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 黄永健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黄永健
[导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对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做出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的分析,希望对我国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有所帮助。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528300
        摘要:本文阐述了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对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做出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的分析,希望对我国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机械设备;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1、有利于机械设备的规范化管理。现代化的企业发展中,提升了对机械设备规范化管理的重视程度。借助信息化手段在购买、储存、保养、维修与使用、报废机械设备的过程中,详细和准确地记录具体操作信息,并建立了专门的数据库为繁杂琐碎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提供了高效优质的工作路径,储存了完整可靠的专业数据,有利于实现机械设备管理层面的规范化操作,对于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2、可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机械设备进行专业、实时、细致的管理,使得机械设备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下,得到正确的使用、保管,及时的维修和保养。从而有效避免其他不利因素,对机械设备造成的影响,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为企业生产或工程项目创造更多的价值。
        3、有利于提高机械设备运行质量和效率。传统的机械设备管理思想与方式较为落后,导致实际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较低,使用效率不高。而网络科技的进步,带给机械设备管理领域信息化的管理途径,通过在行业内部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对机械设备进行更为完善精细的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质量和效率,在工程建设、企业生产各方面发挥更大的价值。如在对具体设备进行选择时,可以通过网络途径查找适合自己企业或工程实际的设备资料,制定设备采购方案,远比直接到市场上去盲目挑选、比较要强许多。
        4、有利于提升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在机械设备管理领域应用信息化技术,省去了人工管理中的用人成本,降低了机械设备管理中无谓的费用损失,提高了设备运行质量和产出效益,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有助于企业在行业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因此机械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对企业经济效益提升意义重大。
        二、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有待提高,建设内容不够明确。在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管理思想不够进取,管理理念停留于当前状态的情况。而且由于我国机械设备信息化管理引入较晚,相关工作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对于机械设备的信息化管理认识不足,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不够明确。在建设过程中,相关领导和管理人员未能充分重视,仍持续原有的管理模式,对于机械设备出现的隐患问题等,还未能引起高度注意,也未能进行及时的隐患排除和维修保养工作;在管理目标、指导体系与管理系统、管理规范等方面,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定。
        2、信息化管理机制欠缺,管理方式未成系统。当前的机械设备信息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些企业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管理机制,管理机构设置得不合理,缺少有效规范的机械设备信息化管理制度,不能满足实际工作中不断出现的各类管理问题。机械设备信息化建设需要一套全面系统的体系,来指导具体工作开展,但目前还没有较为成熟适用的管理方法与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即便企业实现了计算机等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但还停留在机械设备信息录入、支出登记层面,还欠缺适合部门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等。
        3、信息化软件设备不足,资源信息共享效果差。当前,我国各企业对于机械设备的信息管理水平,软件设备存在较大差异,缺乏行之有效的沟通,执行管理的标准也不太相同。这既不利于管理数据信息的资源共享,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也难以实现行业间管理工作的交流提高。在专业的数据库建设方面,缺乏突破性的探索和深入,无法为日益增加的机械设备与复杂的数据信息提供有效支撑。
        4、专业人员缺乏,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企业发展与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加大,机械设备的数据信息、实际问题越来越多,需要专业有素的人才担当起信息化管理的责任。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队伍中,缺乏对信息技术、管理方法、机械设备技术方面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人员的责任意识薄弱,工作缺乏创新突破,使得机械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水平不高。

或者信息化建设虽然配置了专业的管理设施,但未能充分发挥管理的效能。这些问题的存在,与企业对于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训、考核方案等有着极大的关系,人员配置不够科学合理,缺乏专业深入的强化培训,相关考核方案欠缺推进落实,难以为信息化管理人员提供适合学习成长的环境,其工作的积极与主动性很难提高。
        三、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1、明确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随着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不断变化,企业必须要有先进的思想管理意识,同时使用科学的设备管理软件,通过机械设备的规范化、智能化管理模式,保证设备稳定运行,建立统一、规范的管理系统。对此其需要达到以下标准。①制定完善的管理目标,需要依据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基础指导。②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指导体系,针对需要管理的设备信息分类登记。③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具有故障分析和报警系统。④具有各种标准化的维修数据分析、标准、体系等。⑤管理的目的应该从两个方面出发,即减少库存,保证设备的使用效率。
        2、提升管理理念,重视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在设备的管理上,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立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理念的体现,也是需要企业各级领导予以重视额度的重要方面。同时,应从行动、思想、认识上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为其后续信息化的建设给予重要支持。
        3、建立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完善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管理保证,才能保证管理的效率。企业应结合管理的程序和信息化系统的结构制定好管理制度,明确机械设备的管理内容,完善管理方法,提升企业在机械设备管理方面的科学性。重视法制建设,将国家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标准和要求规定在管理制度中。并将管理的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的各个人员身上。建立健全奖励机制,提高人们对机械设备管理的效率和积极性,让人们形成对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认识,保证企业建设的正常开展。实现机械设备的信息化、高效化管理。
        4、建立信息化数据库。企业应建立健全信息数据库,保证信息化机械设备系统的良好开展,企业管理涉及到的设备数据信息很多,这些信息单纯的各自分类会增加人工的劳作,将这些信息建立在数据库中,实现了机械设备的动态管理,并通过联网,将数据信息共享。
        5、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在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中,人是最基本的因素,人才的管理实现了对机械设备的管理。这就需要企业增强现代化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提升企业的人工管理能力。这样面对越来越多的数据、设备和管理的信息才能做到有条不紊。信息化的机械管理才能提升人员的整体素质,实现机械设备管理效率的提升,才能保证在建设过程中,实现机械设备的良好运行。同时企业应该加强对新的管理人员的招聘,并且积极开展各项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保证在后续管理中,可以将信息化设备的管理落到实处,保证管理效率的提升。
        四、总结
        信息化机械设备的管理十分重要,这也是未来发展过程中机械设备管理的发展方向。因此必需要提升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效率,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大庆.机械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9):3475.DOI:10.3969/j.issn.2095-6630.2018.09.350.
        [2]王振强.机械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4):2480.DOI:10.3969/j.issn.2095-6630.2018.04.396.
        [3]赵凯.机械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17,32(12):156-157.DOI:10.16525/j.cnki.cn14-1134/th.2017.12.69.
        [4]田华.机械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144-144.DOI:10.3969/j.issn.2095-2104.2016.01.144.
        [5]王斌.机械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5,(52):22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