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 田宜波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田宜波 王琦
[导读] 摘要:在经济方兴未艾、持续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高层建筑像竹笋一般拔地而起,但同时建筑工程中的问题也愈加突显,例如一些建筑工程不可避免地在施工中存在浪费材料的问题。
        淄博鲁中房地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在经济方兴未艾、持续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高层建筑像竹笋一般拔地而起,但同时建筑工程中的问题也愈加突显,例如一些建筑工程不可避免地在施工中存在浪费材料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建筑资源使用效率,开展绿色施工势在必行。下面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以期能为我国建筑业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绿色施工管理
        前言
        在建筑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思路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施工单位应当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结合以往的施工管理经验对施工管理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积极引入绿色施工管理思路,以此来适应新的施工工艺与建筑材料的应用需求。
        1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概述
        1.1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现阶段,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施工材料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使用规范与质量标准进行。因此,要想对材料损失现象降到最低,就必须加强监管施工中材料浪费的力度,防止其污染施工周围的环境。近年来,污染环境问题是建筑工程开展中不可避免的,但若能重视建筑工程的污染现象,在施工中及时处理这些问题,就能降低材料损失浪费现象,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污染问题,不仅符合我国提供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还能促进建筑施工朝着绿色方向的迈进。
        1.2创新管理的改革方向
        绿色施工管理已经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必然发展趋势。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前景越来越明朗的大背景下,只有通过绿色施工管理才能够充分发挥新材料与新工艺的使用性能与经济价值。通过绿色施工管理,还能够进一步促进废弃资源的再利用,推动循环经济向前发展,节约建筑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由此可知,掌握有时候施工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施工单位谋求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
        1.3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首先,施工管理对于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施工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施工管理的支持。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来说,许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对整体的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施工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需要对施工成本进行合理化的控制,节约工程项目建设支出,这就需要通过施工管理来合理配置资源,只有处理好施工成本和施工质量之间的关系,才能够确保施工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充足的生存空间,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策略
        2.1创新管理理念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与施工管理中节约成本的效果受管理工作人员管理理念的直接影响。但是当前对于工程项目建设的特殊需求,我国许多施工管理人员不够敏感,工程项目整体实施统筹安排过程中,专业知识体系较为单一,不善于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只是依赖以往管理经验开展相关工作,决策不够科学性,充分展现了施工管理人员管理意识不高。另外,在时代的快速革新下,一些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仍在沿用以往施工管理理念,未能结合建筑发展需求予以针对性调整,缺乏全面分析与研究管理工作中不足现象的能力,导致建筑工程管理思路无法得到有效创新。为了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相关建设企业必须采取更加科学、规范的创新意识,全面监督与管理建筑工程。
        2.2创新管理技术
        实现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创新管理技术,在当前网络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增强建筑管理技术含量已成为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与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借助互联网技术,能全方位调配、规范施工现场的各种资源使用情况,既有利于加快施工材料的流通节奏,还能节能材料管理成本。

例如,建设企业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分离施工现场与人工操作,使建设企业对施工现场复杂环境的处理能力得到提升,为数据分析与采集提供良好的流通环境,增强现场施工安全性。特别是在5G通信的逐渐深入下,施工单位应用5G通信已成为创新管理的必经之路。
        2.3创新组织管理机构
        在时代的快速革新下,建筑工程管理应逐渐向技术型管理转变,摆脱过去经验型管理思路,但同时对技术人才需求也愈来愈大,亟需调整管理机构的人员组织。首先,建立相关管理制度体系,权责分明、权责一致,避免各管理部门间责任重叠现象,这样在出现问题时,更有利于及时追究责任,提升各管理人员对自身职责的重视程度。其次,建立激励制度,针对施工质量达标且施工效率较高的管理人员,应结合制度规定予以相应奖励。但对于管理工作中存在失误的管理人员,也要实施相应的惩罚,只有明确权责划分,才能真正落实管理制度。
        3绿色施工管理的实现路径
        3.1引入先进管理技术
        引入先进管理技术是实现绿色施工管理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其中最主要的几项技术具体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与软件工程技术。其中计算机技术能够提升数据处理的效率与准确性,通信技术能够为数据的流通建立调整通道,传感器技术现能够代替现场施工人员采集施工现场的各项数据,并且数据的采集没有周期性的限制,只要传感器能够持续运行,所采集到的数据也是不间断的,进而形成持续的数据流,帮助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性的监控。这也是实现施工现场数据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软件工程技术负责对数据进行组织与分类,能完先进的算法对施工现场的数据流进行分析,算法的好坏以及管理软件的质量将直接决定施工单位绿色管理的实施水平,对于施工单位的数据化管理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3.2加强对于周围环境的保护
        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合理规划,降低施工噪声,降低施工噪声的维持时间。严格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的花草树木,严肃纪律,禁止破坏。为施工人员设置移动厕所,严禁乱丢垃圾,维护施工现场周边环境整洁。在投入现场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专业培训,全面提升施工单位的环保意识。
        3.3减少污染
        应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及要求,排放建筑工程中的污水情况,防止对居民饮用水造成的影响,不断完善保护措施。施工现场应按照相关规范程序处理,不能随意排放施工中产生的污水,在水质达到标准才能排放。另外,在合理位置上放置废弃材料,避免雨水冲涮有害物质,并渗透至地下,直接影响地下水质量,保证水质的清澈,降低水资源污染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同时,节约施工中的用水量,减少水资源浪费情况,防止过量使用水资源,这样才能实现绿色施工,为建筑业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管理是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必要措施,在当前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为了实现绿色建筑工程的发展,更好的促进建筑工程创新工作的开展,需要相关单位做好对绿色施工的管理,同时工作人员一定要吸取相关的经验,结合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实际状况,积极对建筑工程的管理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总体创新水平,有利于我国建筑工程的高效发展,为我国建筑工程的长久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卢严哲.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的思考[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6,(6):139.
        [2]魏云龙,马宇飞,张萌萌,城建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的思考[J].数码设计,2017,(9):97.
        [3]韦长江.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探索[J].建材与装饰,2018,04:210-211.
        [4]孙其林.基于绿色低碳理念下的施工现状及技术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06:38-39.
        [5]吕立波.绿色施工背景下的公路桥梁施工技术探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8,10:163-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