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赖永书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赖永书
[导读]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的建筑工程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工程项目与日俱增,建筑规模日渐扩大,建筑施工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站稳脚跟,诸多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为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身份证号:65232219680424XXXX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的建筑工程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工程项目与日俱增,建筑规模日渐扩大,建筑施工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站稳脚跟,诸多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为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新技术;应用
        引言
        建筑行业发展与国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作为联系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应当进一步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力度,而建筑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诞生是目前确保施工质量的先决条件,为了满足发展的需求,建筑企业应当注重施工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发展,并与时俱进地引入各种新型技术与工艺,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这同时也对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重要价值
        1.1发展生产力的关键
        社会要想进行高速的发展,一定离不开强大的生产力,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会带动社会的整体进步。相反,社会生产力下降,就会导致社会的发展出现迟缓的情况。生产力包含了丰富的生产内容,其中对于建筑行业而言,想要进一步的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就需要进行施工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这是建筑施工发展的基础所在。
        1.2时代的需求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高效推进,建筑企业也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以此保障建设行业能够满足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在促进建筑行业进步的过程中,需要摒弃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技术类型和工艺,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所取代,以此来科学的促进企业建设。
        2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2.1测量新技术
        在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施工测量通常是为了规避由于信息偏差而导致的质量问题。施工测量需要渗透于各个施工流程中,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可以通过一些精度较高的设备进行测量。目前建筑测量中较为常见的技术和工艺有GPS测绘技术、全站仪测标技术等。GPS测绘技术更加适合在建筑平面轴线管理和建筑安装等工程中应用,能够提高测量速度和测量范围,并降低施工误差。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现代测量技术所拥有的效率和可靠性等优点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测量工艺,为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性提供了有效保障。
        2.2深基坑支护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年加快,高层建筑数量与日俱增,因此,深基坑支护技术也在施工当中得到普遍应用。目前,较为常用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包括:地下连续墙、复合土钉墙、高压旋喷桩、排桩、钻孔灌注桩等。以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为例,该技术是预应力锚杆、止水帷幕、竖向钢管、微型桩与深层搅拌桩或者高压旋喷桩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支护体系。其中,预应力锚杆主要是指锚杆机锚管、锚索等,止水帷幕的构成方式包括灌浆法、水泥土搅拌法、钻孔咬合桩法、冲孔水泥土咬合桩法。而微型桩主要是指直径小于400mm的混凝土灌注桩,或者是直接打入土体中的角钢、工字钢等种型钢形成的桩体。这种新型的基坑支护技术不仅适应能力强、适用范围广,而且支护效果好,施工成本低,在深基坑施工当中的应用频次相对较高。一般适用于开挖深度小于15m的基坑,适合的土质包括淤泥质土、砂质土、粉土或者黏性土。比如北京奥运媒体村以及广州地铁新港站的深基坑支护就采用了这种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通过工程技术人员的不断摸索和钻研,深基坑技术类型不断增多,而且实际应用效果越来越明显。


        2.3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技术
        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技术具有建造速度快、投入成本小、节能环保等特点,逐步在建筑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该技术的施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外墙挂板吊装、叠合楼板吊装、梁吊装、柱吊装以及阳台吊装等。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预制混凝土结构质量,同时精准计算抗震性能、梁柱承载力等技术参数。比如以梁吊装施工为例,施工人员首先应当确定吊点的准确位置,然后固定好挂钩以及锁绳,吊绳的夹角需要大于45度,当起吊系统形成后,空载提升至离地面500mm的距离,此时,施工人员必须对受力点、吊绳与吊钩的安全牢固度进行检查,确定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后,方可进行起吊作业。在吊装梁体时,应当对梁的标高以及支点位置予以校正处理,避免误差过大,埋下施工安全隐患。在梁体吊起后,施工人员需要将梁体两端扶稳,使梁体对准中轴线,当吊钩停止摆动后,方可入座。目前,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技术尚处在探索实践阶段,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普及率在10%以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但是,随着成功施工案例的逐步增多,这种施工新技术也日渐纯熟,加之在国家“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号召下,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技术必将在建筑工程当中得到广泛应用。
        2.4砖石砌筑新技术
        2.4.1砂浆搅拌和砖石浇水技术
        目前,在我国多数建筑工程中,黏土砖是十分常见的建筑材料,这种材料主要优点便是有着较高的强度及稳定性。在黏土砖使用之前,必须利用浇水的方式提升砖体含水率,从而进一步提高砖体强度。通常情况下需要保证含水率在10%~15%,太高或太低都可能降低砖体强度。同时,砖石砌筑用到的砂浆也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及管理。针对砖石进行合理处理,可以适当提高砖石的砂浆黏度,把灰膏的偏差保持在4%左右或更低。除此之外,还要对水泥的精度进行管控,尽可能地降低水泥偏差。
        2.4.2楼层轴线引测
        在开展砖石砌筑施工时,为了能够提高施工安全性,需要通过楼层轴线引测技术来避免事故的产生。利用经纬仪和垂球来引导轴线,保证各建筑层中墙身间轴线的重合,之后利用钢尺来矫正检验,确保外墙施工的稳定开展。
        2.5信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改善施工单位各方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使得施工信息能够及时在各方之间实现实时共享,有效促进了施工企业间的交流与沟通。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技术人员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工作,例如投招标预判、成本与收益预估、建设高效的信息工程网络、设计图纸等;该信息技术可以用于建筑施工当中的自动控制领域。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自动控制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建筑施工难度的提高,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一些施工部分通过人工施工的方式难以进行,这时便需要利用到大型的自动化机械辅助施工。利用自动化设备不但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也使得施工安全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技术人员通过在控制室进行控制和实时监控便能实现施工,同时还能实现安装施工设施、变形测量与观测等功能;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是其中的重要形式之一,主要作用为建立实时监控系统,方便管理者进行过程监控。
        结语
        建筑施工新技术涉及技术种类较多,而且各种新技术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也始终处于持续创新状态,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始终秉持与时俱进的态度,根据建筑工程类型、规模等信息,科学合理的选择施工新技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霍虹志.建筑工程中对土建施工新技术应用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519.
        [2]李生旺.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建筑,2019(11):117~118.
        [3]徐志龙.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8):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