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预制装配式建筑防水技术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王函疆
[导读] 摘要:随着近年来时代的变革,建筑行业不断迅速发展,相对成熟的技术攻克了以往的困难,预制装配式建筑也大力推广至全国的重点区域,所以预制装配式技术如何在建筑行业被发展运用是当今建筑行业研究的重点内容。
        山西工商学院  山西太原  030062
        摘要:随着近年来时代的变革,建筑行业不断迅速发展,相对成熟的技术攻克了以往的困难,预制装配式建筑也大力推广至全国的重点区域,所以预制装配式技术如何在建筑行业被发展运用是当今建筑行业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就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防水技术创新展开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防水技术;创新
        一、预制装配式建筑防水的重要性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也逐渐被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像上海、南京等城市已经普遍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建筑的使用要求,研究有效的预制装配式建筑防水技术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装配式建筑是通过工人对预制构件现场拼接,这种预制装配式的工作技术无法避免实际操作中出现的拼接缝处理不当的情况,因此建筑项目仍会有漏水的情况,使整个建筑结构缺少稳定性和安全性。其次,对于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评价取决于所使用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的防水性。应用预制装配式技术的建筑工程如果出现拼接裂缝的问题,那么整个建筑内部都会出现发霉、漏水等现象,造成室内墙体受潮粉刷饰面层脱落等,影响建筑的本身使用。再次,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防水也会影响建筑的气密性,一旦外围护结构气密性出现漏洞,整个建筑的能耗将会增加,同时降低室内空间的舒适度。
        二、装配式建筑防水施工及防水材料
        1、防水理念。装配式建筑防水的设计理念就必须进行调整,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防水,导水优于堵水、排水优于防水,简单说就是要在设计时就考虑可能有一定的水流会突破外侧防水层,通过设计合理的排水路径将这部分突破而入的水引导到排水构造中,将其排出室外,避免其进一步渗透到室内。
        2、防水施工。按照装配式建筑采用材料防水,构造防水等多道设防的原则,依据设计要求处理好外墙、外窗等部位的材料和构造防水,是装配式建筑防水施工的重点。构造防水处理在建筑设计、PC设计及工厂制作时已考虑。本部分将主要讲述装配式建筑防水施工中各重点部位的材料防水工艺。装配式建筑中,卫生间一般采用整体浴室。构造防水是指PC板设计制作时,在下口设置企口缝或高低缝,在预制阳台或空调板时下口埋置滴水线槽,从结构上及时切断渗水毛细管路,达到防水效果。材料防水是指根据缝隙特点及部位,采用可靠的防水填缝材料,并严格控制板缝的宽度,达到防水的目的。
        3、防水材料。混凝土预制件具有一定的热胀冷缩性,其接缝是典型的大位移伸缩缝,其位移是受环境温度因素影响较大。大位移伸缩缝要求密封防水材料达到以下几点:防水性、气密性、绝缘性;对混凝土基面有良好的粘结;良好的耐候性能;高弹性、高位移能力以适应大位移伸缩缝的移动要求。
        三、预制装配式建筑防水技术创新研究
        1、普遍采用防水的位置。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普遍需要采用防水技术的位置有预制叠合板保温外挂墙板防水技术、预制空调板防水技术、预制叠合楼板防水技术:
        1.1预制叠合板保温外挂墙板是普遍应用的防水技术之一。这种技术的具体操作主要是在外保温和外墙板之间加上一层防水层,以此达到整体外墙防水的效果。这种防水技术由于保温及防水层均设在预制外挂墙板内,可以更好的达到整体保温及防水效果,还可以结合立面效果设置分缝位置,从而使墙面的外形更加美观。
        1.2预制空调板的防水技术也是预制装配式技术中的重点。合理的设计预制空调板形式保证防水措施,可以提升整个建筑的防水效果。因此预制加工厂在进行预制空调板的设计制作时,必须及时同设计、施工等单位进行沟通,确定空调板整体的排水方向及坡度,预埋地漏、排水管等位置,合理的设计滴水线,避免形成局部积水等问题对主体防水的影响。
        1.3预制叠合楼板防水技术也是预制装配式防水技术中常见形式。为了提高叠合楼板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建筑人员先将建筑墙体与预制板这两部分牢固的链接在一起,形成一种预制整体。

然后在预制整体的基础上进行叠合楼板的建造使用。在预制叠合楼板的防水设计中,设计师需要先进行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设计,其中最关键的防水部分便是卫生间、厨房及阳台的设计。对于这些有水房间,地面的防水及其重要。在设计初期就应该和室内、设备及施工等敲定房间平面布局,提前预留上下排水位置,对于有水房间的门口部位也要局部延伸防水层。除此之外,楼板预留洞周围、预制叠合板的板缝之间也要注意多做附加防水层,避免在日后的使用中出现漏水情况,叠合楼板的防水性能十分重要。
        2、防水构造节点设计。在预制装配式防水技术中,防水构造节点的设计十分关键,在实际操作中主要采用预制外墙板接缝防水的形式,具体的预制外墙板接缝防水形式主要有三种:
        2.1PCF板,这种预制外墙板主要特点便是“内浇外挂”。在预制外墙板的外侧设置排水空腔,而在内侧浇上混凝土防止漏水。
        2.2在外挂式的预制外墙板中使用封闭式的防水形式。在这种墙板防水形式中主要使用三道防水方式,在最外层的防水措施中使用弹性强的防水硅胶,中间空间设计为减压模式形成一种物理减压空腔,然后在内侧采用一些防水的橡胶条,并且用力挤压可以起到更佳的防水效果。同时在墙面之间的十字连接处除了橡胶条的使用还可以添加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进行加固。这样可以防止因为橡胶条的错位移动而产生各种缝隙,进行一种完全的防水措施,提高防水性。
        2.3在外挂式的预制外墙板上还设计了接缝防水的模式。这种防水模式的实践操作和内侧使用防水橡胶条的原理差不多,但是在外挂式预制外墙板的设计中并没使用打胶的操作手法,而是使用将其预埋在外墙板的方式。在外墙板外的橡胶条采用相互叠接的方式加强防水性,而且在外侧的橡胶条中,需要设计一定的距离埋设不锈钢导气管道,在发挥排水作用的同时,还可以平衡内外气压。
        3、PC构件防水施工技术难点
        3.1在进行墙板施工的操作前需要确保产品的质量过关。预制加工厂的预制墙板制作是预制装配式防水技术中的基础部分。精密度高的、混凝土质量高的预制墙板可以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防水性能。在进行预制墙板检查时,需要仔细核对墙板的尺寸、检查墙板表面和窗框周围的混凝土是否被夯实、检查橡胶条的破损情况等,然后再进行后续的操作。
        3.2在进行墙板施工操作时,必须把握墙板安装的精密度。操作人员对于墙板的精度测量需要进行粗调和精调两部分调整操作,粗调需要以控制线作为标准线,而精调需要使墙板轴线和垂直度偏差在5mm以内。
        3.3建筑人员在墙板进行防水操作时需要严格遵从设计师的设计流程来进行每一步操作。每一道操作工序完成后,都需要进行相关的质量检查。检查墙板的缝隙处打胶是否严格遵从设计流程进行,同时还需要注意底层和预留空间是否进行了高压空气处理。对于打胶的深度也需要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墙板和胶之间具有足够的粘力。同时打胶时需要在中断处提前设计好施工缝隙,方便施工,且施工缝内侧高,外侧低,连接部分不可以少于5cm。在墙板的内侧十字连接部分需要使用聚氨酯密封胶进行连接处理,确保不留任何缝隙。密封严实后才能进行盖板操作。
        3.4在整体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防水测试,及时发现漏水部位,并采取妥善的处理。重点观察十字缝连接处,还需要查看外部打胶部分是否脱胶等。如果情况需要,工程人员还可以在墙板内侧整体使用聚氨酯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以上施工措施可以有效提高PC构件的防水效果。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防水技术创新之处在于采用了构造防水和结构防水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挡水坎混凝土成型质量,为后续防水的使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配置及打胶前的施工准备进行节点把控,使得现浇板间的拼缝起到良好的胶结作用,拼缝间密实性良好,具有防水作用。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编.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2]JGJ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