了解建筑的大致概况,同时还能使建筑的真实感大大提升。另外,对于BIM技术而言,它的图像有着可视化的特性,借助该技术能够进行可视三维空间设计。因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建筑设计工作中图画读取的难度,给人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同时,还可以将建筑工程不同施工阶段的图纸更好的展示给相关人员,并且还能为建筑工程不同施工阶段中各类报表的生成提供一定的帮助。
        1.2协调性
        在开展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时,通过BIM技术的使用,可以建立一个全面的3D建筑信息模型。该模型与工程的实际情况有着较高的契合度。另外,通过该模型的建立,使得不同专业、不同工种、不同部门的人员之间有了良好的契合度与兼容性,最终使得数据信息处理的质量与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一方面,借助于建筑信息模型,施工人员能够实时的了解到不同施工阶段的各项施工内容;另一方面,不同部门、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或施工人员,可以借助BIM技术进行深度的沟通与交流,进而确保后续的施工工作顺利开展。此外,参与工程建设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业主方等,也可以借助信息模型平台进行密切的协调与沟通。特别在建筑工程的设计规划阶段,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各参建方保持良好的互动性,最终在不断的交流、协调中确保工程的设计施工更具合理性。
        2 BIM技术目前国内外应用情况
        在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BIM技术已经成为设计、施工公司承接项目的必要要求,应用已经贯穿于整个建筑寿命周期,从设计、施工、维护、运营阶段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出现了很多BIM咨询公司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不再是在局部的运用,而是集成项目交付模式;应用软件也十分完善;配套的相关政策各阶段的应用衔接也十分完善,已经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消除了40%的预算外变更;造价估算时间缩短80%;通过发现和解决冲突,合同价格降低10%;项目工期缩短7%,及早实现投资回报。在国内,2016年8月2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建质函[2016]183号文),旨在增强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能力,优化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环境,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建筑业发展深度融合。国家大力推广BIM技术的应用,并强制性要求一些重点工程必须使用BIM技术进行管理。已经有一些大型重点项目使用BIM技术进行管理,北京奥运村空间规划与物资管理系统、南水北调工程、香港地铁项目等多个项目使用了BIM技术,但全国范围内还未普及使用。


        3建筑施工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
        3.1项目决策上的应用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具体施工之前通常会分析和考虑诸多的因素,例如国内的物价水平以及建设区域内的地形条件和业主的施工需求等。传统意义上的项目决策是在模拟当地地形可行性的基础上实施,而要使其达到最佳的效果,就应对区域内的人文地理等条件做出全面精细地分析,相对来说工作量较大且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而随着BIM技术的应用,便可比较便捷地完成对收集到的各类信息的多样性分析,不管是涉及建筑形态和内部结构都可做出精细模拟和高效分析,以判定该区域是否适宜建造某种类型的建筑。项目开始之前的项目决策务必要高度重视,而所有的后续施工都是以此为根据,同时其也是工程质量得以切实保障的基础。因此,用BIM技术加强工程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就显得极为必要。
        3.2图纸深化设计
        通过对施工图纸的深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而整个工程也将处在稳定安全的运行当中。然而传统意义上的深化设计极为烦琐,不仅要对施工情况予以分析,而且还应对设备和材料等具体情况有全面了解,因此相对来说整个工作比较复杂。而BIM技术在此处的应用,将使其分析变得更为形象,同时也能极为明晰地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以更为高效地达成预期的设计效果。
        3.3造价管理
        首先是对涉及的造价信息数据实施收集,以将其与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联系起来,进而实现对有关信息的共享和使用。总体来看,此处所使用到的信息数据更为完整,且不存在存储等操作上的难度。其次是推进造价信息的可视化管理,借助于线条式构件实施管理并不能达到既定的效果,而BIM技术条件下的管理状况有所改善。与此同时,管理方法的实时交互达到了仿真三维的技术效果,项目的各个空间部位以及施工时间节点都有极为明晰且真实的信息展示。正是由于BIM技术的显著优势,因此相关的管理人员务必要加强掌握,为工程的高效推进提供保障。
        3.4施工质量管理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就应对其影响因素实施科学管理和严格控制。例如其中涉及的建材机械和人员环境等,管理信息化的提升使其质量保障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BIM技术的应用条件下,施工现场的所有情况都能实时监测,即便是存在不利的施工因素也能及时发现予以处理。施工信息的查看和分析都可以借助于移动终端完成,同时还可进行信息的准确录入以及技术标准的查询等。分布式云平台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立的模型更为精确,同时还能根据用户具体需求做出随时调整和修正,这样所达到的管理水平和效率都是极为理想的。同时通过该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利用三维可视化的方式对施工进行模拟,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有序开展。
        结语
        BIM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可以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提高施工的安全文明施工水平,提高了施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长期来说是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有效途径。虽然BIM技术有很多的优点,但是目前应用并不广泛,推广起来难度很大。究其原因在于: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由于这是一门新技术,老的技术人员不懂,而目前很多学校还没有开设这门课程,即使开设了也是很基础的内容,远远达不到应用的目标;资金严重不足,使用BIM技术进行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目前都是由施工企业或者业主承担,对于一些小的项目还无力承担;各相关技术标准还不成熟,相关软件还严重滞后,导致利用效率很低,从而造成使用成本很高,任何一个独立使用单位都无力承担。不管怎么说,只要BIM技术推广使用还是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政府进行统一规划提供政策,各相关单位互相协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成熟,BIM技术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在施工中会得到广泛的应用,施工单位也应该积极学习推广该技术。
        参考文献
        [1]孙露.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版,2018(36):42-44.
        [2]刘冬学.BIM技术在施工、造价、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5(22):56-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