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 贺俊志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贺俊志
[导读] 摘要:为了进一步保障施工整体质量,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严格根据现场施工的相关规定,借助相关技术水平持续性提升施工综合技术水平,并应用合理管理方式做好不同项目的合理安排,尽可能缩短施工工期,保障施工质量并控制施工造价成本,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保障施工过程的有序性、规范性与安全性。
        潍坊三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  261000
        摘要:为了进一步保障施工整体质量,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严格根据现场施工的相关规定,借助相关技术水平持续性提升施工综合技术水平,并应用合理管理方式做好不同项目的合理安排,尽可能缩短施工工期,保障施工质量并控制施工造价成本,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保障施工过程的有序性、规范性与安全性。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控制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管理是保证建筑项目品质的关键手段,同时对于施工成本控制、施工周期监管以及施工安全管理等也有着重要作用。建设单位如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对建筑工程管理有着足够重视。通过对现阶段的管理现状分析,发现其依旧存有一些问题,如何妥善处理这些问题,也成为管理人员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作用
        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加强重视,可以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最大程度提高建筑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所以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高效的建筑企业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施工管理人员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技术、设备以及材料等相关内容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工程可以在预期完成,并对各类突发问题进行及时解决,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工程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热门产业,不断加快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规划建设速度,因此加强建筑工程的科学规划管理是当前建筑行业的必然要求。但是当前建筑工程行业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缺乏系统的管理方式,缺乏对工程全过程的管控,工程建设一旦出现问题,找不到问题的根源,无法及时进行解决,会留下质量隐患,最终导致工程项目利益遭受损失。
        (二)工程管理方法不够科学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较为传统,当前大部分企业的工程管理还停留在依靠经验判断的阶段。但是随着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经验已经跟不上形势,如智能化建筑和绿色环保建筑的开发应用,结合了信息化技术和园林景观设计等各方面因素,而企业管理方法过于陈旧,没能满足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造成工程项目遭到社会忽视甚至引发不满。
        (三)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落实难
        为确保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最大限度地符合国家和投资者的各项标准,必须派出监理人员对整个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和管理。然而,因为受多种内外因素影响,会使得在具体工程检验和管理中,这些派遣的监管者无法彻底落实好个人职责;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并未派遣专业的安检人员,这样使得检查方法和内容不够合理、科学和专业;由于资金储备、人力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施工单位没有配备专业的质检员,多数都是一人身兼多职,加上个人因素和工作时间等的影响,导致无法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工作,最终影响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也无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建设水平。
        (四)安全管理不到位
        目前,在部分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的现象,通常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由于管理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不足,或者责任心不够,没有完全落实各项安全标准,这对于建筑行业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三、建筑工程管理相关控制措施
        (一)建立管理机制
        首先,需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特征,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建设工作,及时构建现场管理技术以及相关的会审制度体系,全面掌握施工图纸中的相关内容,并根据图纸以及相关理论中的内容做好施工问题的处理,确保施工整体质量以及施工的有序性。

企业方面需要根据施工方案的进展情况以及施工图纸的设计规划目的等做好不同环节的整合,尤其是做好不同施工方的协调,促使施工效率的提高。其次,需要进一步强化施工材料方面的检验,及时构建合理的施工材料检验管理制度,确保施工材料的安全性,尤其是构建施工技术管理档案,确保施工中内容的准确性,真正提高施工现场的质量水平。
        (二)对建筑工程管理方式进行创新
        管理创新要求企业需要结合项目施工的特征,平衡好项目、企业以及职工之间的关系,做好实践创新的同时,还需要积极迎合市场的需要,做好技术调整与组织机构的创新。一方面,考虑到项目施工的内容,需要做好组织机构与管理优化,另外一方面则需要做好项目特征与专业特性的要求,分解目标并做好规则制定工作,后期管理应该确保项目能够按照工期保质保量的完成,这些内容完成后,再结合企业发展阶段,对人事、技术以及领导机构进行调整,从而确保组织协调能力,更好的服务于项目本身。管理创新不但要做好模式创新,更需要兼顾好制度与人才管理标准的创新。
        (三)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工作是各行各业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内容,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之中,也应该将其放在首位,如此才能保证建筑项目的经济收益。管理人员要全面运用自身职责,对各项施工内容实行合理管控,将安全管理贯穿在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同时还应该对各项安全隐患进行查找,并且及时处理,在根基上消除安全隐患。在对建筑项目实行安全管理工作时,管理人员应该根据施工现实状况,制订出合理的安全管控制度,并定时的对施工人员开展培训工作,提升其安全意识,继而达到加强安全管理的目的。
        (四)对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和验收进行强化
        影响建设项目管理发展的因素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施工监督验收机制,以适应建筑业发展的需要。首先,有关部门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机制,并且工程监理定期对施工技术、施工进度、施工材料等方面进行监督,这样才能够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发生的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以免施工质量问题的影响范围扩大;其次,当项目完工后,监理人员要严格根据工程图纸的要求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进行严格的验收,从而保证工程验收同设计方案相符合,若当验收工程质量时发现了问题,需要立即向有关部门进行上报,并要求施工企业对其实施整改,这样,才可以彻底消除工程施工质量、安全风险对建筑工程后期使用的影响。
        (五)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核心管理团队的建设
        对于建筑行业来讲,应当重视人才培养,特别是核心管理团队人员的培养,即同时具备个人职业资质、行业经验、项目管理水平、职业精神、前瞻性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团队建设。由于目前行业当中高水平综合素质强的人才较为稀缺,因此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一方面重视人才的招募工作,招聘更多复合型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定期的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在这方面,国内一些地产发展商“职能总部平台+项目公司执行团队”的管理模式值得建筑企业决策层借鉴。除此之外,企业应当重视与高校的合作,这样能够有针对性的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满足企业发展建设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促进高校的教育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管理不但能够提升建筑项目的品质,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也有一定积极的意义。现阶段国内的建筑工程管理依旧存有一些问题,这也严重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上文从建筑工程管理现状以及建筑工程管理相关控制措施两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夏东瑞.浅析信息化背景下的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4):131-132.
        [2]李静.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115.
        [3]戴鹏.论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地产,2019(24):59.
        [4]陈孝明.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与改善措施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08.
        [5]赵琦.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四川水泥,2019(11):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