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金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莱州 261400
摘要:如今,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建筑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密切相关。当今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及其衍生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BIM技术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非常大的优势,极大促进了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竣工等各个阶段的良好管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BIM技术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前言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发展,传统施工管理模式明显不适应时代发展潮流。为了快速提升我国建设项目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必须不断改进和创新建设项目。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合理使用BIM技术,既可以促进施工项目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又有利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中国建筑工程更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BIM技术
所谓BIM技术,是指有效地收集建设项目的各种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地建立三维模型。在建筑工程的全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应用BIM技术,达到全面收集数据和信息的目的,最终为企业施工的有效管理提供保障。目前,BIM技术在一些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我国,建筑业应用BIM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在BIM技术的应用方面,也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法律制度,这将使BL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缺乏足够的相关规范和法律支持。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更加重视BIM技术的应用,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应用经验。然后,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将相关经验有效地融入到企业自身的实践中,以更好地推动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充分利用已出台的BIM技术相关政策法规,构建保证了建筑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BIM技术的主要特征
2.1协调性
协调性就是能够将项目在现场的实施过程进一步调节,通过 BIM 技术来对建筑项目提前检测,并且模仿建筑施工的处境,从而拟建出项目模型。将 BIM 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协调性特点的发挥也有着非常突出的优势。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并且有更多的管理部门也会参与其中,建筑企业要想充分发挥每个部门及工作人员的工作价值,就一定要保证建筑工程管理的协调性能更加突出优秀,从而有效控制环节中出现的混乱以及互相矛盾的情况。
2.2模拟特性
BIM 技术的模拟性能,不但能够把建筑物的模型做出设计再模拟出来,还能够模拟实际中不能够完成的操作。技术人员可以在设计时利用 BIM 技术做出节能模拟、热能传导和日照模拟等具体模拟实验。当需要投招标的时候,可以利用 BIM 技术做4D 模拟实验。还可以使用 BIM 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来制定施工方案。同时,还能以 3D 模拟为基础做出 5D 模拟,能够控制工程成本,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形成新的工业建设模式。另外,BIM 技术也可以在运营阶段,对日常可能出现的紧急状况进行模拟处理,比如地震逃生和火灾疏散。
2.3可视化
BIM 技术的可视化指其和构件之间所形成的反馈性与互动性。所有的过程都存在于 BIM 技术的建筑信息模型里面即可视化,工程项目的设计建造以及运营过程里的讨论和决策的进行都是可视化的。BIM 技术使传统技术下专业人员沟通依靠想象和难以发现失误的情况不再出现,也便利了和非专业人员的沟通,这大大提高了工程管理的讨论和决策的水平。
3.BIM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1执行工程量统计
采用BIM技术获取各个构建信心资料,以便物资提料,控制好施工场地材料运用状况,构成建筑工程材料明细表。而可视化的三维钢筋模型,增加了工程施工工作的效率,提升了施工工作质量。BIM技术的使用在建筑工程正式开工以前就通过仿真施工模拟,期间还通过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合检验,确保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可能发生的不良问题和位置的问题均有比较充分的准备。且制定出了相应的举措,真正从根源上防止了返工导致的施工工期拖延以及损害施工材料导致资金浪费严重的情况产生。
3.2促进建筑设备零部件的信息管理
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人员流动性大,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建筑设备构件的信息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也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内容。通过运用BIM信息技术,可以很直观的查看建筑设备构件的特性,进而指导现场的施工人员。BIM软件包含了详细的构件数据信息,可以对建筑构件信息管理和建筑施工进度控制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可以对建筑构件进行有效的追踪控制,有效的防止建筑构件的丢失问题。BIM技术的运用,提升了建筑设备构件信息管理的有效性。
3.3重点突出不同部件的几何特性
保证工程施工的达标性,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极力满足BIM施工的要求。传统工程施工的组织结构、工程构件得不到直观的体现。因此会出现返工、施工进度慢的问题。BIM技术的运用,通过进行三维建模,利用三维参数模型进行可视性的具体分析,对建筑中的异性构件进行模拟分析,及时准确的判断异性构件的几何特征,发现组织结构中异性构件的问题,进而避免出现返工重建的情况,减少了建筑工程的损失,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3.4 Bim在建筑设计阶段的应用
传统的建筑模式是根据业主的客观需要,由建筑工程师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并在图纸上展示出来,但这种方式并不能达到施工企业的真正目的。但是,在BIM技术的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建筑信息,科学合理地模拟建筑的组成和各区域的协调,从而及时解决具体的施工问题,也可以进行成本核算。
3.5方便监控施工过程
BIM(建筑信息模型)通过建立5D关联数据库,可以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工程量,提升建筑施工预算的精度与效率。BIM数据库的数据信息资源丰富,信息量巨大,可以为建筑工程管理的各个项目快速提供所需的数据信息,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工作效率。BIM技术能自动计算工程实物量,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人工、成本等信息进行模拟,将工程的实际进度和BIM的施工模拟进行对比,通过实际工程完成量和模拟完成量的对比,进而对工程施工进度的偏差进行有效的分析。通过分析对比,对工程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调整,找到合理的解决措施。建筑工程的管理需要数据的支撑,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工程数据就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BIM数据库可以将任一时点上工程基础信息的进行准确快速获取,通过软件计算出偏差范围,针对偏差范围,组织人员、增强机械设备数量等进行进度调整,方便对建筑施工环节进行监控,保证施工环节的顺利进行。
3.6便于后期的结算和运营管理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都需要BIM的运行。在建筑工程竣工结算环节中,BIM的运用摒弃了传统竣工结算的方式,通过其软件内部强大的数据库信息,提升了竣工结算的质量和结算的进度,减少了造价工程师等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增强建筑工程项目的便利性,防止因数据更新不及时而导致工程造价的遗漏和重复出现的问题。BIM可以为工程的运营管理提供详细的数据。通过对合同、计划与实际施工量、项目的分项单价、项目的分项合价等数据的多计算对比,可以有效了解建筑项目运营盈亏情况,材料消耗量有无超标等问题,实现对项目成本风险的有效管控。
结束语:
综上文所述,需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将BIM技术合理运用到建设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进而发挥BIM技术的可视性、协调性、模拟性等诸多优势,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施工效率,进而保证施工质量完全符合控制系统建设成本,从而实现减少工程造价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钱炜兴.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项目施工及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32):144.
[2]王兴.BIM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7(08):111-112+24.
[3]刘绍军,陈国清,鲁万卿,南学飞,朱利刚,闫亦文.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算量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8(S4):955~957.
[4]刘占省,赵明,徐瑞龙.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项目施工及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3,03:65-71.
[5]李昂,石振武.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价值[J].经济师,2014,01:62-64.
[6]李悦,宋春英,李战国,王子赓.建筑信息BIM中数据利用的研究进展[J].施工技术,2018(S4):902+905.
[7]田莉梅,徐东升,张景华,常建佳.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J].施工技术,2018(S4):914~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