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滕妲志
[导读] 摘要:德育工作旨在教育学生培养思想道德品质同时树立正确的三观,帮助学生未来全面发展。
        中山市实验小学蓝波湾学校  广东中山  528400
        摘要:德育工作旨在教育学生培养思想道德品质同时树立正确的三观,帮助学生未来全面发展。对小学生个人的发展来说,德育培养才是真正影响学生一生的课程,而教师作为小学阶段的领路人,需要为学生传播正能量,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全能型人才。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现阶段由于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提出对学生基础知识传授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德育。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教学的过程之中要对教学观念积极转变,同时还要把学生德育素质培养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1、小学德育教育的意义分析
        1.1小学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德育在儿童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定向作用。它所包括的政治态度、道德品质、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它保证人的发展沿着一定的政治方向前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德育,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能够树立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目标。德育在青少年的成长中起着指示灯的作用,它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动力。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现代精神文明的体现,也决定着我国未来的社会面貌和民族精神。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所以,德育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
        1.2小学德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小学阶段正处于人的发展的基础阶段。儿童的品德行为处在“质”的变化过程中,正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塑性强,只要正确地引导,就能促进儿童的“质变”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反之,如果在德育的某一环节上出现偏差,则将是儿童的“质变”向不良的方向发展。人们常说:“体育不好出废品,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这是大家总结出来的经验,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思想品德是灵魂,起着导向的作用,德育也就起着导向作用的重要意义。
        2、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德育教育的内容不够完整
        当前,虽然大部分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从整体效果上来看,德育教育的内容还是不够完整的。第一,德育途径还是比较单一。目前,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主要还是依靠班主任的日常管理,虽然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也会引入一些德育活动,但是这些德育活动的形式过于老套,很多时候都是老师讲授学生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虽然有参与感,但是却缺乏真正的体验,因而这种方式的德育教育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德育的意义,收效甚微;第二,德育工作后劲不足。当前,学校课程中专门开设了“道德与法治”、“少先队活动”这两个课程来进行德育教育,但是在这两门课的学习中,并没有重点突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模式化和流程化的教学情况还是比较严重,不利于学生真正进行德育学习。
        2.2家庭教育方面存在不足
        现阶段我国小学生的入学年龄几乎都是6周岁左右,也就是说学生在上学前几乎接受的都是家庭教育,所以家庭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起点,同时也是其基础。现阶段年轻人的工作相对来说是比较繁忙的,学龄前而言大部分都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顾,老人们比较害怕孩子受委屈,比较溺爱他们,其实这是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给孩子的日后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家庭教育的缺失会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相对来说比较多的影响,例如和教师顶嘴等,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


        2.3德育工作缺乏相应的支持
        对于德育教育而言,其工作的开展完全不能离开学校以及家庭、社会等方面的相关配合,在现阶段教育体质的制约背景下,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都已经出现脱节,德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合理的资源整合,小学的德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广泛教育的某一环节,不能单独存在教学中,如果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支持,就会阻碍学生德育教育。
        3、提升小学德育教育水平的对策
        3.1加大对小学生德育的重视
        学校应当加大对小学生德育的关注,要避免出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德育的现象,同时学习最好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要知道,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也要做好表率工作,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注意自己的行为,给小学生做一个良好的德育榜样,让小学生也有个好的学习标准。家长也要努力配合,在小学生的学习中,家庭教育也占有了很大的一部分,因此家长也要时刻的注意自己的言行规范,要做文明、开明的父母,要适当增加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关注,减少对小学生成绩的压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3.2建立家校互补的教育方式
        除去周末和法定节假日,小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其实是很有限的,他们大部分时间其实主要还是和家人待在一起,所以家庭教育要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对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而言,他们两者之间能够形成互补,家庭成员应该积极建立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校之间应该积极的沟通与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德育教育措施。家长应该和教师之间探讨教育方式,这样才能立于方法的创新和改进,做到取长补短。在整个过程中,家长和教师不仅能掌握学生自身的优点,同时还能善于发现存在的不足,了解孩子的个性特征,进而做到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德育教育。
        3.3加强实践教学
        学生能够实现所学知识在生活中与学习中的良好应用,且在其中不断对贯彻与落实德育教育,便是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对过程中感受德育教育对意义。例如,在学习雷锋精神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开展“学雷锋”主题活动,带领学生们做小志愿者,或是去敬老院送去温暖,为环卫工人们准备热茶,捡拾校园内白色垃圾,甚至也可以回家帮爸爸妈妈做家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雷锋精神、奉献精神,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想要切实提升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需要教师具备正确的德育教育观念,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全面完善德育评价体系,不断促进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只有落实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并与社会教育相协调,小学德育教育当中遇到的问题才能够迎刃而解,达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促进青少年们心理的健康发育,人格的健全发展,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黎黎,欧阳淑. 浅析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贵阳会场)论文集(五).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
        [2]刘莉平.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
        [3]田静.刍议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