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城建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21
摘要:新时期建筑业发展下,暖通空调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在绿色节能理念下,暖通空调设计节能措施的应用转变了传统暖通空调高能耗的问题。文章以此为基础对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节能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暖通;暖通空调;空调设计;节能设计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采暖、通风、水电等都是主要的耗能部位,为了有效降低各个方面的资源消耗量,实现建筑工程的节能型发展,应该不断提高各项施工技术。在采暖方面应该不断提高暖通空调技术水平,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促进人们生存环境的改善,暖通空调技术的不断进步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1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相关概述
1.1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原则
第一,低碳设计原则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逐渐深入,建筑暖通空调在开展节能设计过程中第一要义是低碳环保。该设计原则不但有助于减少对能源的浪费,并且有助于实现生态、经济、节能的和谐统一。第二,协调设计原则节能设计背景下,暖通空调系统第二需遵循原则为协调性原则。从整体上来看,该系统由多个小系统共同组成,因此在设计节能技术方案时,应顾忌每一个小系统,通过对小系统设计方案的改良与优化,实现整个空调系统的最优化。第三,可循环原则节能设计理念下暖通空调系统除了要遵循低碳、协调原则外,还应坚持可循环原则。绿色发展要求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除了采用可循环能源,还应减轻能源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确保投资方利益的最大化。
1.2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意义
第一,缓解能源危机。世界经济在不断进步,也在消耗着大量的能源,导致资源严重紧缺,人们的生存环境也逐渐遭到破坏,大气和水污染尤为严重,在采暖行业应用暖通空调节能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大气污染程度,实现能源消耗量的降低,落实节能减排的发展目标,有效缓解全球的能源危机。第二,改善生态环境。资源的大量消耗导致我国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的影响,只有降低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开采量,才能有效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旧式的取暖方式都是利用煤炭、天然气进行取暖,取暖效果一般,导致空气污染严重,资源的消耗也存在较大的压力,利用新式的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有效改善能源消耗情况,促进人们的生存环境更加舒适。
2针对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思路
2.1全方面的能源回收利用
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侧重点是对空调各部件的选择和使用,这样才可以更方便的在后期中对于空调部件的回收工作。比如说一些空调的损坏部件,要对其进行确认,根据空调部件的损坏程度进行确定是进行回收工作,对确定回收的空调部件要进行拆除和清洗,在进行拆除和清洗工作中要妥善的进行,不得对空调部件进行破坏。空调部件的再回收利用是对整体的设计成本进行降低,有效的使综合的建筑成本进行降低,这样对于节能方面的思路是相符合的,也是全方面的目标。在加上目前的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就可以合理的使用智能技术来进行对空调的自动化控住,实现空调的节能工作,这样在对空调运转时的静音问题、空调的自我调节上都会有全新的节能需求。
2.2能源技术的应用
能源技术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种,一是地下水技术的应用,二是风能的应用,地下水技术主要是依靠地下水的保温作用促进暖通空调的热量平衡,地下水不会受到外界自然温度的影响,是实现暖通空调技术节能的重要方式,利用地下水介质实现热量的传送,促进地下水热量的持久,集暖设备通常会利用气泵进行热量的收集,在达到一定的温度后,进行热能的转化,在能源转化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地下水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目前地下水的热能传递还在进一步开发中,地下水作为热能传播的介质,能够有效节约能源,对大气环境也不会有任何影响,是实现建筑工程绿色节能的重要方式,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风能主要用于暖通空调的制冷和制热两个方面,在室内温度较低或是偏高的时候,充分利用风能进行室内温度的调节,主要用到夜间通风蓄冷技术与新风供冷技术两种,这两种技术都能利用风能代替电能,实现了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促进室内温度适宜,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也大大减少了暖通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2.3注重对空调热源的选择
空调系统实现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在于得到空调热源的支持。热泵设施、锅炉房是较为典型的热源生产形式,除了作出合适的选择外,还要注重优化利用。地源热泵的综合应用效果相对良好,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的问题,其得益于地源热泵的运行机制,它自身便可实现对污染的有效控制,且在大气污染领域的控制具有更优良的表现。要高度注重现场使用环境,以此为主要依据选择合适的热源。为满足地区要求,有必要深化设计暖通系统,可在原基础上增设空调热源,实行多种热源相结合的方式。应尽可能地避免使用锅炉房,主要原因在于此类热源在运行中将产生极为明显的污染,而这也违背了绿色理念。
2.4变频节能技术
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变频节能技术凭借自身优势在整个系统中逐渐普及和成熟,其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与普及,得益于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在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中,为减轻系统运行压力,延长系统使用寿命,容易形成冗余。第二,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负荷易于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室外气候、温湿度等。第三,建筑工程自身对暖通空调使用性能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潜在风险,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引入变频节能技术,可最大限度的降低系统能源消耗,并通过对系统运行模式灵活性的选择,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
2.5蓄冷技术
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都是使用空调最多的时候,所消耗的电能也达到了两个顶峰值,剩余时间的空调耗电量相对较低。蓄冷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利用气温的特点,采用蓄冷的方式储存能量,在调节室内温度的同时减少能耗。在季节性耗电高峰期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的低温能量用于降低温度,在季节性耗电量较少的时候,应用蓄冷技术储存低温能量,用于后续的使用,增加空调制冷系统的利用率,维持空调的正常运行,还能合理利用各项能耗,具有经济性特征。蓄冷技术在电力企业的运行中多有应用,促进电力企业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实现用电高峰期的合理调节,对电力企业实际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也充分发挥了暖通空调技术的节能环保作用。
2.6基于智能化技术减少空调能耗
空调节能的实现还需要注重余热循环。现阶段的暖通设计在此方面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果,基于余热循环方式的应用,可有效维持暖通空调系统的工作状态,使其以高效率的方式运行,除了发挥出节能优势外还能够提高空调运行效能。从能源输送层面来看,只要存在能源输送,必然会带来能源消耗问题,但主要区别在于能源消耗量的高低,因此绿色理念则高度注重对输送能源损耗的控制,最大化减少损耗量。从设计角度来看,应注重对优质材料的选择,其应当具备性能良好、能耗低的特点,且各环节的能源输送都要实行微机自动操控。基于上述所提的各项能耗控制措施及应用,可有效减少输送阶段的能源浪费问题。具体设计中,也有必要加强对余热循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节能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与施工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工作,若要从根本上达成高效、节能效果,相关设计人员需从实际角度出发,顺应当前节能设计理念和要求,并围绕实际情况优化节能设计工作,保证暖通空调系统运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瑜,郭伟,汤亚军,刘会涛.建筑环境与节能标准体系现状与发展[J].建筑科学,2013,2910:10-19+40.
[2]梁琳,翟荣兵,黄红.建筑工程项目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相关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3:222.
[3]邹国华.绿色建筑领域暖通空调技术的运用及意义[J].居舍,2019,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