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润天智数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短小单标签印刷数码喷码的市场,对中短小单标签印刷数码喷码竞争技术进行说明,做出中短小单标签印刷数码喷码总生产时间对比分析,希望对我国中短小单标签印刷数码喷码成本分析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短小;单标签;印刷数码喷码
一、中短小单标签印刷数码喷码的市场
标签市场遵循着全球印刷市场的发展模式,即单次批量下降,大规模生产被个性化/多版本所取代。究其原因,部分是由于消费者受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影响,购买习惯彻底改变;另外则是受新技术特别是数码印刷机的影响。印刷数量整体继续上升,但呈现小批量和多版本的趋势。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将改变生产计划,并给新技术带来机会。
标签市场遵循着全球印刷市场的发展模式,即单次批量下降,大规模生产被个性化/多版本所取代。究其原因,部分是由于消费者受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影响,购买习惯彻底改变;另外则是受新技术特别是数码印刷机的影响。印刷数量整体继续上升,但呈现小批量和多版本的趋势。作为品牌经营者,为了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必须采用能及时按需生产的技术,来满足日趋普遍的从订单到交付在八小时内完成的要求。除了更多的小批量作业,SKU数量也迅速增加,且印量小、版本多。如果使用柔版印刷技术,有效的生产时间少,反而使得成本增加。另外,可变数据用于产品追踪、促销活动、游戏和可信度方案。这些变化形势促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生产工具的广泛应用。本白皮书统计分析了典型的标签工作,并分解其组成成本,对实际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二、中短小单标签印刷数码喷码竞争技术
不干胶标签市场相对比较年轻,其生产技术和材料的开发始于20世纪中期。开始主要集中在330~430mm范围内的窄幅轮转机器,历经变迁,印刷技术从凸版轮变为以柔印和胶印为主,丝印和凹印单元完成特殊活件或后加工处理为辅。UV固化和CTP技术的出现,以及网纹辊的改进和墨水的提升,使得柔印的质量超过凸印,并且缩小了与胶印之间的差距。现在,就印刷机安装的数量而言,UV柔印在标签市场窄幅轮转生产中占据主要地位,应用中,还同时结合了其他印刷技术,如丝印、连线后加工如热烫/冷烫、覆膜以及上光等。
数码技术是21世纪彩色印刷的产物,尽管喷墨方式已经存在多年。目前,标签生产主要采用两种技术:碳粉(液体或干粉)和喷墨。加上柔印,这三种技术互比之下各有优、缺点,在全球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使用。碳粉技术只应用于数码打印(有/无连线后加工),而喷墨市场中最近推出的柔印/喷墨混合机,可以进行前面提到的多功能的组合印刷。此外,最新系列的喷墨印刷机可与自营品牌的离线和连线后加工系统共同完成单程生产。
三、中短小单标签印刷数码喷码总生产时间对比
成本分析还需要考虑其他费用,比如材料、油墨、板材、准备时间以及其他消耗品。从数据统计对比来看,喷墨和柔印的总成本接近,但是其中成分配比不同。喷墨墨水成本较高,但是印刷中没有制版成本,适合短单可变版本的生产,比如个人护理市场以及其它SKU高的领域。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生产的压力多倾向于减少印刷机停机的时间而不是更高的印刷速度——时间就是金钱,停机意味着利润损失。20分钟完成一份印刷工作的能力,与印刷工作间浪费的停机与重新开机之间的60分钟或更长时间相比,后者更加重要。
挑选最好技术的时候,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其适用性。高性能紫外光固化油墨的出现给彩色标签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这类油墨在严酷环境,如高湿、化学或盐水条件下,也能保持极佳的耐用性和耐磨性。因此,在日用品和家庭护理市场以及工业标签市场,UV喷墨要比碳粉技术更具优势。此外,喷墨技术中白墨的表现,可以媲美丝印,并且明显优于柔印和碳粉白,使得喷墨技术打开了个人护理品市场。在食品市场,UV油墨由于理论上存在有害物质迁移的可能性,而不受欢迎,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目前大部分食品包装已经成功使用UV油墨和涂料,没有出现问题。
正如媒体报道,关键还是质检机制和生产过程中的把控。
合理选择印刷方式。面对各具特色的印刷方式,为了减少设备调试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标签印刷厂家常根据不同档次和不同批量的活件,将产品归类后再选用不同的印刷方式进行印刷。目前我国的标签印刷以凸印、胶印和丝网印刷为主,而欧美等发达国家主要采用柔性版印刷方式。随着国内制版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价格的不断降低,柔性版印刷的综合成本将大幅度降低,其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标签生产厂家。从长远来看,柔性版印刷将是包装印刷尤其是标签印刷的首选。目前,在标签印制领域,组合印刷越来越被看好,原因之一就是它能一次完成印刷及后加工,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大幅度降低了标签印制成本。此外,当印刷方式选定以后,如果调机方法得当,也可以减少材料浪费及机器等的损耗。例如,印刷高档标签时,先用普通的,价格较便宜的特光纸调试机器,然后再换上较好的材料进行印刷;调试机器时以中速开机,调试好再加快机器速度;校印版压力的同时校套色,这两步完成之后再校颜色等。
印后模切,注意细节。在采用脱机模切时,经常出现模切不准现象,甚至可能造成大量的标签报废,并且还必须停机调试。若检验员掌握不好模切标准,也会加大印制成本。另外,在一些不干胶标签(尤其是一些小面积标签)的印刷中,标签在模切、排废加工时常常出现废料粘连现象,这也是造成印刷材料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可采取如下方法解决。1.设计标签时适当增加标签的面积,且标签形状不要过于复杂,采用合理的排列方式。2.适当降低不干胶材料储存车间以及印刷车间的温度,防止不干胶材料面纸上黏合剂黏度的下降。3.更换使用时间较长、刀刃发钝的模切刀片,或者在模切版与刀刃之间粘连海绵片,也可以重新制作模切版。4.通过下垫模切底板的方法,调整模切版的压力,使模切版的压力均匀,模切压痕的深浅一致。5.提高模切排废的速度。
科学管理,严格把关。为了降低标签印制成本,除了在各个工艺环节上多下工夫外,还应积极推行规范化、数字化的管理。国内的标签印刷企业在引进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同时,更应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建立新的管理体制,以科学、规范的管理全面提高标签生产的质量,降低成本。确定产品要求—评审产品要求—生产准备—制定生产计划—产品生产实施—成品检验—产品交付。一个科学的管理模式可以将标签生产的各个工艺步骤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整体控制。降低标签印制成本是一个全局性的工作,而其关键便是在印前设计阶段进行合理统筹,兼顾各工序的工艺特点,通过科学的管理从整体上对标签印刷进行合理控制,从而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减少浪费。
四、总结
总的来说,UV技术,无论是喷墨还是柔版,其适用性都很广泛,而目前市场上短单、多SKU和JIT交货的趋势,UV喷墨才是解锁利润的关键。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标签印刷厂家与客户的协调也一直贯穿其中,影响着标签印制的每一个环节。对于提出明确要求的客户,标签印刷厂家应根据本厂的实际情况尽量协调好生产与客户要求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降低标签印制成本。
参考文献:
[1]中短小单标签印刷数码喷码成本分析[J].中国包装,2017,37(6):91-92.DOI:10.3969/j.issn.1003-062X.2017.06.035.
[2]蔡鸿,赵韬略.数码印花的工艺管理与人才培养[J].丝网印刷,2019,(10):11-14.
[3]刘乐功.关于UVLED技术在印刷领域的应用探讨[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9,(4):22-24.DOI:10.19772/j.cnki.2096-4455.2019.4.007.
[4]徐世垣.数码印刷如何生产标签[J].印刷工业,2009:60-62.
[5]瞿茹芸.喷墨数码标签印刷机-短版标签最佳解决方案[J].广东印刷,2015,(1):53-55.DOI:10.3969/j.issn.1005-7463.2015.0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